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公布2025旺季附加费,10月26日起分三阶段征收
亚马逊又公布了旺季附加费。这个每年都有,大家心里要有数。今年的收费从10月26号开始,一直到明年1月17号。而且,它还分了三个阶段来收。
第一阶段是从10月26号到11月22号。这个阶段,每个小包裹加收0.4美元。如果你的包裹需要额外处理,那就要多交8.25美元。大件包裹的附加费是90美元。最贵的是超重包裹,要多收485美元。
然后是第二阶段,这也是最贵的阶段。时间是从11月23号到12月27号。这段时间正好是黑五、网一和圣诞节,订单最多的时候。小包裹的附加费涨到0.6美元。额外处理费涨到10.8美元。大件包裹费是107美元。超重包裹费更是涨到了540美元。
过了12月27号,就进入第三阶段了。费用会降回到和第一阶段一样。

这对我们卖家意味着什么?很简单,成本又高了。所以你现在就得准备。第一步,把你所有的产品都过一遍。看看哪些是小包裹,哪些是大件。第二步,把这些附加费精确地算进你的成本里。第三步,根据新的成本,决定你的旺季售价要不要调整。如果不调整,你的利润就会变薄。
亚马逊推出跨站点Vine评论功能
亚马逊出了个新功能,叫跨站点Vine评论。这个功能对做多国市场的卖家很有用。以前,你在美国站做Vine测评,拿到的评论只能在美国站显示。如果你还做了欧洲站,那边的产品页面还是没有评论,得重新再做一次Vine。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这个新功能可以把评论同步。比如,你在美国站做了30个Vine评论。这些评论现在可以自动显示到你的英国站、德国站、日本站等其他站点。这样一来,你的新品在其他国家就不是从零开始了。
具体怎么用呢?其实很简单。第一,你选一个主推的站点。比如你觉得美国市场最大,用户评论也最积极。那你就把资源集中在美国站。第二,在美国站把Vine计划跑起来。等评论出来了,亚马逊系统会自动把这些评论同步到你其他已经开通的站点。文章里就举了例子。一个家居品牌,同时在美国和德国做Vine,最后在全球拿到了42条评论,转化率也高了20%。这个方法可以帮你更快地启动新市场。
亚马逊巴西站推出免仓储配送费活动
亚马逊在巴西市场搞了个大动作。他们在12月3号之前,免除了FBA的仓储费和配送费。这摆明了就是想跟当地的美客多和Shopee抢卖家。
但是,这个免费不是没有条件的。亚马逊要求卖家做到三件事。第一,要把至少3%的销售额拿出来投广告。第二,要把80%的商品品类都存进FBA仓库。第三,在11月之前,用FBA发货的商品数量要提高5%。
所以,这就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如果你正好想开发巴西市场,那现在加入FBA就很划算,可以省下一大笔物流费。但是,你也要准备好一笔广告预算,并且保证有足够的库存发到FBA。亚马逊想用免费的物流,换取卖家在广告和库存上的投入。
亚马逊在比利时投资超10亿欧元
亚马逊计划未来三年在比利时投资超过10亿欧元。这笔钱主要用来建基础设施,还有和当地公司合作。对比利时来说,这能增加就业。对我们卖家来说,这其实也是个好消息。
亚马逊在欧洲的物流网络会因为这个投资变得更强。比利时在欧洲的地理位置很好。在这里建更多的仓库和分拣中心,意味着整个欧洲的配送速度都会变快。你的包裹能更快送到买家手里,退货处理也可能更方便。虽然我们短期内感觉不到,但长期看,这对提升欧洲站的销售体验有帮助。
亚马逊FBA推出“部分退款”政策,覆盖美欧等六大国家站点
这个“部分退款”功能,我觉得很实用。现在已经在美国和欧洲五个国家上线了。它的作用是,当买家申请退货时,你可以选择退一部分钱给买家,但是买家不用把商品退回来。
以前我们很头疼。买家说商品有一点小问题,就要退货。我们同意退货吧,亏来回运费,东西退回来也可能卖不出去了。不同意吧,又怕买家给差评或者开A-to-Z。
现在有了这个功能,操作就灵活多了。具体怎么做呢?第一,在你的卖家后台设置里,找到这个“部分退款”选项并开启它。第二,你可以为不同的产品(ASIN)设置不同的退款比例。比如一个50美元的商品,你可以设置一个20%的退款选项,也就是10美元。当买家因为小瑕疵想退货时,系统就会提示他,可以不用退货,直接拿10美元的补偿。很多买家会愿意接受。这样你就省了运费损失,也避免了差评。
TikTok在印尼的运营许可获得恢复
之前TikTok在印尼的经营许可被暂停了。现在又恢复了。这件事的根本原因在于数据。印尼政府要求TikTok提供完整的用户活动数据。一开始TikTok没给全,所以就被暂停了。后来,TikTok把政府需要的数据都提交了。然后,许可就恢复了。这件事告诉我们,在哪个国家做生意,就得遵守哪个国家的规定。尤其是数据合规,这是底线。
TikTok计划扩展万圣节庆祝活动
