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写东西,结果发出去没什么人看。这事儿挺让人沮丧的。问题可能不出在内容上,而是内容没被“看见”。现在有一种新方法,叫GEO,也就是生成式引擎优化。
简单说,GEO就是让你的内容,更容易被AI模型(比如你现在可能正在使用的这种)找到,并且在回答用户问题时,把你的内容作为参考答案的一部分。
它跟传统的SEO(搜索引擎优化)不太一样。SEO的目标是让你的网页链接排在搜索结果的前面。GEO的目标,是让你的观点和信息,直接出现在AI生成的答案里。用户不用点击链接,就能看到你的东西。
为什么现在要关心GEO?

因为大家获取信息的方式变了。
以前,我们想知道什么,就去搜索框输入关键词,然后在一堆链接里自己找答案。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直接问AI。他们想要一个直接、整理好的答案,而不是自己去筛选。如果你的内容没法被AI理解和引用,那你就错过了这部分用户。
而且,当AI的回答里引用了你的内容,这本身就是一种认可。比如,有人问“新手应该怎么选第一把吉他?”,AI的回答里直接用了你的选购建议。这比你自己打广告,说服力强得多。这会让看到答案的人,觉得你在这个领域很专业。
思路要换一下:从“关键词”到“答案”
做GEO,首先要改变的是脑子里的想法。以前做SEO,我们总是在想,用户会搜什么关键词,我怎么把这些词塞进文章里。
现在要换个思路。
你要想的是:用户会向AI提什么问题?我的内容能不能直接、清晰地回答这些问题?
AI在组织答案的时候,不像人一样会完整阅读一篇文章。它会把全网的内容打碎,拆成一个个独立的“知识块”,然后根据用户的提问,把最匹配的几个“知识块”重新组合成一段通顺的回答。
所以,你的目标不再是优化一个完整的页面,而是要写出很多个高质量的、可以被AI随时取用的“知识块”。
具体怎么做?7个实用方法
道理听起来简单,具体操作才是关键。下面这7个方法,可以直接用在你之后写东西的过程中。
方法一:直接给答案,别绕弯子
AI的首要任务是解决用户的疑问。所以,你的内容结构,也应该是“答案优先”。
这是它的工作原理: 当AI扫描你的文章时,它会优先寻找那些能直接回答问题的句子。你把答案放在最前面,AI就能最快地抓到它。
具体步骤:
- 先写结论。 把文章里最重要的结论,或者某个段落的核心观点,放在最开头。
- 多用问答体。 在文章里,可以自己设置一些问题,然后自己回答。这等于提前帮AI准备好了素材。
举个例子:
假设你要写一篇关于“如何清洗白色帆布鞋”的文章。
- 以前的写法可能这样开头:
“白色帆布鞋是很多人的心头好,它百搭又好看。但是,它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太容易脏了。很多人都为如何清洗白鞋而烦恼,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 (这样开头,AI要看很久才能找到重点。) - 现在用GEO的思路,你可以这样写:
“怎么才能把白色帆-布鞋洗干净? 核心方法是:用小苏打和白醋调成糊状,涂在鞋面,等它干了再刷掉。这个方法比用洗衣粉更有效,而且不容易让鞋子发黄。” (你看,答案直接就给出来了。AI很喜欢这种结构。)
方法二:把内容模块化,像搭乐高一样
AI喜欢结构清晰、有条理的内容。一整坨文字堆在一起,AI会觉得很乱,不好提取信息。
这是它的工作原理: 清晰的结构,比如标题、列表,等于给AI提供了一份“内容地图”。AI可以顺着这张地图,准确地找到它需要的信息模块。
具体步骤:
- 用好各级标题。 比如用一个大标题(H1)概括全文,然后用中等标题(H2)分出几个部分,再用小标题(H3)细分要点。
- 多用列表。 无论是带数字的序号列表,还是不带数字的项目符号,都比把所有点写在一个长句或一个段落里要好。
- 一个段落只说一件事。 让每个段落都短小精悍,只围绕一个核心观点展开。
举个例子:
还是说清洗白鞋。
- 不好的写法:
“清洗白鞋的步骤其实很简单,你首先需要解下鞋带单独清洗,然后用温水把鞋子浸湿,接着把我们刚刚说的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物均匀涂抹在鞋面上,注意不要涂太厚,之后把它放在阴凉通风处自然晾干,千万不要暴晒,最后用刷子把干掉的粉末刷干净就行了。” (所有步骤挤在一起,看着累。) - 更好的写法:
“清洗白鞋的具体步骤:- 准备工作:解下鞋带,用温水浸湿鞋面。
