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刚搞明白 SEO 是怎么回事,现在又冒出来一个新词:GEO。
GEO 的全称是 生成式引擎优化 (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它听起来可能有点复杂,但背后的道理很简单。
过去我们用搜索引擎,是输入关键词,然后得到一堆网站链接,自己一个个点进去看。现在不一样了,有了 ChatGPT、Kimi、文心一言这类 AI,你问问题,它们直接把答案整理好给你。这就带来一个新问题:如果 AI 生成的答案里没有提到你的品牌或内容,你就相当于“隐身”了。
所以,GEO 的目标变了。不再是像 SEO 那样,只为了让别人点击你的网站链接。而是要让你的内容被 AI 认可和引用,直接出现在 AI 生成的回答里。
那么,这东西该怎么学呢?市面上信息很乱。下面我给你整理一个从入门到实战的学习路径,直接告诉你该学什么,具体怎么做。

第一步:先搞懂 GEO 到底是什么
在动手之前,你得先把基本概念弄清楚。别把它想得太玄乎,它跟我们熟悉的 SEO 有关系,但不一样。
- 学习目标:
- 能用自己的话说清楚 GEO 是什么。
- 明白 GEO 和 SEO 的区别和联系。
- 怎么学?
很简单,先别急着报什么课。去看几篇讲得透彻的文章就行。你需要明白几个核心点:- 优化对象变了:SEO 的优化对象是 Google、百度这类传统搜索引擎的算法。GEO 的优化对象是 ChatGPT 这类大语言模型。简单说,你要让 AI 看懂并喜欢你的内容。
- 目标结果变了:SEO 的目标是让你的网站排在搜索结果的前面,争取用户的点击。GEO 的目标是让你的内容、数据或观点,成为 AI 生成答案的一部分,争取被引用和提及。举个例子:
- SEO 时代:用户搜“如何做红烧肉”,你的菜谱网站排在第一,用户点进来看。
- GEO 时代:用户问 AI“怎么做红烧肉”,AI 直接生成一个菜谱步骤,并且在下面标注“部分信息参考自【你的菜谱网站】”。这就是 GEO 想要的。
- GEO 不是要干掉 SEO:这一点很重要。GEO 是 SEO 的延伸和升级。很多 SEO 的基础工作,比如保证网站速度快、内容质量高、移动端体验好,这些对 GEO 同样重要。可以把 SEO 看作是 GEO 的入场券。
第二步:动手开干,具体怎么做
理论搞懂了,就得来点实际的。这一步是核心,分为内容和技术两个方面。
内容还是王道,但写法要变。
- 具体步骤:1. 研究用户会问 AI 什么问题。
这步代替了传统的“关键词研究”。你要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他们会怎么跟 AI 对话。- 做法:
- 先想清楚你的产品或服务能解决什么问题。
- 然后,把这些问题用完整的、口语化的句子,直接输入到 ChatGPT、Kimi 或其他 AI 工具里。比如,你卖的是一款项目管理软件,就不要只搜“项目管理”,而是问“帮我推荐几款适合小型技术团队的项目管理软件,并比较优缺点”。
- 仔细看 AI 生成的答案。它提到了谁?它引用了哪些网站?这些信息就是你优化的方向。
AI 不是人,它喜欢结构清晰、要点明确的内容。这样它才能快速抓取和理解。- 做法:
- 开门见山:在文章开头,就直接给出核心问题的简明扼要的答案。
- 多用小标题:用 H2、H3 标签把文章分成几个逻辑清晰的部分。
- 善用列表:多用项目符号(·)和数字列表(1, 2, 3)。AI 很喜欢直接引用这种格式的内容。
- 语言简单直接:少用复杂的长句和华丽的辞藻。写人话,让内容容易理解。
AI 在生成答案时,会优先引用那些它认为权威、可信的来源。Google 提出的 E-E-A-T 原则在这里同样适用,甚至更重要。[11] E-E-A-T 指的是:经验 (Experience)、专业 (Expertise)、权威 (Authoritativeness)、可信 (Trustworthiness)。- 做法:
- 经验 (Experience):展示你真的做过。比如,写一篇案例分析,“我们帮助客户 X 通过 Y 方法,实现了 Z 效果”,附上具体过程和数据。
- 专业 (Expertise):证明你是专家。在文章中明确作者的身份和资历,比如“本文作者张三,拥有 10 年数字营销经验”。
- 权威 (Authoritativeness):让别人为你背书。内容中引用权威报告的数据(记得标明来源),或者争取被行业内的权威网站、新闻媒体提及。
- 可信 (Trustworthiness):让网站看起来正规。要有清晰的“关于我们”页面,提供详细的联系方式。信息越透明,AI 和用户就越信任你。
- 做法:
除了内容,一些技术层面的优化能帮 AI 更好地理解你的网站。
- 具体步骤:1. 使用“结构化数据”。
这个东西听起来技术,但原理很简单。它就像是给你的内容贴上“标签”,明确告诉 AI 网页上哪部分是问题、哪部分是答案、哪部分是操作步骤。- 怎么做:
- 你不需要自己写代码。如果你用的是 WordPress 这样的建站系统,很多 SEO 插件(比如 Rank Math 或 Yoast SEO)都内置了添加结构化数据的功能。
- 你可以轻松地为你的文章或页面添加“FAQ”(常见问题)、“How-to”(操作指南)等类型的标签。这会大大增加你的内容被 AI 直接抓取并用作答案的几率。
AI 判断你是否权威,不只看你自己的网站,还会看整个网络上关于你的信息。- 怎么做:
- 保持信息一致:确保你的品牌名称、地址、电话等信息在所有平台(官网、社交媒体、行业目录等)都是完全一致的。
- 在权威平台露脸:试着在维基百科、百度百科上创建自己公司或创始人的词条。被这些公认的权威知识库收录,是极强的信任信号。
- 管理品牌知识图谱:主动发布内容,清晰地定义“你的品牌是什么”以及“你的品牌不是什么”,避免 AI 对你的信息产生误解或混淆。
- 怎么做:
第三步:怎么知道有没有用,以及接下来干嘛
GEO 的效果衡量方式也和 SEO 不同。
- 如何衡量效果?
不要再只盯着网站流量和关键词排名。你需要关注的是:- 品牌/内容提及率:列出 10-20 个你业务领域的核心问题。
- 定期测试:每周或每月,在不同的 AI 工具(如 Kimi、文心一言、Google AI Overviews)里输入这些问题。
- 记录结果:用一个简单的表格记录下来:AI 的回答里有没有提到你的品牌?有没有引用你网站的内容?是以什么形式出现的?你的竞争对手出现了吗?
通过长期追踪这些数据,你就能判断你的 GEO 策略是否有效。
- 接下来做什么?
GEO 是一个持续变化的过程。AI 模型每个月都在更新,今天有效的方法可能明天就不管用了。所以,关键是保持学习和实践。把上面提到的测试和记录工作常态化,根据结果不断调整你的内容和策略。
从 SEO 到 GEO,不是说 SEO 没用了,而是游戏规则升级了。你的思维要从**“为排名奋斗”转变为“成为一个值得被引用的信息源”**。
上面提到的这些“课程”和步骤,不需要你花很多钱,但需要你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实践。现在开始动手做,好过在原地焦虑。因为当大多数人还停留在讨论概念的时候,你已经开始在 AI 的世界里,为你的品牌抢占位置了。
飞鸽出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