帮助更多人
做好电商出海!

GEO 优化怎么做好用?提升使用体验的实用技巧

现在大家找东西,方式已经变了。以前是打开搜索框,敲几个字,然后在一堆链接里自己翻。现在呢?很多人懒得翻了,喜欢直接问 AI,让它直接给个总结好的答案。

这个变化,就带出了一个新的东西:GEO,全称是 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也就是“生成式引擎优化”

说白了,以前你做 SEO,是为了让自己的网站排在搜索结果的前面,让人家能点进来。但现在做 GEO,目标变了。你的目标是 让 AI 在生成答案的时候,直接引用你的内容。用户可能根本不用点开任何链接,AI 直接就把你的话当成标准答案告诉用户了。

这完全是两种玩法。而且,这事儿不分男女,只要你想让自己的内容被更多人看到,都得了解一下。下面我就直接讲讲,这件事具体要怎么做。

第一部分:先从内容本身下手

AI 虽然是个机器,但它喜欢看“好懂”和“可信”的内容。你要把它当成一个学习能力强,但需要你把知识点喂到嘴边的学生。

1. 让你的文章结构清晰

AI 理解文章,很大程度上依赖文章的结构。结构乱了,它就看不懂,自然也不会引用你的东西。

具体怎么做:

  • 先用好标题。 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 H1 标题,就是你的主标题。下面再分段落,用 H2、H3 标题。这就像写书的目录一样,AI 一看目录,就知道你这篇文章的逻辑框架是什么。
    • 例子:假设你要写一篇关于“如何挑选咖啡豆”的文章。
    • 不好的结构:通篇都是普通段落,没有标题区分,信息混在一起。
    • 好的结构
      • <h1> 如何挑选适合你的咖啡豆?</h1>
      • <h2> 第一步:了解咖啡豆的种类 </h2>
      • <p> 阿拉比卡和罗布斯塔是主要两种… </p>
      • <h2> 第二步:根据烘焙程度选择 </h2>
      • <h3> 浅度烘焙 </h3>
      • <p> 浅烘的豆子果酸味更明显… </p>
      • <h3> 深度烘焙 </h3>
      • <p> 深烘的豆子苦味和醇厚度更高… </p>
  • 多用列表和表格。 当你要解释步骤、列举要点或者对比数据时,别用一大段话去描述。
    • 怎么用?
    • 解释操作步骤,就用数字列表(1, 2, 3…)。
    • 列举几个不分先后的要点,就用项目符号(· · ·)。
    • 对比两个东西的优缺点,直接拉个表格。
    这样AI抓取信息的时候,就能一块一块地拿走,很容易就变成它答案里的一部分。

2. 用对话的方式写作

以前做SEO,大家喜欢堆关键词。但是 AI 不吃这套,它更懂我们平时说话的习惯。

具体怎么做:

  • 直接回答问题。 你要猜用户会怎么问 AI,然后你的内容就要能直接回答这些问题。
    • 例子:你的目标关键词是“理财入门”。
    • 过时的做法:文章里反复出现“理财入门技巧”、“理财入门知识”这些词。
    • 现在的做法:写一篇文章,标题就是《新手理财,第一笔钱应该投在哪里?》。文章内容直接、清晰地回答这个问题。
  • 专门做一个问答(FAQ)版块。 在文章的结尾,可以加一个“常见问题解答”的部分。把用户最关心的几个问题,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写出来。
    • 比如:“问:我月薪5000,适合做什么理财? 答:月薪5000,建议优先考虑…”
    • 这种格式,AI 最喜欢了。它会觉得你这里有现成的、整理好的答案,直接拿来用的概率就高了。

3. 提高内容的可信度

AI 不会随便引用网上的话,它也怕说错。所以,它会判断你的内容是否权威、可信。这就要提到一个概念:E-E-A-T,分别是 经验、专业、权威和可信

怎么让 AI 觉得你可信?

