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获取信息的方式变了。
以前是打开搜索引擎,输入几个词,然后在一堆链接里自己找答案。现在,很多人会直接问 AI,然后 AI 会把答案整理好直接给你。
这个变化带来了一个新东西,叫 GEO,全称是生成式引擎优化 (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
你别觉得这个词复杂。简单说,GEO 就是让你写的内容,能被 AI 看懂、喜欢,并且在回答用户问题时,优先引用你的内容。
过去的 SEO 是做给搜索引擎的“机器人”看的。 GEO 则是做给 AI 大模型看的。目标变了,方法也要跟着变。
这篇文章就是一份 GEO 操作指南。没有虚的理论,只有你能跟着做的具体步骤。

第一部分:先换个脑子,从想“关键词”到想“对话”
动手之前,你得先转变一下思路。
传统 SEO 的核心是 关键词。你想用户会搜什么词,然后把这个词塞进标题和文章里。
但是,GEO 的核心是对话。你要想象一个用户正在和 AI 聊天。用户问了一个问题,AI 需要找到最合适的答案来回答他。你的内容,就要努力成为那个“最合适的答案”。
所以,你的文章不能只是关键词的集合。它必须能完整地回答一个问题,甚至预测并回答用户可能继续追问的问题。
举个例子。
- 旧的 SEO 思路:用户要搜“厦门旅游攻略”。我的标题就写《厦门旅游攻略》,文章里反复提这个词。
- 新的 GEO 思路:用户可能会问 AI,“我准备花 3 天去厦门,第一次去,想玩得轻松点,该怎么安排?”
为了回答好这个问题,你的文章需要提供一个完整的方案。
它应该包括:
- 一个详细的 3 日行程安排。
- 每天的交通建议,比如景点之间坐地铁还是打车。
- 每个地方有什么特色小吃,哪家店不错。
- 预算大概是多少,花在哪些地方。
- 可能会踩的坑,比如哪些景点需要提前预约。
你看,GEO 要求你的内容更深入,更像一个真人专家在提供咨询。
第二部分:五个核心操作方法
思路换过来了,我们开始讲具体怎么做。下面这五个方法是基础。
AI 在组织答案时,很看重信息的来源是否可靠。它不想胡说八道。所以,它会优先选择那些看起来专业、可信的内容。
E-E-A-T 是谷歌用来评判内容质量的一个标准,它对 GEO 同样关键。
- E – Experience (经验)
这指的是你内容里有没有体现出真实体验。AI 自己没有体验,所以它会特别看重这个。- 怎么做: 比如你评测一个吸尘器。别只抄官方参数。你要放上你自己拍的、在家里各个角落(比如沙发底、地毯上)使用的照片和视频。你要写出它实际的吸力怎么样,噪音大不大,清理尘盒方不方便。你甚至可以写“我用的时候发现头发容易缠在滚轮上,但用附送的小工具清理起来还挺快”。这种细节就是真实经验。
- E – Expertise (专业)
这指的是作者是不是这个领域的专家。- 怎么做: 如果你是注册营养师,就在文章或网站的作者介绍里明确写出来,甚至可以附上你的证书编号。如果你是个有 10 年经验的程序员,就写明你的从业经历。这能直接增加 AI 对你内容的信任度。
- A – Authoritativeness (权威)
这指的是你的网站或品牌,在行业里有没有地位。- 怎么做: 这需要长期积累。比如,你写的关于数码产品的文章,被“少数派”或者“爱范儿”这样的知名科技媒体引用和推荐了。那你的权威性就提高了。AI 会通过这些外部链接来判断你的行业地位。
- T – Trustworthiness (可信)
这指的是你的网站本身是不是让人放心。- 怎么做:
- 要有清晰的联系方式。比如电话、邮箱、公司地址。
- 要有“关于我们”页面,介绍你是谁,你是做什么的。
- 引用数据时要给出处。比如你写“根据《2023年中国咖啡市场报告》”,就要把报告的链接附上。
- 网站必须用 HTTPS 加密。浏览器地址栏开头是把小锁的那个。
- 怎么做:
操作清单:
- 写文章时,把自己当成用户,问问自己:这篇文章解决了我的所有疑问吗?细节够不够多?
- 在网站上做一个“作者简介”或“关于我们”的页面,把你的专业背景写清楚。
- 引用别人的数据或观点,记得加上原文链接。
结构化数据,听起来技术。但它的作用很简单:就是用一种 AI 能秒懂的格式,给你文章里的关键信息贴上“标签”。
这就像你拿到一本书,它有目录、章节标题。你不用读完全书,就知道它大概讲了什么。结构化数据就是给 AI 看的“目录”。
举个例子,你写了一篇“可乐鸡翅”的菜谱。
- 没有结构化数据:AI 看到的是一堆汉字。它需要自己去分析哪是食材,哪是步骤。
- 用了结构化数据:你可以给信息贴上标签,AI 一眼就能看懂:
- 菜肴名称: 可乐鸡翅
- 准备时间: 10分钟
- 烹饪时间: 25分钟
- 主要食材: 鸡翅, 可乐, 姜
- 评分: 4.9 星
当用户问 AI “找个半小时能搞定的鸡翅做法”,AI 就能很快从数据库里找到你的菜谱,因为它通过标签已经知道了“烹饪时间是25分钟”。
操作清单:
- 先确定你的内容是什么类型。是文章?是产品介绍?是菜谱?还是一个问答页面?
