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感觉,内容写得再好,也很快被淹没?这可能是因为,搜索引擎的玩法变了。现在不光有SEO,还有个新东西叫GEO。
GEO,就是生成式引擎优化。简单说,就是让你的内容更容易被AI喜欢,然后推荐给别人。当用户去问ChatGPT、文心一言这些AI时,AI会直接生成一段答案,而不是给一堆网页链接。GEO要做的,就是让AI生成的答案里,用上你写的内容,甚至直接推荐你的品牌。
这跟以前的SEO不太一样。所以,我们的内容创作思路和工具也得跟着变。这篇文章,就是直接告诉你该用什么工具,以及具体怎么做。

第一章:先搞懂GEO到底是什么
聊工具之前,必须先弄明白GEO的底层逻辑。
以前我们做SEO,就像在超市的货架上摆商品。你想办法让你的商品位置更显眼,更容易被顾客找到。
现在做GEO,面对的是一个AI导购。用户进超市,直接问AI导句:“我想买一款适合油性皮肤的洗面奶,预算100块以内,帮我推荐一个。”
这个AI导购不会带用户去货架慢慢逛。它会直接从自己的知识库里,整理出几个最符合要求的产品,甚至直接打包一个最优选择给用户。
你看,用户的路径变短了。他们想要的是直接的、准确的答案。
所以,GEO的核心,不再是比谁的关键词多、外链强。而是如何让你的内容,成为AI导购知识库里最权威、最可靠的那一部分。
要让AI信任你,你的内容得有几个特点:
- 专业、准确:AI会到处找资料验证,如果你写的东西不靠谱,它会直接把你拉黑。
- 结构清晰:内容得有条理,有小标题,有列表。这样AI才能快速读懂,抓住重点。
- 说人话:内容要像是在和人聊天,解答一个具体的问题。因为用户就是这么问AI的。
- 有独家信息:如果你有别人没有的数据、案例或者观点,AI会很喜欢。
搞懂了这些,你再看下面的工具,就知道它们好在哪了。
第二章:能帮你干活的GEO工具
市面上的工具很多,我这里只挑几个实在的,分成“帮你写内容”和“帮你做优化”两部分。
帮你写内容(内容生成)
1. Writesonic:一个全能的写作助手
如果你经常为写东西发愁,或者想节省时间,可以试试这个。
- 它能做什么?
- 写文章:你给个主题,比如“上班族减脂”,它能先去分析网上排名靠前的文章,然后帮你生成一篇结构完整、内容详实的初稿。
- 提供模板:它里面有超过100种写作模板,不管是写社交媒体文案,还是写博客长文,都能找到合适的格式。
- 自动配图:你写完文章,可以用它内置的“Photosonic”功能。你用文字描述想要的图片,比如“一个亚洲女性在办公室用弹力带锻炼”,它就能生成一张对应的图片。
- 模仿你的语气:你可以把自己以前写过的好文章喂给它,让它学习你的写作风格。这样它生成的内容,就不会有很重的“AI味”。
 
- 具体怎么用?(举个例子)
 假设你是个理财博主,想写一篇关于“基金定投”的文章。- 第一步:打开Writesonic,选择“AI Article Writer 5.0”功能。
- 第二步:在主题框里输入“新手如何开始基金定投”。
- 第三步:它会给你一个文章大纲,里面可能包含“什么是基金定投”、“定投的优缺点”、“如何选择第一支定投基金”等小标题。
- 第四步:你可以修改、增加或删除这些小标题。比如,你可以加上“定投最容易犯的几个错误”。
- 第五步:点击生成。几分钟后,一篇完整的文章初稿就出来了。原本需要花大半天查资料、搭框架的工作,现在可能半小时就搞定了。
 
2. Jasper:一个更懂营销的写手
Jasper在国外很火,特别擅长写有说服力的东西,比如广告文案、产品介绍。
- 它能做什么?
- 套用营销模型:它内置了很多经典的营销写作框架,比如AIDA(吸引、兴趣、渴望、行动)。你只需要填空,它就能生成一段很有煽动性的文案。
- 写长文:它的“Boss Mode”功能很强大,你可以像和它聊天一样,不断下指令,让它帮你把一篇文章从头写到尾,而且上下文逻辑很顺畅。
- 和别的工具配合:它可以和一些SEO工具(比如Surfer SEO)一起用,让你在写作的时候就能看到关键词密度之类的数据。
 
- 一个有用的玩法
 你可以试试它的“Content Improver”(内容优化)功能。把你以前写的一段平平无奇的产品介绍复制进去,让它帮你改写。你会发现,它可能会换掉几个词,调整一下句子顺序,但内容的吸引力会强很多。
帮你做优化(内容检索)
写好内容只是第一步,还得让AI找得到、看得上。
1. HubSpot AI Search Grader:免费给你的品牌做“体检”
这个工具是免费的。它能告诉你,在ChatGPT、Gemini这些AI眼里,你的品牌形象怎么样。
- 它能做什么?
- 分析品牌声誉:它会告诉你,当AI提到你的品牌时,说的是好话、坏话,还是中性的话。
- 看市场份额:它能分析,在和你相关的领域里,AI提到你和你竞争对手的次数分别是多少。
- 给优化建议:最重要的是,它会给你一份报告,告诉你哪些地方做得不好,以及可以怎么改。
 
