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现在查东西,AI 经常直接给你一个总结好的答案?这个答案不是 AI 自己想出来的。
它是从很多网页内容里学习、总结出来的。
GEO(生成式引擎优化),就是要让 AI 在生成答案的时候,优先用你的内容。
说白了,就是让 AI 帮你“推荐”你的东西。
这跟 SEO(搜索引擎优化)不一样。
SEO 的目标,是让用户在搜索结果列表里,点击你的网站链接。
GEO 的目标,是让你的内容直接成为答案的一部分。
用户可能根本不需要点击任何链接,就能看到你的信息。
这很重要。因为以后大家会越来越依赖 AI 直接给答案。如果 AI 不引用你,你就等于不存在。这篇文章就是一份学习路线图。告诉你从零开始,怎么一步步学明白 GEO。里面没有虚的理论,都是具体要做的事。

第一阶段:新手入门,先把基本功练好
刚开始,别想太多复杂的技术。
先把 GEO 是怎么回事搞清楚,学几招马上能用的。
第一步:搞懂 GEO 是什么
你得知道它的工作原理。
AI 像个学生,整个互联网是它的图书馆。
它通过阅读图书馆里的书(也就是网页内容),来学习知识。
你的任务,就是把你的内容写成一本高质量、重点突出的“教科书”。
这样 AI 在回答问题时,就会优先参考你的这本“书”。
而且,GEO 不是要淘汰 SEO。
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一个网站的 SEO 基础好,做 GEO 会更顺手。
比如网站打开速度快、结构清晰,这些对 SEO 和 GEO 都有好处。
第二步:学习基础优化方法
这些方法不难,核心就是好好做内容。
- 写点有真材实料的东西。
AI 会判断你的内容是否专业、可信。这个标准叫 E-E-A-T。
听起来复杂,其实就是四个点:- 经验 (Experience): 你真的用过、做过这件事吗?写出你的真实经历。
- 专业 (Expertise): 你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吗?展示你的专业知识。
- 权威 (Authoritativeness): 别人认可你吗?有没有行业背书?
- 可信 (Trustworthiness): 你说的话靠谱吗?信息来源清楚吗?
由一个有多年临床经验的医生来写,就会比一个随便在网上找资料的人写的内容,更容易被 AI 信任。 - 让你的文章结构清晰。
AI 不喜欢读长篇大论、没有重点的文字。
你要用清晰的结构帮它“划重点”。- 用好标题。比如用 H1 作为主标题,H2 作为大段落标题,H3 作为小节标题。
- 多用列表。像我现在这样,用项目符号或者数字列表,把要点一条条列出来。
- 该用表格就用表格。对比产品参数时,表格比文字更清楚。
- 像聊天一样写作。
你要想,用户会怎么问 AI?
然后,你就直接回答那个问题。
比如,文章标题可以直接写成《新手买相机,预算 3000 块怎么选?》,而不是《入门级摄影器材选购策略》。
前者更像一个真实的问题,AI 更容易把它和用户的提问对应起来。
第二阶段:进阶实战,动手做出效果
懂了基础之后,就要开始系统地操作了。
这个阶段,你要更深一步,从“AI 的视角”考虑问题。
第一步:研究用户会问什么
GEO 的核心,是提前预判用户的提问(Prompt),然后准备好答案。
- 从问题出发来构思内容。
先别想自己要写什么,先想用户会搜什么。
可以用一些工具,或者直接去论坛、社交媒体上看大家都在讨论什么问题。
比如,你想写一篇关于“健身”的内容。
你可以进一步细化成:- 《上班族没时间去健身房,在家怎么锻炼?》
- 《只做有氧运动能减肥吗?还是要加上力量训练?》
- 《健身后肌肉酸痛是好事还是坏事?》
这些都是非常具体的问题,你的内容就是为这些问题量身定制的答案。
- 经常去和 AI “聊天”。
把你这个行业最常见的问题,拿去问现在主流的 AI,比如文心一言、豆包。
仔细看它生成的答案。- 它引用了哪些网站的内容?
