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更多人
做好电商出海!

绕过禁令,拿下Tokopedia,然后呢?TikTok在印尼的戏还没完

罚款原因:未及时报告Tokopedia收购案

TikTok被罚款了。

罚了150亿印尼盾。换算一下,大概是90万美金。是印尼的商业竞争监管委员会,一个叫KPPU的机构罚的。

这个罚款的原因,很有意思。不是因为TikTok收购Tokopedia这件事本身有什么垄断问题。也不是说这笔交易损害了市场。

原因很简单,就是一个手续上的错。TikTok买完公司,没有在规定时间里去跟监管部门报告。

我给你解释一下这个规定是怎么回事。

印尼的法律是这样的。任何公司,如果你收购了另一家公司的大部分股份,那么在交易正式完成之后,你必须在30个工作日之内,主动去KPPU那里报告。你需要提交一大堆文件,告诉他们你做了这笔交易。这就像你买了套房子,办完过户手续,得赶紧去物业登记,一个道理。

TikTok收购Tokopedia这事儿,是在2024年1月31号正式生效的。

按照30个工作日的规定来算,TikTok最晚也得在2024年3月中旬左右,把所有文件交上去。

但是,他们没有。负责这次收购的新加坡公司,把这事儿给拖延了。

这就让人觉得有点想不通。

你想想看,TikTok是字节跳动旗下的。字节跳动是什么规模的公司?全球顶级的科技巨头。养着一个庞大的法务团队和合规团队,里面全是精英律师。他们的工作,就是专门处理这种跟法律法规打交道的事情。

结果,这么重要的一个收购案,居然会犯“忘了交作业”这种低级错误?这听起来就像一个专业赛车手,因为在停车场倒车撞了墙一样,有点离谱。

所以,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猜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就是真的出了岔子。比如公司内部沟通不顺畅,或者负责这件事的团队真的疏忽了。但是对于一个流程这么严谨的大公司来说,这种可能性其实很小。

第二种可能,就比较耐人寻味了。这可能是印尼监管部门的一次“敲打”。你看,这笔交易是年初的事,都过去好几个月了,为什么现在才翻出来说?时机就很微妙。这更像是一种表态,一种警告。KPPU通过这次罚款,好像在对TikTok说:“别以为你花钱买了本地公司,就能高枕无忧了。我们还在盯着你,你的一举一动都得按我们的规矩来。”

而且,这90万美金的罚款,对字节跳动来说,真的不算什么大钱。但是,这个罚款的象征意义,比钱本身重要得多。它是一个清晰的信号。这个信号不仅是给TikTok看的,也是给所有想在印尼做生意的外国公司看的。意思就是:欢迎你来投资,但这里的游戏规则,由我们来定。你必须百分之百遵守,哪怕是一个程序上的小细节,也不能出错。

TikTok在印尼电商的“过山车”时间线

要彻底搞懂这次罚款,光看罚款本身是不够的。你得把时间线拉长,看看TikTok这几年在印尼,都经历了些什么。那剧情,真的跟坐过山车一样,起起伏伏。

第一阶段:顺利进入,野蛮生长

2017年,TikTok刚进入印尼市场。那时候,它就是一个纯粹的短视频娱乐App。印尼的年轻人特别喜欢。大家在上面拍各种对口型、跳舞的视频,还有各种搞笑段子。几年时间,TikTok就积累了海量的用户。这个庞大的用户基础,是它后来做电商的本钱。

第二阶段:电商上线,大杀四方

到了2021年,TikTok觉得时机成熟了。它在印尼上线了TikTok Shop。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直播带货。

这个模式是怎么运作的呢?很简单。

比如你是一个印尼用户,正在TikTok上刷视频。上一个视频可能是一个搞笑宠物,下一个视频,就可能是一个主播在卖口红。那个主播会直接把各种色号的口红涂在自己嘴上,给你看效果。你觉得这个颜色不错,想买。你都不需要退出TikTok,直接点视频下面的那个“小黄车”图标,就能下单付款。