- 具体怎么用?(举个例子)
 假设你做了一个小众品牌的咖啡豆。- 第一步:打开HubSpot AI Search Grader的网站。
- 第二步:输入你的品牌名和官网地址。
- 第三步:等几分钟,它会生成一份报告。报告可能会告诉你:“AI在提到你的品牌时,引用的都是三年前的新闻稿,而且正面评价很少。你的竞争对手XX咖啡,被引用的都是近期的用户评测,声量是你的五倍。”
- 第四步:根据这份报告,你就知道接下来的工作重点了:你需要制造一些新的、正面的内容,比如找人写评测,或者在官网上更新你的产品故事。
 
2. Otterly.ai:追踪你的内容有没有被AI引用
GEO是个持续的过程,你需要不断追踪效果。Otterly.ai就是干这个的。
- 它能做什么?
- 跨平台监控:它能同时监控你的内容在Google AI Overviews、ChatGPT等多个AI平台上的表现。
- 追踪引用来源:当AI的回答里用到了你的内容,它会告诉你,用的是你哪篇文章里的哪句话。这能帮你分析,AI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内容。
- 按问题监控:你可以设定一些你最关心的用户问题,比如“XX品牌的咖啡豆好喝吗?”。然后,Otterly.ai会持续帮你盯着,看你的品牌有没有出现在这些问题的答案里。
 
- 一个高阶玩法
 把它和你的内容发布计划结合起来。比如,你今天发布了一篇关于“冷萃咖啡制作技巧”的深度文章。马上就去Otterly.ai里,设置几个相关的监控问题,比如“在家里怎么做冷萃咖啡?”、“做冷萃需要注意什么?”。接下来几周,你就可以观察这篇文章是不是开始被AI引用了。这就是最直接的效果反馈。
第三章:怎么把这些工具串起来用?一个完整流程
光有工具还不行,得把它们整合到你的工作流里。
这是一个完整的操作步骤,你可以直接照着做。
第一阶段:规划和选题
- 先做体检:用 HubSpot AI Search Grader 检查一下你的品牌或网站,在AI眼里的初始印象分是多少。看看报告里指出的问题,心里有个底。
- 找对问题:不要只用传统的关键词工具。你可以直接去问AI。比如,打开一个AI聊天工具,问它:“一个想减肥的办公室白领,最头疼的几件事是什么?”
- 记录问题:AI会给你一些很具体的回答,比如“没时间做饭”、“下午容易饿想吃零食”、“不知道怎么在办公室里小范围活动”。把这些都记下来,每一个都是绝佳的文章主题。
第二阶段:生成和修改内容
- 生成初稿:用 Writesonic 或 Jasper,把你上一步找到的主题输进去,让AI帮你生成内容初稿。
- 自己动手改:这是最关键的一步。绝对不要直接复制粘贴AI生成的内容。AI写的东西,没有个人经验和情感,是“塑料”的。
- 注入灵魂:你必须亲自修改,加上你自己的东西。比如:
- 加入真实案例:写“下午容易饿”,就说说你自己是怎么靠吃一根香蕉和几个杏仁度过难关的。
- 分享个人观点:写“办公室运动”,就分享一个你自己试过、确实有效、而且不会被老板骂的动作。
- 提供详细数据:如果你有相关数据,一定要写进去。比如,“研究表明,每天下午3点补充一点健康脂肪,可以把晚饭的摄入量减少15%。”
 
- 制作配图:用 Writesonic 的配图功能,或者其他AI图片工具,给文章配几张原创图片。
第三阶段:优化和发布
- 检查结构:发布前,再看一遍文章结构。小标题是不是清晰?重点内容有没有加粗或者用列表展示?这能帮助AI更快读懂你的文章。
- 结论前置:把文章最重要的结论,或者能直接回答用户问题的答案,写在文章的最开头。别让AI和读者去猜。
第四阶段:追踪和迭代
- 设置监控:文章发布后,立刻去 Otterly.ai,把文章链接和你关心的几个核心问题加进去。
- 定期检查:每周花10分钟看看报告。你的文章被AI引用了吗?是在回答哪些问题时被引用的?
- 分析和改进:如果发现某篇文章效果特别好,经常被引用,就仔细分析它。是它的标题起得好?还是里面的某个案例特别生动?找到原因后,把你接下来的内容,都朝这个方向去优化。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规划-创作-追踪-改进”的闭环。
GEO不是什么复杂神秘的技术。说白了,它就是要求我们换一种方式,去创作真正对人有用的、高质量的内容。
AI和人类读者一样,都喜欢清晰、专业、真实、有价值的东西。
上面提到的这些工具,是帮你把想法快速变成文字,并追踪效果的。它们能节省你的时间,但代替不了你的专业知识和真实经验。这才是你内容最核心的竞争力。
现在,你可以挑一个工具,从写一篇文章开始,动手试试。
 飞鸽出海
飞鸽出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