TikTok现在很会搞活动。他们把万圣节变成了一个长达一个月的活动,叫“TikTokTober”。他们不只是让大家发发视频,而是想通过这个活动来带动销售。比如,他们会推一些热门标签,像#BookTok,让用户分享和万圣节有关的内容。而且,他们还鼓励用户去支持本地的小商家,比如卖蜡烛的,或者卖南瓜的。这样既能让平台内容更丰富,也能帮助平台上的小卖家卖出东西。
TikTok在英国测试购物功能“Trendy Beat”
这件事要特别注意。TikTok在英国测试一个叫“Trendy Beat”的新功能。这和我们熟悉的TikTok Shop不一样。以前的TikTok Shop,是我们卖家自己在上面开店卖货。
但是,“Trendy Beat”的商品,是TikTok自己采购、自己销售的。商品页面上会直接写着“由TikTok Shop销售”。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TikTok要自己下场当卖家了。它会利用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出什么东西好卖,然后自己去找供应链生产,再放到平台上来卖。这等于是从平台方变成了我们的直接竞争对手。
德国反垄断机构展开对Temu的调查,涉及价格管控问题
Temu在德国遇到麻烦了。德国的反垄断机构正在调查它。调查的重点是,Temu是不是强迫卖家在它的平台上卖最低价。也就是说,如果你在Temu上卖一个杯子是10欧元,那你在亚马逊或者自己的独立站上,就不能卖得比10欧元更便宜。如果调查结果是真的,那Temu就违反了德国的法律,因为这种行为限制了市场竞争。
Lazada越南站开征跨境包裹海关费
做Lazada越南站的卖家注意了。从10月16号开始,平台对每个跨境直邮包裹,都要额外收一笔10800越南盾的固定费用。这笔钱会在你的后台账单里,显示在运费那一项。虽然钱不多,但也是多出来的成本。你在给越南站的产品定价时,要把这笔费用算进去。
Lazada与韩国电商平台Gmarket达成合作,大规模引入韩国商品
Lazada和韩国的Gmarket合作了。现在Lazada上面开了一个“Gmarket旗舰店”。超过2000万种韩国商品可以直接在Lazada上买到,包括很多有名的韩国美妆品牌。这对Lazada平台是好事,商品更丰富了。但是,对于我们平台上卖同类产品的卖家来说,竞争就更大了。
Shopee新加坡海外仓调整费用结构
Shopee新加坡站调整了海外仓的费用。操作费和尾程配送费都变了。如果你在使用新加坡的海外仓,就需要去后台看一下最新的收费标准。然后根据新标准,重新计算你的物流成本,看看是否需要调整售价。
Shopee印尼与Vidio正式推出边看边买功能
Shopee在印尼搞了个新玩法。他们和当地一个叫Vidio的视频平台合作,推出了“边看边买”功能。用户在Vidio上看电视节目的时候,如果看到演员穿的衣服很好看,可以直接在视频上点击购买。整个过程不需要切换App。这种购物方式转化率会很高,因为它让用户看到就立刻能买。
Wildberries向本土卖家提供高达70%补贴
做俄罗斯市场的卖家最近可能感觉单量下降了。原因可能是俄罗斯最大的电商平台Wildberries在补贴本土卖家。补贴力度很大,最高能到70%。这样一来,俄罗斯本土卖家的商品价格就比我们跨境卖家的低很多。文章里说,有些品类的搜索结果,前面好几页几乎全是本土店铺。这对我们来说很不公平。
Ozon将向外部渠道开放其履约体系
俄罗斯另一个平台Ozon,开始开放自己的物流服务了。他们推出了“Ozon物流”。不管你是不是在Ozon上开店,哪怕你是自己做独立站的,都可以使用Ozon的物流来发货。你的顾客可以选择在Ozon的自提点取货,或者让Ozon的快递员送货上门。Ozon只收物流费,不收销售佣金。
美客多成立B2B业务部门,已在拉美五国上线
拉美电商平台美客多,现在开始做B2B业务了。他们成立了一个新部门,叫“美客多商业”。目标客户是企业和政府机构。他们想利用自己在拉美的品牌和物流优势,去做企业采购的生意。
Adobe:2025美假日季网购额增5.3%
Adobe预测,今年美国假日季的线上销售额会达到2534亿美元,比去年增长5.3%。这个增长率还不错。报告里有两个信息很重要。第一,超过一半的销售额会来自手机下单。所以,你的产品页面在手机上看起来一定要方便。第二,有三分之一的消费者会用AI来帮助购物。这意味着,我们的产品标题和描述,可能需要写得更清晰,让AI更容易读懂和推荐。
韩国汽配电商渗透率突破33%
韩国的汽车配件市场是一个好机会。韩国有2600多万辆汽车,而且车龄普遍比较老,所以维修配件的需求很大。更重要的是,有三分之一的汽车配件是在网上卖出去的。Coupang是最大的销售渠道。如果你是做汽配的,可以关注一下韩国市场,比如工具、内外饰、汽车电子这些品类。
尼日利亚推出300美元免税门槛新政
尼日利亚调整了跨境包裹的免税政策。以前的免税额度很低,大概只有242元人民币。现在,直接提高到了300美元。也就是说,尼日利亚的消费者从国外买东西,只要价值不超过300美元,就不用交关税。这对我们开发非洲市场的卖家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