- 这些网站的内容有什么共同点?
- 它的答案是怎么组织的?
这是最直接的学习和模仿方式。
第二步:学一点简单的技术
你不需要成为程序员,但懂一点技术能让效果好很多。
- 用好“结构化数据”。
这东西听起来很技术,但原理很简单。
它就像是给你的内容贴上一个“标签”,告诉 AI 这是什么。
比如,你写了一篇菜谱,你可以用结构化数据告诉 AI:“嘿,这部分是配料表,那部分是制作步骤,这里是烹饪时间。”
这样 AI 就能准确地提取信息。
最常见的几种“标签”包括:- FAQ (常见问题): 把文章的一部分标记为 Q&A 形式。
- How-to (操作指南): 标记出一步步的操作流程。
- Article (文章): 标记出作者、发布日期等信息。
有很多在线工具可以帮你自动生成这些代码,你只需要复制粘贴到你的网站后台。
第三步:让 AI 觉得你很靠谱
AI 生成答案时,会特别小心,因为它怕说错话。
所以,它倾向于引用那些看起来很权威、很可信的来源。
- 引用别人的权威内容。
在你的文章里,如果提到了数据或者某个结论,最好能说明来源。
比如,“根据《2024 年中国咖啡行业报告》显示……”,然后给出一个链接。这会增加你内容的可信度。 - 多写自己的亲身经验。
分享一个你自己的成功案例,或者一个失败的教训。
这种包含真实经验和细节的内容,是 AI 自己编不出来的,所以它会觉得很有价值。 - 在更多地方发声。
除了你自己的网站,也可以去知乎、行业论坛等地方,用同样的品牌或作者名,发布专业内容。
当 AI 在很多靠谱的地方都看到你的名字时,它就会慢慢建立对你的“信任”。
第三阶段:成为专家,从整体上规划
到了这个阶段,你就不再是只盯着一篇文章怎么写了。
你需要从更高的层面,去制定策略和衡量效果。
第一步:学会怎么衡量 GEO 的效果
做 GEO 和做 SEO 不一样,不能只看网站来了多少流量。
因为用户可能看了 AI 的答案就走了,根本没点进你的网站。
那要看什么呢?
- 看“引用率”和“提及率”。
你要定期检查,当用户问相关问题时,AI 的答案里有没有提到你的品牌,或者直接引用你的内容。
怎么检查?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手动测试。
准备一个问题列表,每周去不同的 AI 平台问一遍,然后用表格记录下来结果。
虽然有点笨,但是很有效。
当然,现在也开始出现一些专门的 GEO 监控工具,可以帮你自动完成这个过程。
第二步:把 GEO 和其他工作结合起来
GEO 不是一个孤立的工作,它应该融入你整个营销体系。
- GEO 离不开 SEO。
继续做好 SEO 的基础工作,这能保证你的网站能被 AI 顺利地“阅读”。 - 内容创作要先想 GEO。
在策划一篇新内容时,第一个问题就应该是:“这篇文章能回答用户的什么具体问题?它有潜力被 AI 引用吗?” - 利用媒体报道。
如果你的品牌能被一些知名的网络媒体报道,这对 GEO 有很大帮助。
因为 AI 通常认为这些媒体是权威信源。当权威媒体提到你,AI 对你的信任度就会提升。
第三步:保持学习,跟上变化
AI 技术发展很快,GEO 的玩法也在变。
- 关注多媒体内容。
以后 AI 不仅能理解文字,还能理解图片和视频。
你要开始思考,怎么优化你的图片,让 AI 知道图片里是什么。怎么给你的视频加上清晰的说明,让 AI 能看懂。 - 持续关注行业动态。
多看看行业里的最新报告和案例分析,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
这个领域还很新,大家都在摸索,保持学习的姿态很重要。
总的来说,从 SEO 到 GEO,核心思路变了。
过去,我们是想办法在搜索结果里“卡位”。
现在,我们是想办法为用户提供“答案”。
这件事现在做,时机正好。
因为大部分人还没反应过来,或者还在观望。
你先动手,就先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