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找信息的方式变了。
以前是打开搜索网站,输入关键词,然后在一堆链接里自己找答案。
现在,你可以直接问AI,它会给你一个整理好的答案。比如你想知道“周末去哪玩人少景美”,AI会直接告诉你几个地方,还附上理由和规划。我们获取信息变得更直接了。
这种变化带来了一个新东西,叫 GEO(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中文意思是 生成式引擎优化。
GEO的目标,就是让AI在回答问题时,能发现、理解并用上你的内容。它不再是抢搜索结果的第一页排名,而是争取被AI直接引用,成为答案的一部分。这就像你的观点被一个知识渊博的专家直接采纳了。
这篇文章会说清楚GEO到底是什么,以及我们具体该怎么做。

GEO和SEO,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你可能很熟悉SEO(搜索引擎优化)。那GEO和它有什么关系?
这么说吧。
SEO 就像是应试考试。你研究“关键词”,调整网站技术,增加外部链接,目标就是让自己的网站在搜索结果里排在前面。
GEO 更像是写一篇严谨的论文。你不仅要让读者(用户)看懂,还要让评审(AI)觉得你的内容结构清晰、论据可靠,值得在它自己的报告里引用。
它们的核心区别在这里:
- 目标不同:SEO想要的是网站排名。GEO想要的是内容被AI采纳和引用。
- 内容要求不同:SEO内容常常围绕关键词来写。GEO的内容需要有清晰的结构、明确的观点和可靠的信息来源,方便AI抓取和理解。
- 衡量标准不同:SEO看的是排名、点击率。GEO看的是你的品牌或内容,在AI生成的答案里出现了多少次。
而且,GEO不是要代替SEO。
你可以把SEO看作是打地基。网站打开速度快、在手机上浏览体验好、网站结构清晰,这些都是基础。地基打好了,GEO这座楼才能盖得稳。
怎么让AI“看上”你的内容?
想让AI在生成亿万条答案时能引用你的内容,你得知道它是怎么“思考”的。AI筛选信息时,主要看重这几点。
第一,权威和可信。
AI喜欢引用那些信得过的来源。它会问自己:这个网站是谁办的?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他专业吗?文章里的数据有没有链接到官方报告或权威网站?
举个例子。如果你写一篇关于维生素C效果的文章,只是说“维生素C很好”,AI可能不会理你。但是,如果你写“根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2021年发布的一项研究,每天摄入200毫克维生素C,可以将感冒的持续时间缩短8% [cite: hypothetical study]”,并且链接了这篇研究报告,AI就会认为你的内容很可信。
第二,结构清晰。
AI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地“阅读”,它是在“解析”你的内容结构。所以,清晰的结构很重要。
一篇文章要有明确的大标题(H1)、小标题(H2、H3)。要点要用项目符号或者数字列表标出来。这样AI才能快速看懂你的文章在讲什么,重点在哪里。
比如,你要写一个“电饭煲蛋糕制作教程”。
一个不好的结构是,把所有文字都堆在一个段落里。
一个好的结构是:
- H1: 零失败电饭煲蛋糕教程
- H2: 准备材料
- 面粉:80克
- 鸡蛋:4个
- 牛奶:50毫升
- H2: 操作步骤
- 分离蛋清和蛋黄。
- 将蛋黄、牛奶和面粉搅拌均匀。
- 打发蛋清至硬性发泡。
这样的结构,AI一眼就能看明白,并且很容易提取其中的步骤来回答用户的问题。
第三,覆盖相关话题。
不要只盯着一个关键词。你要去想,用户问了一个问题之后,可能还会关心哪些相关的问题。
举个例子,用户在了解“如何理财入门”。他除了想知道“买什么理财产品”,可能还想知道“理财和存钱的区别是什么?”“常见的理财误区有哪些?”“如何设置理财目标?”。
如果你的文章能把这些相关问题都覆盖到,形成一个完整的话题网络,AI就会认为你在这个领域很专业,更愿意引用你的内容。
第四,有原创观点和经验。
网上的信息太多了,AI讨厌千篇一律的、复制粘贴的内容。它在寻找那些提供了独特见解或真实经验的内容。
不要只是说“XX相机拍照效果很好”。这太空泛了。
你可以这样写:“我用XX相机拍了一年,主要用来拍风景和人像。我总结了它的3个优点:1. 对焦快,适合拍运动中的孩子;2. 色彩直出好看,基本不用后期;3. 电池续航不错,能拍一天。但它也有2个缺点:1. 屏幕不能翻转,自拍不方便;2. 价格偏高。”
这种包含了第一人称经验和具体细节的内容,是AI很喜欢引用的。
具体怎么一步步做GEO?
