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台基本面:用户还在,而且越来越多
总有人说TikTok的流量快没了。这个说法不对。你看数据就知道了。全球注册用户已经有20.5亿,每个月上来逛的人也超过15.9亿。这个平台人还是很多,完全不用担心没人看。
而且,这些人不只是随便刷刷就走。他们很能待。平均每个人点开一次,会停留15分钟以上。墨西哥的用户更夸张,一个月能在上面花掉45个小时。你想想,一个人愿意花这么多时间在一个地方,你在这里卖东西,他看到的几率就大。这就是为什么TikTok Shop能做起来。
平台自己也在到处开店。2025年上半年,它又新开了德国、法国、意大利、巴西、日本好几个国家的站点。现在全球已经有17个站点了。这对我们卖家是个好事。因为你不用只盯着一个市场。比如美国市场政策总变,不稳定,那你就可以去欧洲或者拉美市场试试。这样能分散风险,生意也更安全。

二、卖家现状:有人赚钱有人愁,北美还是主战场
但是,平台发展快,不代表每个卖家都能赚到钱。现在的情况很直接:两极分化。
接近一半的卖家,忙活了大半年,总共的流水还不到100万。但金字塔尖上那17%的卖家,流水都过亿了。中间不大不小的卖家,生存空间很小。这说明,现在做TikTok Shop,已经不是光靠胆子大就能成的了。资源和流量,都开始往头部大卖家那里跑。
那大家都在哪里卖货呢?答案还是北美。超过一半的卖家,都把北美当成主要市场。虽然那边又是关税又是禁令的,风险很高。但没办法,那里的消费能力太强了,市场也大,大家都想去淘金。东南亚是TikTok Shop的老地盘了,市场稳定,也有两成多的卖家在做。
很多卖家现在都觉得压力大。主要问题是成本越来越高。你看这个支出比例,产品采购成本占了23%,物流仓储占了21%,关税占了15%。这三样就把利润吃掉了一大块。所以很多人会发现,看着流水挺好看,一天卖出去不少货,但最后算算账,发现根本没剩下多少钱。
那下半年怎么办?大部分人的想法还是继续做北美市场。但是,很多人也学聪明了。他们不只在一个平台卖货。比如,有20%的卖家计划去别的电商平台也开个店,万一TikTok这边出问题,还有条退路。还有19%的卖家,决定在产品和品牌上下功夫。因为当大家卖的东西都一样时,最后只能打价格战,谁也赚不到钱。只有你的产品有特点,或者你把自己的品牌做起来了,才能卖上价。
所以,现在的挑战很明确:运营成本在涨,同行竞争在加剧,关税政策又不稳定。卖家想活下去,就得想办法应对这三个问题。
三、核心市场表现:每个地方卖法都不一样
如果你想用一套产品和方法,在所有国家卖货,那肯定行不通。每个市场的玩法和需求,差别很大。
1. 北美市场
美国站的情况很有意思。政策上风声鹤唳,但卖家的GMV反而在涨。上半年就卖了54亿多美元。这里的消费有个新特点,叫“情绪消费”。什么意思呢?就是大家买东西,不只为了实用,更是为了开心、为了满足感。
举个例子,泡泡玛特的盲盒LABUBU,直播间里2万个一下就卖光了。买家买的不是一个塑料娃娃,是打开盒子那一瞬间的惊喜和期待。他们会拍开箱视频,会跟朋友分享,这本身就是一种社交体验。还有人卖限量的收藏卡牌、手办,也是一样的道理。所以,在美国市场,你要么卖那种大家生活中必须用的东西,比如Wavytalk的卷发棒。要么,你就得学着卖情绪,卖体验,让顾客觉得买你的东西很有趣。
2. 东南亚市场
东南亚是TikTok Shop的基本盘,上半年GMV有168亿美元。这里卖得最好的,还是美妆护肤品。但是,你想在这里做得好,关键要懂“本土化”。
举个例子,在印尼和马来西亚,因为宗教原因,很多女性需要戴头巾、穿长袍。所以,“穆斯林时尚”这个类目,在这两个国家卖得特别好,甚至能排到第二名。你卖的普通T恤再便宜,可能都不如一条设计独特的头巾好卖。这就是本土化。你要去了解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和文化,卖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他们还很看重性价比,所以家居清洁用品、母婴用品这些实用的东西,也一直卖得不错。
3. 拉美市场
墨西哥站是今年的一个惊喜。上半年GMV达到了4100万美元,而且每个月都在涨。有意思的是,在这里,一些在其他地方算冷门的类目,比如厨房用具和家装,反而成了热门。
比如,容量大的水杯、有很多插孔的插座、各种小灯具,这些东西在墨西哥很受欢迎。为什么?可能是因为当地的商店里,这类产品的选择比较少,或者设计不符合年轻人的喜好。你把这些东西卖过去,正好填补了他们生活中的一个需求缺口。这就是机会。当别人都在美妆、3C这些热门类目里挤破头的时候,你可以看看这些冷门类目里有没有机会。