- 用工具来添加这些标签。你不需要自己写代码。如果用 WordPress 建站,可以装一个叫 Rank Math 的插件,它能帮你很方便地设置。
- 重点关注问答 (FAQ) 类型的标签。如果你文章里有一问一答的部分,一定要用 FAQ 标签标出来。AI 生成答案时,很喜欢直接用这种格式。
前面说了,GEO 的核心是对话。所以,你的内容最好就是以“问答”的形式组织的。
你要像个客服一样,提前想好用户可能会问什么,然后在文章里直接把答案写出来。
一个好的文章结构应该是:
- 大标题 (H1):回答用户的核心问题。
- 小标题 (H2, H3):回答与核心问题相关的子问题。
而且,写的时候要用正常的、口语化的语言。因为用户就是这么跟 AI 提问的。
怎么找到用户会问什么问题?
- 用搜索引擎:你在百度或谷歌搜索框里输入一个词,比如“电饭煲”,看下拉框里自动出现了什么。比如“电饭煲怎么选”“电饭煲内胆材质”“电饭煲可以做什么菜”。这些都是大家常问的。
- 看“相关搜索”:搜索结果页面的最下方,通常有一块“相关搜索”或“大家还在搜”。这也是问题的来源。
- 去问答平台:去知乎这样的地方,搜你的主题,看点赞和回答最多的问题是什么。
- 看用户评论:如果你卖产品,就去看电商平台的评论区,特别是“问大家”模块。里面全是用户的真实问题。
操作清单:
- 专门为你最重要的产品或服务,创建一个详细的 FAQ (常见问题解答) 页面。
- 写文章时,多用问句来做小标题。比如这篇文章,每个部分的小标题都在回答一个问题。
- 用大家平时说话的方式来写作。别用太多专业术语和书面语。
一个乱七八糟的页面,人和 AI 都不喜欢看。所以,内容的清晰度很重要。
怎么做到清晰?
- 用好标题层级: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 H1 标题,就是主标题。下面的大段落用 H2,H2 下面的小段落用 H3。这样文章就有了一个清晰的骨架。AI 可以通过这个骨架快速了解文章结构。
- 段落要短。没人喜欢看一大坨字挤在一起。三五行就分一段。
- 多用列表。要点用项目符号(·)或数字(1, 2, 3)列出来,一目了然。
- 把关键词加粗。这样读者能快速抓住重点。
- 做好内部链接。在一篇文章里,如果提到另一个相关概念,就给它一个链接,指向你网站里解释那个概念的另一篇文章。
举个例子:你在写一篇关于“如何选购咖啡豆”的文章。当提到“手冲壶”时,你就可以给“手冲壶”三个字加上链接,指向你之前写的另一篇《新手手冲壶入门指南》。
这么做有两个好处:
- 用户可以方便地了解更多信息。
- AI 会发现你的网站在这个主题上有很多相关的、深入的内容,形成了一个知识网络。这会提升 AI 对你网站专业性的评价。
操作清单:
- 动笔前,先列个提纲,把 H1, H2, H3 标题都想好。
- 写完后,自己从头到尾读一遍,把大段文字拆分,把要点做成列表。
- 定期检查你的文章,把相关的文章用链接串联起来。
这是最重要,也最需要时间的一步。你要让你的品牌,在 AI 的“知识库”里,成为一个明确的“东西”,也就是 “实体” (Entity)。
比如,“可口可乐”就是一个实体。当人们问起可乐,AI 知道它是一个饮料品牌,历史悠久,总部在美国。
你也需要让你的品牌成为一个实体。当 AI 认定你是在某个领域的专家实体时,它在回答相关问题时,就会更愿意引用你的观点。
怎么做?
- 信息要统一。你的品牌名、公司地址、联系电话,在你的官网、社交媒体、地图APP、行业网站上,必须完全一样。一个字都不能错。
- 争取权威收录。如果你的品牌能有一个百度百科或维基百科的词条,这是一个强烈的信号,证明你是一个被公认的实体。
- 获得外部认可。被行业里的权威媒体报道,或者被知名博主在文章里提到,都能帮你建立实体认知。
- 关联所有平台。在你的官网上,要放上你的微博、微信公众号、B站等平台的链接。反过来,在这些平台上,也要有指向你官网的链接。这能帮助 AI 把这些分散的信息点串联起来,形成对你品牌的完整认知。
操作清单:
- 检查一下你品牌在网上所有的公开信息,确保它们完全一致。
- 如果你符合标准,就去创建一个百度百科词条。
- 多和行业内的其他网站或博主互动、合作。
最后总结一下
GEO 听起来新,但它的核心没变,就是 做出对人有用的好内容。
它只是把评判标准,从过去那种有点机械化的“关键词密度”,拉回到了更接近真人判断的“内容质量”和“可信度”上。
所以,你不用焦虑。你只需要比以前更用心地去创作内容。
- 想得更深一点,去预测用户的所有问题。
- 写得更真诚一点,分享你的真实经验。
- 做得更清晰一点,让信息更容易被理解。
从现在开始,用这些方法去检查和优化你的内容。当别人还在研究怎么堆砌关键词时,你已经在为下一个信息时代做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