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发现了,以前做SEO(搜索引擎优化)的那套方法,现在好像没那么管用了。
流量上不去,也不知道该怎么写内容了。
这不是你的问题。
原因是搜索的方式变了。现在是 GEO (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 的时代。
GEO 就是生成式引擎优化。
以前我们做优化的目标,是让自己的网页排在搜索结果的前面。
现在AI可以直接生成答案,比如Google的AI Overviews,或者其他AI对话工具。
GEO的目标,就是让AI在生成这些答案的时候,直接用你的内容。
也就是说,不是让用户在一堆链接里找到你,而是让AI把你的观点、你的数据,直接呈现给用户。
这篇指南会拆解GEO的整个流程,告诉你具体怎么操作。

Part 1:GEO 和 SEO 有什么不一样?
首先要明白,GEO不是要取代SEO。
你可以把GEO看作是SEO的下一步。
SEO是基础。你得先做好SEO,保证AI能找到你的网站,能看懂你的内容。
但是,GEO的要求更高。
我们直接看个对比,会更清楚:
对比维度 | SEO (搜索引擎优化) | GEO (生成-式引擎优化) |
为谁优化 | 为Google、Bing这种传统搜索引擎。 | 为能直接生成答案的AI模型。 |
用户看到什么 | 一个排好序的链接列表。 | 一段AI总结好的、直接的答案。 |
优化的重点 | 关键词、外链、网站技术。 | 用户到底想干嘛、内容质量、专业度、可信度。 |
怎么算成功 | 网站排名靠前,很多人点击。 | 你的内容被AI直接引用,品牌名字出现在AI答案里。 |
用户的动作 | 点击不同链接,自己找答案。 | 直接看AI给的答案,可能不点任何链接了。 |
核心变化就是:用户想要直接的答案,不想再看一堆链接自己总结了。
所以,我们的优化思路也要跟着变。
Part 2:AI 喜欢什么样的内容?
想让AI用你的内容,你得知道它选内容的基本逻辑。
AI像一个信息整合员,它有几个明确的偏好。
1. AI关心的是“用户意图”,不只是“关键词”
以前做SEO,我们总在研究关键词。
但是AI想得更深一层。它会分析用户搜这个词 背后到底想解决什么问题。
举个例子。
一个用户搜索 “新手怎么选跑鞋”。
- 以前的SEO思路:文章里要多出现“跑鞋”、“新手跑鞋”、“跑鞋推荐”这些词。
- 现在的GEO思路:AI会去找那些真正解决了 “新手” 痛点的内容。比如,文章里有没有讲到:
- 新手需要缓冲好的鞋来保护膝盖。
- 怎么根据脚型(内翻、外翻)来选。
- 刚开始跑,预算不高,有哪些性价比高的选择。
- 不同路面(跑步机、公路)该穿什么鞋。
所以,你的内容不能只堆关键词。
你要预测用户可能遇到的所有问题,然后一次性把这些问题都说清楚。
2. 内容的专业、权威、可信度 (E-E-A-T) 很重要
AI要对它生成的答案负责。
所以,它会优先选择那些看起来最靠谱的信息来源。
这就是 E-E-A-T 原则,它包括四个方面:
- 经验 (Experience): 你是不是真的用过、经历过你写的东西?比如,你写一篇手机测评,文章里应该有你自己拍的照片,说说你用了几天后的真实感受。而不是纯粹复制官网参数。
- 专业 (Expertise): 你是不是这个领域的行家?比如,一个有十年经验的健身教练写的减肥文章,就比一个普通爱好者写的更有分量。你可以在文章作者简介里写明你的专业背景。
- 权威 (Authoritativeness): 行业里其他人认不认可你?比如,你的文章有没有被其他知名网站、大学或者行业报告引用。
- 可信 (Trustworthiness): 你的网站安全吗?信息准确吗?有没有明确的联系方式?这些都能增加网站的可信度。
3. AI喜欢对话式的、自然的语言
AI是用对话的方式跟人交流的。
所以,它也喜欢那些读起来像在跟人聊天,而不是写给机器看的内容。
怎么做呢?
