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先弄明白一件事:大家找信息的方式变了
以前,我们想知道什么,第一反应是打开搜索引擎,敲几个关键词,然后在一堆链接里找到自己想要的。
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开始直接问AI了。比如问ChatGPT、Kimi或者其他智能助手:“我想买一台适合新手拍照的相机,预算5000块,有什么推荐?”
AI会直接给出一个综合好的答案,里面可能包含了几个具体的相机型号、它们的优缺点,甚至还有购买建议。
你看,整个过程,用户可能一个链接都没点,就已经拿到了答案。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如果你的品牌、你的产品,没有出现在AI生成的这个答案里,那你就相当于不存在。传统的搜索引擎优化(SEO)在这里就有点不够用了。
所以,一个新的玩法出现了,它叫GEO,也就是生成式引擎优化。

GEO到底是个啥?它和SEO有啥不一样?
简单说,GEO的目标,就是让你的内容被AI选中,成为它生成答案时直接引用的信息源。
我们可以打个比方来理解它和SEO的区别:
- 做SEO,就像是你想尽办法,让你的店铺开在一条商业街最显眼的位置。这样,逛街的人路过时,一眼就能看到你。你的目标是吸引点击。
- 做GEO,就像是让这条商业街的官方导游,在带游客参观时,直接指着你的店说:“这家店是最好的,你们要买东西就去这家。” 你的目标是成为权威答案的一部分。
而且,当AI直接引用你的内容时,它往往会在答案旁边标注信息来源,这带来的信任度,比用户自己去点击一个链接要高得多。
下面这个表格能让你看得更清楚:
对比维度 | SEO (搜索引擎优化) | GEO (生成式引擎优化) |
核心目标 | 网站在搜索结果里排名靠前,获得更多点击。 | 内容被AI采纳,直接出现在AI生成的答案里。 |
内容重点 | 关键词、网站权重、外部链接。 | 内容的专业性、结构清晰、能直接回答某个具体问题。 |
怎么算成功 | 网站流量涨了,关键词排到第一页了。 | 品牌在AI回答里的“出镜率”高了,品牌信息被精准展示了。 |
用户路径 | 搜索 → 点击链接 → 浏览网站 → 决定买不买。 | 提问 → 获得包含你品牌信息的答案 → 形成购买决策。 |
所以你看,GEO直接影响的是用户决策的最前端。这个位置,谁不想要呢?
为什么现在必须开始做GEO?
理由很直接,因为用户的习惯已经变了,而且这个趋势只会越来越快。
第一,AI搜索正在成为主流。
像Google这样的搜索巨头,已经把AI生成的答案(AI Overview)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很多时候,AI的回答直接就满足了用户的需求,他们根本不需要再往下滑动页面去看那些传统的搜索结果链接了。
这就意味着,即使你的网站SEO做得再好,排在第一名,用户也可能根本看不到。因为他的视线,已经被顶部的AI回答给吸引走了。
第二,“无点击曝光”的价值巨大。
这是GEO最吸引人的地方。
以前我们总盯着点击率看,但现在,品牌信息可以直接作为答案的一部分展示给用户。
举个例子,一个用户问AI:“哪款电动牙刷的清洁能力最强?” 如果AI在回答中提到了你的品牌,并引用了你的评测数据,那么即便这个用户没有点击任何链接,你的品牌信息也已经成功植入了他的认知里。
这种在用户产生需求的源头就完成的“曝光”,效果比单纯的广告要好得多。
好了,那GEO到底该怎么做?
说了这么多,具体操作其实没有那么玄乎。它的核心逻辑,就是用AI喜欢的方式,提供高质量、可信赖的内容。
这里有几个清晰的步骤,你可以照着做。
第一步:换个脑子,从想“关键词”变成想“用户会问什么问题”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
做GEO,你首先要忘掉那些零散的关键词,而是站在一个普通用户的角度,去思考他会用什么样的句子向AI提问。
具体怎么做?
- 找出你所在领域的核心问题。
比如,你是做户外装备的。那用户最可能问的问题是什么?- “徒步新手需要准备哪些装备?”
- “1000元以内的冲锋衣怎么选?”
- “GORE-TEX和自家研发的面料有什么区别?”
