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查资料,是不是开始习惯直接问AI了?
比如用ChatGPT、文心一言这些工具。你问一个问题,它直接给你一段整理好的答案。这个变化很重要。它正在改变我们过去做内容和推广的方式。
所以,一个新东西出现了,叫 GEO(生成式引擎优化)。
如果你只知道 SEO(搜索引擎优化),那可不够了。因为大家获取信息的方式变了。以前是看搜索结果里的链接,一个一个点进去找答案。现在是直接看AI给出的总结。Gartner有份报告说,到2025年,传统搜索引擎的流量可能会少掉四分之一。这些流量,很多都跑到AI应用那里去了。
这篇文章,就是跟你讲清楚GEO到底是什么。而且,还会告诉你具体该怎么做,才能让AI在生成答案时,愿意用你的内容。

GEO 和 SEO 有什么不一样?
我们得先搞明白这两个东西的根本区别。
SEO的目标 ,是让你的网站在搜索结果里排得靠前。这样,别人就更容易看到你的链接,然后点进来。它的核心是 争取点击。
GEO的目标 ,是让你的内容被AI直接采纳。AI在生成答案的时候,会参考很多资料。GEO就是让你的内容成为那个被它参考的“资料”之一。这样,即便用户没点进你的网站,你的观点和品牌信息也已经传递出去了。它的核心是 成为信源。
AI生成一个答案,可能会参考2到7个不同的信息来源。我们的目标,就是成为这几个被选中的来源之一。
所以,GEO不是要代替SEO。它们是互补的。SEO保证你的网站能被搜索引擎正常抓取和理解,这是基础。GEO则是在这个基础上,让你的内容更符合AI的“口味”。
AI 是怎么生成答案的?
想让AI用你的内容,你得先知道它是怎么工作的。
简单说,分三步:
- 找资料(检索):AI根据用户的问题,在它庞大的数据库和互联网上快速寻找相关的信息。
- 理资料(整合):它会把找到的各种资料碎片进行对比、提炼和总结,去掉重复的,保留核心的。
- 写答案(生成):最后,用通顺的语言,把整理好的信息组织成一段完整的回答。
所以,GEO优化的思路就很清楚了。我们得让自己的内容,在这三个步骤里都有优势。你的内容要容易被找到,而且内容质量要高,让AI觉得可靠、值得整合。
具体怎么做?这里有八个方法
下面是八个在2025年做GEO的具体方法。这些方法不复杂,关键在于执行。
用户问AI的,通常是具体的问题,而不是几个关键词。
所以,你写东西的思路也要变。
- 用问题做标题。比如,别写“CRM软件评测”,要写成“一个10人小公司,用哪款CRM软件比较好?”。这样的标题,能直接命中用户的提问。
- 先说结论。文章开头,或者每个段落的开头,先把最重要的结论和答案写出来。AI很喜欢这种结构,因为它能快速抓取到核心观点。比如,你要评测三款软件,就在最前面直接说:“如果你预算有限,选A;如果你需要功能全面,选B;如果你看重客服,选C。”
- 多写问答板块。在你的产品介绍页或者文章末尾,可以加一个“常见问题解答(FAQ)”部分。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把用户可能关心的问题都列出来。
AI喜欢结构清晰、有条理的内容。杂乱无章的排版会让它很难读懂。
这是它的工作原理:AI会通过HTML标签来理解文章的结构。
- 用好各级标题。一篇文章,应该有且只有一个H1标题(就是你的主标题)。下面的小标题,要按顺序使用H2、H3。这样就搭起了一个清晰的框架。
- 多用列表。介绍操作步骤、对比产品优缺点时,尽量用数字列表(1、2、3)或项目符号。比如,介绍一个软件的三个优点,写成列表就比写成一大段话要清楚得多。AI也更容易直接抓取列表,放到它的答案里。
- 解释专业词汇。如果你的文章里有行业术语,最好在第一次出现时,给一个简单的解释。这能帮AI和读者更好地理解内容。
AI和人一样,都更愿意相信专家的说法。所以,你得想办法证明你的内容是可靠的。
- 引用权威来源。写文章时,如果能引用官方报告、学术论文或者知名媒体的数据,一定要标明出处。比如,你可以写“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2025年云计算发展白皮书》,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