- 多用问答格式:把文章的小标题直接设置成用户会问的问题。比如,写一篇关于咖啡的文章,可以用“喝咖啡真的能提神吗?”、“每天喝多少咖啡比较好?”作为标题。AI很容易直接抓取这种问答来用。
- 说话直接点:想象一下你在给朋友解释一件事,用最简单、最直接的话说清楚。避免用那些复杂、拗口的词。
4. 给内容打上“标签”(结构化数据)
结构化数据 (Structured Data),你可以把它理解为给内容打上“标签”,专门给机器看的。
这样AI就能毫不费力地看懂你网页上每个元素是什么意思。
举个例子,你写了一篇红烧肉的菜谱。
你可以用结构化数据给AI标明:
- “猪五花肉:500克” 这是 原料。
- “烹饪时长:60分钟” 这是 时间。
- “用户评分:4.8分” 这是 评分。
加了这些标签,AI就能精准地提取信息。比如当用户问“红烧肉要炖多久”,AI可以直接从你的内容里找到“60分钟”这个答案。
Part 3:GEO具体操作步骤
好了,理论说完了,我们直接看具体怎么一步步操作。
第一步:搞清楚用户到底想问什么
这一步是基础,别再只盯着一两个关键词了。
你要去挖掘用户围绕一个主题,会问出的所有问题。
操作方法:
- 用工具:去 AnswerThePublic 或者 AlsoAsked 这样的网站。输入一个核心词,比如“失眠”,它会生成一张图,告诉你用户还会搜“失眠吃什么”、“失眠怎么办快速入睡”、“失眠和咖啡因的关系”等等。这些都是你写内容的绝佳素材。
- 逛论坛和社交媒体:去知乎、豆瓣、小红书这些地方,直接看真实用户是怎么提问的。他们的用词、他们的苦恼,比关键词工具给出的数据更生动。比如在母婴论坛,你能看到很多关于“宝宝辅食”的具体问题,像是“宝宝第一口辅食吃什么”、“辅食工具怎么选”等等。
- 看对手:搜一下你的核心问题,看看AI生成的答案里引用了谁的内容。然后去分析那篇文章,看它回答了哪些问题,文章结构是怎么安排的。
第二步:写AI和人都喜欢看的内容
内容是核心。你需要系统地去规划你的内容。
操作方法:
- 先写一篇“大全文章”:针对一个大的主题,比如“理财入门”,写一篇内容全面、深入的长文章。把新手可能遇到的所有问题,比如“为什么要理财”、“理财和存钱的区别”、“有哪些低风险的理财方式”等等,都在这篇文章里讲清楚。这篇文章是你这个主题的中心。
- 再写一堆“细分文章”:围绕这篇“大全文章”,再写很多篇更具体的短文。比如,可以单独写一篇“如何挑选基金”,或者一篇“国债怎么买”。然后,在这些细分文章里,都加上指向你那篇“理财入门”大全文章的链接。
- 这样做的好处是,AI会认为你在这个领域很专业,内容覆盖很全面,形成了一个话题网络。
- 优化文章结构和排版:
- 把最重要的结论写在最前面。AI和人一样,都没耐心。
- 用好小标题。让文章结构清晰,一目了然。
- 多用列表。比如写步骤的时候,用“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或者用项目符号。这样信息点很清晰。
- 重点内容加粗显示。方便AI和读者快速抓到重点。
第三步:给网站做技术调整
好的内容也需要好的技术支持,方便AI来读取。
操作方法:
- 安装结构化数据:这是GEO里一个很重要的技术活。你可以使用工具(比如Google的结构化数据标记助手)或者请技术人员帮忙,给你的文章加上前面提到的Schema“标签”。比如,文章就用Article标签,问答内容就用FAQPage标签。
- 让网站速度变快:如果你的网站打开要等很久,AI和用户都会直接走掉。你可以用Google的PageSpeed Insights工具检测一下你的网站速度,根据提示做优化。
- 保证手机上也能正常看:现在大部分人都是用手机看内容。确保你的网站在手机上排版不会乱,图片能正常显示。
第四步:让AI和用户都觉得你很靠谱
你要通过各种方式,证明你的内容是可信的。
操作方法:
- 写清楚作者是谁:在文章旁边或结尾,放上作者的简介。比如“作者:李明,国家二级营养师,拥有10年从业经验”。附上他的社交账号链接更好。
- 引用权威信息源:写文章时,如果引用了数据或研究,要给出原始链接。比如,你写到某个健康数据,可以链接到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报告页面。这能增加你文章的可信度。
- 让别人提到你:如果你的内容质量高,自然会有其他网站引用或推荐。来自其他专业网站的链接,是提升权威性的好方法。
- 展示真实的用户评价:如果你是卖产品或服务的,把真实的用户评价、案例放出来。这些内容也能被AI捕捉到,作为你可信度的证明。
第五步:跟踪效果,持续修改
GEO不是做一次就完事了。你需要持续观察效果,然后调整。
操作方法:
- 观察AI的答案:经常去搜你的核心问题,看看AI生成的答案里有没有提到你的品牌,或者引用你的内容。这是一个新的、比排名更重要的衡量指标。
- 分析后台数据:如果发现某一页经常被AI引用,就去网站后台看看这一页的数据。比如用户在这页待了多久,是不是看了这页就走了。如果停留时间很短,说明你的内容可能还不够好,需要修改。
- 定期更新内容:信息总是在变化的。定期回去看看你以前写的文章,把过时的信息改掉,补充一些新的内容。AI喜欢新鲜的信息。
GEO听起来好像很复杂,但核心思想很简单:别再只想着怎么应付算法排名了,开始真正地为用户解决问题。
当你把重心放在提供高质量、可信、清晰易懂的内容上时,不仅用户会喜欢你,AI也会。这事没有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