- 涂抹糊状物:将小苏打和白醋调成的糊,均匀涂在鞋上。
- 晾干:把鞋子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让它自然干透。不能暴晒,否则会发黄。
- 清理:用小刷子,把鞋面上已经干掉的白色粉末彻底刷掉。” (这样一列出来,步骤清楚,AI很容易就能抓取去回答“清洗白鞋的步骤是什么”这类问题。)
方法三:证明你的专业性和可信度
AI在引用信息时,会有一个“安全意识”。它倾向于引用那些看起来更权威、更可信的来源。
这是它的工作原理: AI会通过一些信号来判断你的内容是否可信。比如你有没有相关的专业背景,你有没有引用其他权威来源,你写的是不是第一手经验。
具体步骤:
- 亮出你的身份。 如果你在某个领域有专业背景,就在文章的合适位置(比如作者介绍)说出来。
- 例子: “我是一名从业5年的专业验光师,今天来谈谈如何配一副合适的眼镜。”
- 引用可靠来源。 当你提到一些数据或者关键信息时,说明它的出处。
- 例子: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2023年全民健身状况调查报告》,超过半数的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一次体育锻炼。”
- 分享真实经验。 写下你自己的亲身经历、使用体验或案例分析。这些是别人无法复制的。
- 例子: “我连续使用这款洗碗机一个月后,总结了它的3个优点和2个缺点。优点是……,缺点是……”
方法四:围绕一个主题,把它写透
AI会判断你的内容在某个主题上的“权威性”。如果你只写了一篇关于“咖啡”的文章,AI会认为你只是随便聊聊。但如果你写了一个关于“咖啡”的系列,从豆子产地、研磨粗细、冲泡手法到不同器具的对比都写了,AI就会认为你是这个领域的专家。
这是它的工作_原理: 通过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文章,你创建了一个“主题簇”。这向AI证明了你在这个主题下的知识深度和广度,AI之后在回答相关问题时,就更可能来你的内容里找答案。
具体步骤:
- 规划一个核心主题。 比如,你的核心主题是“家庭收纳”。
- 围绕主题写一系列文章。 你可以写“衣柜收纳技巧”、“厨房收纳神器”、“小户型空间利用”等等。
- 用链接把它们串起来。 在写“衣柜收纳”的时候,可以加一个链接,指向你写过的“厨房收纳”的文章。
方法五:多用具体的数字和事实
AI喜欢精确的信息,讨厌模糊的描述。
这是它的工作原理: 数字和事实是构成“知识块”的优质材料。AI可以很方便地提取数字,用来进行比较,或者作为答案的直接依据。
具体步骤:
- 把形容词换成数字。
- 别说: “这款充电宝充电速度很快。”
- 要说: “这款充电宝用C口,30分钟可以给手机充50%的电。”
- 提供具体的数据支撑。
- 别说: “很多人都喜欢喝燕麦拿铁。”
- 要说: “根据xx咖啡店的年度销售数据,燕麦拿铁的销量占所有咖啡饮品的35%。”
方法六:在多个平台上发出你的声音
AI的信息源是整个互联网,不只是你的个人网站或博客。
这是它的工作原理: 如果很多个不同的、有一定权重的平台(比如知乎、B站、行业论坛)上,都出现了你或者你的品牌所创作的专业内容,AI就会交叉验证,认为你在这个领域的“存在感”和“权威性”很高。
具体步骤:
- 把你的核心内容,用不同形式发在不同平台。 一篇文章可以改成一个视频,或者一个问答。
- 保持身份信息的一致性。 确保你在所有平台上的名字、头像、简介都是统一的。这能帮助AI把这些分散的内容,都关联到你这个“实体”上。
方法七:定期检查,不断优化
GEO不是做一次就完事了。AI在不断学习进化,用户的提问方式也在变。
这是它的工作原理: 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你需要持续观察AI的回答,并根据反馈来调整你的内容策略。
具体步骤:
- 主动去问AI。 经常就你所在的领域,向AI提问。看看它会引用谁的答案,那些答案是怎么写的。
- 学习模仿。 分析那些被引用的内容,看它们的结构、语言、格式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 更新旧内容。 定期把你以前写的文章翻出来看看,有没有过时的信息?能不能补充一些新的数据或案例?给文章注入新的活力。
飞鸽出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