整个过程非常流畅。从看到商品,到产生兴趣,再到完成购买,都在一个App里解决了。

这种模式的威力太大了。

首先,它不需要花钱去外面买流量。因为看视频的人,本身就是潜在的消费者。其次,直播的形式很直观,主播的展示和讲解,很容易刺激你冲动消费。

所以,TikTok Shop一上线,生意就爆火。它直接改变了很多印尼人的购物习惯。

第三阶段:触动蛋糕,遭遇封禁

但是,TikTok Shop的火爆,也带来了一个大问题。它严重冲击了印尼本土的商业。

你想想看,以前印尼人买东西,要么去线下的实体店、小摊贩,要么就去Tokopedia、Shopee这些传统的电商平台。现在,很多人都跑去TikTok上买东西了。那些小商家和传统电商平台的生意,自然就受到了影响。

印尼政府注意到了这个情况。他们收到了很多来自中小企业的抱怨。于是,政府开始介入。

2023年9月,印尼政府出台了一个关键的法规,叫《2023年第31号贸易部长条例》。

这个条例里有一条核心规定,直接命中了TikTok Shop的要害。规定说:社交媒体平台,禁止直接从事商品交易活动。

这话什么意思?

它的意思是,你TikTok作为一个社交平台,你的本职工作是做内容,是连接人。你可以发视频,可以直播,甚至可以给商品打广告。但是,你不能在自己的App里,直接搭建一个商城,让用户完成买卖。

如果你想做电商,可以。你必须把电商业务独立出来,去申请一个单独的电商牌照,用另一个独立的体系来运营。

印尼政府的逻辑是,不能让一个公司,既掌握了巨大的舆论流量入口,又控制了商品交易的渠道。他们认为这样对市场竞争不公平,会挤压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

所以,根据这个新规定,2023年10月4号,TikTok Shop在印尼被正式关停。

第四阶段:曲线救国,重返市场

被关停之后,TikTok当然不甘心。印尼是东南亚最大的市场,用户又多又年轻,谁也不想放弃。

但是规定就在那里,怎么办呢?直接硬碰硬肯定不行。

于是,TikTok想出了一个非常聪明的办法,可以说是“曲线救国”。

这个办法就是:收购。

既然我自己不能直接做电商,那我就买下一家有合法电商牌照的本地公司,不就行了?

他们的目标,就是印尼本土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Tokopedia。

2024年1月,TikTok宣布,斥资8.4亿美金,收购了Tokopedia公司75.01%的股份,成为了它的控股大股东。

这个操作是这样实现业务合规的:

第一步:TikTok的身份是社交媒体,根据规定,它不能做交易。

第二步:Tokopedia的身份是合法的电商平台,它可以做交易。

第三步:TikTok收购Tokopedia后,把自己的电商团队和Tokopedia合并。

现在,整个流程变成了这样:用户还是在TikTok上看直播,看短视频。当他想买东西,点击那个小黄车的时候,后台处理订单、支付、物流的系统,已经变成了Tokopedia的系统。

简单来说,TikTok变成了前端的流量入口,负责吸引顾客、展示商品。而Tokopedia变成了后端的交易平台,负责完成订单。

这样一来,社交和电商在法律层面就完全分开了。TikTok巧妙地绕过了之前的禁令,成功地让自己的电商业务,以一种新的形式,重返印尼市场。

现在你再回过头来看这次的罚款事件。

它就发生在这个“曲线救国”成功之后。这感觉就像是印尼监管部门的一个后续动作。它在告诉TikTok:你的新玩法我们认可了,你回来了。但是,别忘了这里的规矩。每一个细节,比如按时提交报告这种事,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你只要有一点没做到位,我们就会出手。

这150亿印尼盾的罚单,与其说是惩罚,不如说是一次严肃的提醒。提醒TikTok,也提醒所有外来者,在印尼这片土地上做生意,必须时刻保持对本地规则的敬畏。

赞(0)
本站内容来源于用户上传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点这里联系)删除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073980.com/125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