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更多人
做好电商出海!

牌桌全乱了:亚马逊亲自下场,TikTok“卸磨杀驴”,欧洲随时暴雷

平台到底在搞什么?

先说亚马逊

它搞了个叫 Amazon Bazaar 的低价区。说白了,就是亚马逊自己下场做了个“拼多多”。这个区里的东西,全都低于10美金。最近,它把这个区开到了香港、菲律宾、阿根廷这些地方。亚马逊的心思很明显,它看到 Temu 和 SHEIN 靠低价抢走了不少客户,自己也坐不住了。

这个事对我们卖家有两个影响。

第一,如果你手上有库存清不掉,或者有一些成本很低的小商品,可以放到这个区去卖。它就是一个清库存和打爆款的试验田。

第二,这也意味着亚马逊上的价格战会更厉害。以前大家可能还在比拼品牌、比拼质量,现在亚马逊官方都带头搞低价了,那我们就得做好准备,利润可能会被压得更低。

而且,亚马逊还有一个变化,对我们新品影响很大。

就是那个 “New ASIN Boost”,给新品的流量扶持。现在它的规则变了,变得很直接。

这是它的工作原理:你的新品上架后,亚马逊会给你一些流量。但是,它只看一个数据,就是转化率。如果你的东西有人看但是没人买,转化率很差,那对不起,24到72小时之内,这点流量扶持就立刻停掉。

这个变化要求我们改变推新品的方式。

以前,我们可以先把产品上架,图片随便拍拍,描述随便写写,后面再慢慢优化。现在不行了。你必须在上架的那一刻,就把所有事情都做到最好

具体怎么做?分四步:

  1. 准备物料:在上架之前,你的主图、附图、视频,都要找专业的拍好、做好。不能凑合。
  2. 优化文案:标题、五点描述、A+页面,关键词要埋进去,卖点要写清楚。让买家一看就懂,就想买。
  3. 准备早期评论:新品刚上架是没有评论的,转化率肯定低。你得通过 Vine 计划或者其他合规的方法,快速拿到一些种子评论。
  4. 配合广告:新品一上架,自动广告和手动广告就要马上开起来。用广告去测试关键词,同时拉动自然流量。

这四步必须在上架前就规划好。现在推新品,就像发射火箭,准备工作做不好,一点火就失败了。

再看看 TikTok Shop

它在美国黑五的数据很好看。有三百多个直播间的销售额都超过了1万美元。像泡泡玛特(POP MART)这种潮玩,销售额涨了三倍多。这说明,只要你的产品够新奇,或者直播做得好,TikTok 上确实能赚到钱。

但是,TikTok 也开始管得更严了。

它出了两个新功能,一个是让用户自己控制想看多少 AI 生成的内容。另一个是给 AI 视频加上“隐形水印”。

这是什么意思?

它就是在警告那些做视频带货的人:别再用 AI 生成的假人、假场景视频来糊弄平台和用户了。平台现在能识别出来。TikTok 想要的是真实的人、真实的生活分享。那种靠技术走捷径的路,以后会越来越难走。

至于东南亚和拉美市场,现在也打得火热。

Lazada 在双11的时候,头四个小时销售额就比平时涨了26倍。速卖通在巴西,创了单日成交记录。Shopee 在巴西,双11前12个小时的销售额,比去年整个黑五卖得还多。

这些平台不只是在拼价格了,它们开始拼服务。比如,Shopee 在泰国搞了个“1小时极速配送”。你想想,这已经不是普通快递了,这是在跟本地的外卖平台抢生意。它们为了留住客户,什么招都用上了。

物流和政策有哪些变化?

做我们这行,一半的命在平台手里,另一半就在物流和海关手里。

有个好消息,菜鸟开了到非洲的跨境小包专线

第一批覆盖了尼日利亚、加纳这些国家。以前我们觉得非洲市场远,物流又贵又不稳定,就很少有人做。现在有了这条专线,物流成本下来了,时效也稳定了,我们就可以多一个选择了。当欧美市场已经卷不动的时候,去非洲看看,可能机会还不少。

说完好的,再说个坏消息。

美国邮政(USPS) 准备在2026年1月涨价。像 Priority Mail 这些我们常用的服务,平均要涨6.6%到7.8%。这对我们做美国市场的卖家来说,是实实在在的成本上涨。

你应该怎么办?