- 展示作者信息。文章要署名,并且最好能有一个简单的作者介绍,说明作者的从业背景和专业领域。这能增加内容的可信度。这就是谷歌一直强调的E-A-T(专业性、权威性、可信度)标准。
- 用数据说话。少用“可能”、“大概”这种模糊的词。多用具体数字和案例。比如,别说“我们的产品能帮你提升效率”,要说“使用我们的产品后,A公司的工作效率提升了30%”。
信息更新很快,尤其是科技、市场等领域。AI也知道这一点,它会优先选择最新的信息。
- 定期更新旧内容。把你网站上那些重要的文章,设定一个更新周期,比如每半年检查一次。看看里面的数据是不是过时了,案例是不是不够新了。更新之后,记得修改页面上的“最后更新日期”。
- 关注行业热点。你所在的行业出了什么新闻、新趋势,要尽快跟进,写出你的分析和观点。新发布的内容,更容易被AI注意到。
- 写对比类文章。很多人会问AI“A和B哪个好?”这类问题。你可以专门写一些“产品A vs 产品B”的深度对比文章。把它们的优缺点、适用人群都分析清楚。这种内容的需求量很大。
AI判断你是否权威,不只看你自己的网站,还会看你在整个互联网上的表现。
- 去高质量的社区回答问题。比如知乎、Reddit、Quora这些平台,上面有很多真实的讨论。有研究发现,AI引用Reddit内容的比例在短期内大幅增加。在这些平台认真回答问题,能有效提升你的专业形象。
- 给行业媒体投稿。如果能争取到在有影响力的行业网站上发表文章,或者被他们报道,那是很好的背书。
- 参与百科词条的编辑。如果你对某个领域的知识有深入了解,可以去参与维基百科、百度百科等平台相关词条的创建和修改。这些平台被AI视为高度权威的信源。
虽然GEO更侧重内容,但网站的技术基础依然重要。如果AI的爬虫访问你的网站都不顺畅,内容再好也没用。
- 保证网站速度。先保证你的网站在3秒内能打开,尤其是在手机上。网站太慢,人和AI都没耐心等。
- 适配移动端。现在大部分人都是用手机上网。确保你的网站在手机屏幕上看起来很舒服,按钮好点,文字大小合适。
- 做好内部链接。在你的一篇文章里,如果提到了另一个相关概念,可以给它加上一个链接,指向站内另一篇解释这个概念的文章。这样可以把你的内容串联成一张网,方便AI全面地理解你的专业领域。
未来的搜索不只有文字。大家可能会用语音、图片去搜索。你的内容形式也需要跟上。
- 优化图片。上传图片时,记得给它加上详细的描述,也就是“alt文本”。这样AI才能“看懂”这张图片讲的是什么。
- 用好视频。如果你的内容是视频,一定要配上准确的字幕。还可以在视频下方,附上一段详细的文字说明,介绍视频的核心内容。
- 数据可视化。把复杂的数据,做成简单明了的图表。一张好图表,比几百字的长篇大论效果还好,也更容易被AI抓取使用。
GEO还是个新东西,AI的算法也在一直变。所以,不能做完就不管了,要持续观察和调整。
- 自己动手去问。你可以定期把自己当成用户,去问AI一些你这个领域的核心问题。看看它的回答里,有没有引用你的内容,或者你竞争对手的内容。
- 用专门的工具。现在已经有一些针对GEO的分析工具出现了。它们可以帮你监测你的品牌在AI回答中被提及的次数。
- 分析和改进。如果发现你的内容没被AI采用,就要分析原因。是内容不够新?还是结构不够清晰?或者说得不够可信?找到问题后,再针对性地去修改优化。
从SEO到GEO,最重要的一个变化是: 重点从“被看见”,转移到了“被信任”。
在过去,你可以用一些技巧让你的排名靠前。但是在GEO的逻辑里,这些小技巧用处不大。AI只认一个道理: 谁的内容质量高、可信度强、条理清晰,它就用谁的。
这对认真做内容的人来说,其实是好事。
2025年,这个趋势会越来越明显。现在就开始调整你的内容策略,不是为了追赶潮流,而是为了在未来的信息环境里,能有一个稳固的位置。
飞鸽出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