  • 亮出作者身份。 文章要有明确的作者署名。如果作者在这个领域有资历,最好也写上。比如,“作者:李明,十年经验的健身教练”。
  • 引用数据要给来源。 不要说“大部分人都觉得…”,要给出具体的数据和来源。
    • 例子
    • 不好的说法:“研究表明,运动有助于睡眠。”
    • 好的说法:“根据《柳叶刀》在2024年发布的一项研究,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的人,深度睡眠时长平均增加了15%。[这里附上研究报告的链接]”
  • 内容要保持更新。 没人想看十年前的旧资讯,AI 也一样。如果你写了一篇关于手机推荐的文章,最好定期回去看看,把过时的型号换掉,把最新的信息加进去。文章里最好能有明确的发布或更新日期。

第二部分:做一些技术上的配合

内容是核心,但一些技术上的设置,能帮 AI 更好地读懂你的内容。

1. 用 Schema 给内容“贴标签”

Schema 结构化数据,听起来很复杂,但你可以把它理解成是给内容“贴标签”的工具。你用代码告诉 AI,你这块内容是什么属性。

  • 这是它的工作原理: 你在网页的 HTML 代码里,加入一些特殊的标记。这些标记 AI 能看懂。
  • 举个例子: 如果你写了上面那个问答(FAQ)版块,你就可以用 FAQPage 这个 Schema 标记把它整个包起来。AI 爬虫过来一看,“哦,这是一个问答集”,它就可能在用户提问时,直接把你的问答展示出来。
  • 常用的 Schema 标记还有 Article(用在文章上)、Person(用在作者介绍上)、Recipe(用在食谱上)。这东西不难,网上有很多自动生成工具,你只要把内容填进去,它就能帮你生成代码。

2. 保证网站能被顺利访问

这个是基础中的基础。如果你的网站打开要半天,或者在手机上显示得乱七八糟,那内容再好也没用。AI 的爬虫,跟普通用户一样,不喜欢体验差的网站。

  • 先保证网站速度。 网站加载速度要快。
  • 然后要适配手机。 确保内容在手机上也能清晰、方便地阅读。
  • 别忘了图片。 给文章里的每张图片都加上 alt 文本,也就是图片的描述。
    • 比如一张猫的照片,代码应该是:<img src=”mao.jpg” alt=”一只躺在沙发上睡觉的白色小猫”>。
    • 这样,就算图片没显示出来,AI 也能通过这个文本知道图片讲的是什么。

第三部分:让你的影响力走出自己的网站

AI 判断一个信息源是否权威,不只看你自己的网站,还会看你在整个互联网上的口碑。

1. 在大平台刷脸

除了在自己网站上发内容,你还应该去一些大的、权威的平台同步分发。

  • 哪些平台? 比如知乎、Reddit、Medium 这些高质量的问答和内容社区。
  • 为什么? 因为 AI 经常会把这些大平台的内容作为信息来源。你在这些地方的专业回答,很容易被它抓取和引用。而且,当 AI 发现不同平台都有你这个作者或者品牌在输出同领域的专业内容时,它对你的信任度就会提升。

2. “被提到”比“被链接”更重要

在 GEO 的世界里,一个新趋势是,“提及”(Mention) 的重要性正在变高。

  • 什么意思? 就是其他权威网站、媒体或者个人,在讨论某个话题时,提到了你的名字或品牌。即使他们没有给你网站的链接,这种“提及”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信任信号。
  • 例子: 如果几个知名的美食博客都在文章里说:“关于手冲咖啡的技巧,可以参考一下‘咖啡小王子’的理论”,那么 AI 就会认为“咖啡小王子”在这个领域很权威。
  • 怎么做? 创造有价值的、独特的观点,让别人愿意主动讨论和引用你。鼓励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他们的真实体验,这些都是为你增加信誉的素材。

GEO 其实没有那么玄乎。它的核心,就是逼着我们把内容做得更实在、更清晰、更可信。

做 GEO 是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不会立竿见影。但是,你今天开始按照这个思路去调整你的内容,就是在为未来做准备。当越来越多的用户习惯直接问 AI 要答案时,你的内容,就会成为那个答案。

赞(0)
本站内容来源于用户上传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点这里联系)删除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073980.com/125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