好了,理论说完了,现在我们来看看具体的操作步骤。
第一步:找用户会问的问题,而不是搜关键词
思维要转变。不要再去用关键词规划工具找那些搜索量大的词。你要去想,你的目标用户会用什么样的日常语言去问AI问题。
怎么找这些问题?
- 直接思考:比如你是一个健身教练,你的用户可能会问:“上班族每天坐着,怎么练才能缓解腰痛?”或者“产后肚子上的肉怎么减比较快?”这些都是很具体的问题。
- 去AI那里找灵感:你可以主动去问AI。比如你在AI对话框里输入你的核心主题“手冲咖啡入门”,然后看它生成的答案里,都提到了哪些子问题,引用了哪些网站。这样你就能直接看到AI喜欢什么样的内容。
- 看社区和论坛:去看看相关主题的论坛、社交媒体小组,用户都在讨论什么,有什么疑问。这些都是最真实的需求。
第二步:按照AI的喜好来写内容
动笔之前,心里就要想着,你的文章既要给人看,也要给AI看。
- 开头就给答案:文章的开头部分,直接把核心问题的答案清晰地说出来。比如文章标题是“如何清洗白色帆布鞋”,第一段就直接写出最关键的步骤。这部分内容最容易被AI抓取为答案摘要。
- 多用问答格式:可以在文章里专门设置一个FAQ(常见问题解答)的版块,直接模拟用户提问的方式,然后给出解答。
- 用好数据和图表:如果你在写一篇分析两款手机的文章,与其用大段文字描述性能,不如直接放一个清晰的性能对比表格。AI更喜欢引用这种结构化的数据。
- 标明信息来源:当你的内容引用了数据、报告或者专家观点时,一定要在文中注明来源,如果可以,最好附上链接。这能大大增加你内容的可信度。
第三步:优化网站的技术基础
内容再好,如果网站本身有问题,AI也进不来。
- 用Schema标记:这是一种技术语言,可以给你的内容“贴标签”。比如,用它来告诉AI“这是一个菜谱”、“这是一个产品评价”或者“这是一个问答”。这能帮助AI更准确地理解你网页上的信息。
- 基础SEO不能丢:网站的加载速度要快,在手机上要能正常、方便地浏览。网站的导航和链接结构要清晰,不能让AI爬虫在你的网站里“迷路”。这些基础工作非常重要。
- 做好内部链接:把主题相关的文章用链接互相连接起来。比如,你在讲“拿铁咖啡”的文章里,可以链接到你写的另一篇关于“卡布奇诺”的文章。这样可以告诉AI,你的网站在“咖啡”这个大主题上,有很多专业的内容。
第四步:让更多地方提到你
GEO优化的范围不只在你的网站上。
- 全网都要有声音:AI抓取信息是从整个互联网来的,包括社交媒体、新闻网站、论坛、百科等等。你要确保你的品牌、你的内容在这些地方被正面地讨论和提及。
- 内容形式要多样化:不要只写文章。可以把一篇文章的核心内容,再制作成一个短视频、一张信息图或者一段音频。当用户问“怎么换吉他弦”时,一个直观的教学视频,可能比一篇文章更容易被AI推荐。
总而言之,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正在改变。与其为流量焦虑,不如去适应这个新的规则。
GEO不是什么神秘的技术,它的核心,就是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如何做出对人和对AI都有用的好内容。它要求你的内容更真实、更可信、结构更清晰。从长期来看,这对创作者和用户都是一件好事。
现在开始了解和实践GEO,不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