4. 欧洲市场
欧洲现在有6个站点。英国站还是最强的,上半年GMV超过了8亿美元。但德国、法国、意大利这些新站点,潜力很大。在欧洲卖货,一定要注意不同国家的差异。
比如,德国人买东西很看重质量和性价比。你卖东西给他,最好能说明白你的产品材质有多好,能用多久。法国人就不一样,他们更看重设计和时尚感。你的产品图片、视频都要拍得有美感。一个东西可能在美国卖爆了,你不能直接搬到欧洲卖。你可以做一些微调。比如一个便携风扇,针对德国市场,你可以强调它的电池续航和静音效果;针对法国市场,你可以多出几种马卡龙配色。这种细节上的差异化,是打开欧洲市场的关键。
四、营销方法:还得靠达人,而且要找对人
TikTok Shop卖货,最核心的方法就是找达人带货。
这件事在2025年上半年变得更重要了。印尼有400万达人,美国有300万。这些人就是你的销售员。但是,现在不是随便找个达人就有用的。资源都在往头部达人身上靠。
在印尼和泰国,甚至有一个达人带货超过了千万美元。这是什么概念?这说明,你现在花钱,与其找100个小达人,不如集中预算找一个能真正引爆市场的头部达人。效果会好很多。
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就是中国的品牌泡泡玛特。它在美国、泰国、英国,都进了带货达人榜的前五名。这不是简单地找了几个达人帮它卖货。它把自己这个品牌,做成了最大的网红。大家是因为喜欢泡泡玛特才去买,而不是因为某个达人推荐才去买。这是更高的境界,也是我们中国卖家可以学习的方向。
五、平台新变化:规则变严了,必须合规
如果说上半年是快速扩张,那下半年开始,TikTok Shop的主题就是“守规矩”。
平台的政策和功能调整很多,卖家必须注意。
第一,广告投放变了。平台全面推行一个叫GMV Max的智能广告系统。简单说,就是你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自己手动去调广告出价、选人群了。以后,你只需要把你的产品素材,比如视频和图片,做好,然后交给系统,让AI帮你去找买家。这对卖家的要求变了。你不用再钻研投放技巧,但你必须得做出能吸引人的好内容。
第二,对内容原创的要求变高了。特别是在东南亚,平台开始严厉打击那种搬运、剪辑别人视频的行为。一旦被发现,你的视频会被下架,店铺被扣分,严重的甚至直接封店。这逼着卖家必须自己去做原创内容。
第三,全球运营的合规门槛都在提高。比如,美国站的报税门槛降到了5000美元,你赚了钱就得按规定报税。欧洲那边,为了数据安全,启用了新的数据中心。东南亚也开始推行“退款不退货”政策。这些变化都在告诉你一件事:那个随便注册个店,上点货就能卖钱的野蛮生长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平台要的是正规做生意的卖家。所以,每个卖家都应该检查一下自己的税务、内容、数据是不是都符合平台规定。否则,很容易被淘汰。
未来怎么做:认真做产品,找准新机会
那么接下来,卖家该怎么办?
首先,选品上,可以多关注“情绪消费”这个方向。美妆这种大类目,竞争太激烈了。但一些能满足人精神需求的东西,正在成为新的机会。比如,欧美人现在很喜欢买水晶手链、风水摆件。他们相信这些东西能带来好运。还有各种DIY材料包,让大家可以自己动手做东西,这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放松。这些都是很好的细分赛道。
其次,做内容上,要学会用AI。现在有很多AI工具,可以帮你写视频脚本,帮你剪辑视频。这些工具能提高你的效率。但是,AI不能代替你思考。你还是要自己去想创意,去了解当地的文化,做出真正能打动人的内容。AI是工具,人才是核心。
然后,新市场上,可以重点关注墨西哥和日本。墨西哥人口多,年轻人多,对社交电商的接受度高。日本是全球第三大电商市场,购买力强。这两个市场,都是刚开放不久,有红利。谁能先进去,做好本土化,谁就能先赚到钱。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心态要变。不要再想着去钻平台的空子,去搞什么捷径。未来,能在TikTok Shop上活得好的,一定是那些踏踏实实做产品,认真优化供应链,尊重平台规则,深入了解当地市场的卖家。这叫“精耕细作”。路虽然慢,但走得稳。
飞鸽出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