现在就去你的卖家后台,打开运费设置,把物流成本重新算一遍。把这部分涨价的钱加进去,看看你的最终售价还能不能有利润。如果没利润了,就得考虑提价,或者换个更便宜的物流渠道。

除了物流涨价,欧洲的政策风险也越来越高。

最近,法国的消费者机构查出来,很多电商平台上面在卖一些违禁品。比如小孩子样子的性玩偶、指节铜套(一种武器)。这事闹得很大,已经交给检察院了。法国的部长还要联合整个欧盟来讨论这个事。

这对我们的警示是:往欧洲卖东西,选品一定要小心

千万别听供应商说“这个东西在国外卖得很好,没问题”。供应商不管你的店铺死活。产品到了欧洲,如果被海关查到,或者被平台审查,轻则下架、罚款,重则直接封店。特别是卖到德国、法国这种监管严格的国家,上架前自己一定要去查清楚,你的产品符不符合当地的法律。

消费者的想法也越来越难懂了。

比如法国人,一份报告说,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因为生活成本高,黑五不打算多花钱了。但同时,超过一半的人又说,只要是“法国制造”的,贵一点也愿意买。

你看,他们不是没钱,是花钱更挑了。他们宁愿多花点钱买个本地的、质量好的东西,也不愿意买一堆便宜货。

美国人就完全是另一个样子。调查显示,将近九成的美国人感恩节周末都要去购物。千禧一代平均一个人准备花764美元。他们就是纯粹的消费主义,过节就是要买买买。

所以,你不能用一套产品和一套打法去卖全球。给法国人卖东西,你得强调品质、设计和环保。给美国人卖东西,你就得强调折扣、性价比,让他们觉得占了便宜。

卖家和资本在干什么?

最后看看,我们自己,还有那些有钱的资本,都在怎么玩。

有个案例很有启发。

中国一个做智能电动自行车的品牌叫 Urtopia,它把美国一个很老的电动自行车品牌 Pedego 给收购了。

这个做法很聪明。为什么?

因为 Pedego 虽然老,但它在美国有很多线下的实体店和维修点。这是它最值钱的地方。Urtopia 是个新品牌,如果自己去美国一家家开店,建立售后网络,那得花多少年?花多少钱?

现在它直接把 Pedego 买下来,等于花钱买了时间和渠道。Pedego 的店面、维修师傅、品牌信誉,Urtopia 都可以直接用。这比自己从零开始快太多了。

资本的动向也能告诉我们什么东西在火。

一家做 AI 儿童陪伴机器人的公司叫“灵宇宙”,最近拿了2个亿的融资。它的一款产品叫“卢卡”,是个能给小孩读绘本的机器人,全球卖了快一千万台。这说明,给孩子用的、带点科技感的东西,市场需求还是很大的。家长们愿意为孩子的教育花钱。

还有一个趋势,就是 AI 正在改变我们购物的方式。

美国的零售巨头 Target,现在跟 OpenAI 合作了。你可以在 ChatGPT 里面,直接让它帮你去 Target 买东西。

它是怎么工作的?

比如,你想买个帐篷。你不用再去亚马逊或者 Target 的网站上搜索、比较了。你直接对你的 AI 助手说:“帮我推荐一个适合两个人露营的帐篷,预算200美元以内。”然后 AI 就会根据你的要求,在 Target 的商品库里帮你找到最合适的几款,你选一个就能直接下单。

这个变化对我们卖家来说,意味着流量的入口变了。以后,买家可能不是通过搜索关键词找到我们,而是通过 AI 的推荐找到我们。怎么让 AI 推荐你的产品,会变成一个新的学问。

总的来说,现在做跨境电商,挑战确实多。平台规则变得快,物流成本在涨,国外的政策也越来越严。但是,机会也还在。总有人能找到新的市场,比如非洲;也总有人能用新的方法,比如收购一个老品牌,快速打开局面。

这盘棋越来越复杂,但只要你脑子转得快,跟得上变化,就总有得玩。

赞(0)
本站内容来源于用户上传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点这里联系)删除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073980.com/126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