- 多用疑问词开头来构思内容。
AI最擅长回答“如何(How to)”、“什么(What)”、“为什么(Why)”、“最佳(Best)”这类问题。所以,你的内容标题和结构,最好也是围绕这些问题来展开的。 - 去用户聚集的地方找灵感。
去知乎、B站、或者一些专业论坛上看看,大家都在讨论什么,对什么感到困惑。那些高赞的提问和回答,就是你创作GEO内容的最好素材。
第二步:拿出写论文的态度来做内容,让AI觉得你很专业
AI在筛选信息时,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要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它不喜欢模棱两可、含糊其辞的内容。
所以,你的内容必须专业、可信。这就要提到谷歌内部的一个内容质量评估标准:E-E-A-T。
- Experience (经验): 你是不是真的用过、体验过这个东西?
- Expertise (专业): 你在这个领域是不是专家?
- Authoritativeness (权威): 你的信息来源、你的身份,在行业里有没有分量?
- Trustworthiness (可信): 你说的话靠不靠谱?
听起来很复杂,但操作起来很简单,就是用事实和数据说话。
- 如果你是评测博主:别光说“这款手机拍照很好”。你要放上你自己拍的样张,附上详细的拍摄参数(光圈、快门、ISO),最好还有在不同光线环境下的对比图。这样AI才会相信你的结论。
- 如果你是分享护肤经验:别只说“这个面霜很好用”。你要说明你是什么肤质,用了多长时间,皮肤有哪些具体改善(比如毛孔变小、泛红减轻),并且附上清晰的、无美颜的前后对比照片。
- 如果你是做知识科普:引用数据时,要注明来源,比如“根据《XX行业研究报告》显示……”。这能大大增加你内容的可信度。
而且,内容的结构要清晰。
多用标题、副标题、列表(比如1, 2, 3…)和项目符号。把一个复杂的问题,拆解成几个清晰的小点来回答。
这样做的好处是,AI机器人能很容易地读懂你的文章结构,抓住重点,方便它直接引用你的某一段作为答案。
第三步:给你的内容贴上“说明书”,让AI一眼看懂
除了内容本身,我们还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技术方法,帮助AI更好地理解我们的网页。
这里要介绍一个东西,叫结构化数据(Schema Markup)。
你不用懂代码,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种给网页内容“贴标签”的工具。通过这些标签,你可以明确告诉AI,你网页上的这一串数字是“价格”,那一段文字是“用户评价”,另一部分是“常见问题解答(FAQ)”。
举个例子:
你写了一篇菜谱。如果你用了结构化数据,就可以给“食材列表”、“烹饪步骤”、“烹饪时长”、“卡路里含量”这些信息都贴上相应的标签。
当用户问AI“番茄炒蛋怎么做”时,AI就能快速、准确地从你的网页里提取这些信息,并以一种很规整的格式呈现给用户。
很多网站后台或者插件都有简化这个操作的功能,并不需要你手动去写代码。
第四步:别只知道写文章,图片和视频也很重要
现在的AI不仅能理解文字,也能“看懂”图片和视频了。
一个内容丰富、包含多种形式的页面,更容易被AI判定为高质量内容。
具体怎么做?
- 图文并茂:在文章里插入高质量的图片、数据图表、对比表格。一张图表,往往比几百个字的说明更直观。
- 嵌入视频:如果某个操作步骤用文字很难说清楚,那就拍一个短视频嵌在文章里。比如,在“如何清洁咖啡机”的文章里,放一个实际操作的视频,效果会好很多。
多模态的内容不仅用户体验好,也能让AI觉得你的内容更全面、更值得信赖,从而增加它引用你内容的概率。
最后,有几个现实问题要注意
GEO是个好东西,但是做起来也要保持清醒。
- AI算法会变:AI平台会不断调整它的算法。可能今天它喜欢详尽的长文,明天就更偏爱简短的问答。所以,这不是一个一劳永逸的工作,你需要持续关注,并且灵活调整你的策略。
- 做的人会越来越多:现在大家都在抢这个新的流量入口,未来内容的竞争会很激烈。要想不被淹没,就要找到你真正擅长的细分领域,把内容做深、做精,建立起自己的专业壁垒。
总的来说,GEO的时代已经来了。它不是要取代SEO,而是SEO的补充和进化。
它的核心,就是从过去想办法“让用户搜到你”,转变为现在想办法**“让AI主动推荐你”**。
这件事,谁先开始做,谁就能先在这个新的信息渠道里占据一个好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