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住基本盘
深圳那几天,天天下雨,又湿又闷,但跨境电商节的展馆里,那个人啊,乌央乌央的,多到让你觉得空气都不够用。说实话,这阵仗,我心里是有点五味杂陈的。前几个月,尤其是四五月份,关税那事儿闹得,整个圈子跟历劫一样,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现在局势稍微缓和了点,你看,所有人又马上像打了鸡血一样冲出来找机会。
我在展会里瞎逛,碰上一个从中山来的大哥,做那种有点复古调调的家具。他递给我根烟,聊了起来,那口音一听就亲切。他说他们厂子以前主要做国内,外贸也做,但就是没怎么碰过跨境电商这种“新潮”玩意儿。现在不一样了,平台都在喊着让大件商品出海,他也就被推着来这儿看看,能不能跟我们这些卖家搭上线。

“前阵子美国那边搞关税战,吓死人,”他猛吸一口烟,眉头皱得跟核桃似的,“我们直接就停了,一个柜子都不敢发。现在好了点,赶紧联系之前的老客户,货又慢慢走起来了。” 我太懂他这种感觉了。美国市场,说白了,就是个又爱又恨的地方。它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利润空间也确实诱人,谁不想啃这块肥肉?像这位大哥的公司,美国业务占了三成多,这要是丢了,等于断了一条腿。
我自己的情况也差不多,我是做亚马逊的。四月中下旬到五月那段时间,我后台的美国订单,直接清零!是真的一个都没有!那种感觉,就像你辛苦种了一年的地,眼看要收成了,一场冰雹给你全砸烂了。关税高到离谱,卖一件亏一件,我只能含着泪把链接一个个下架。现在好不容易缓过来了,货是重新发出去了,但心里那根弦,谁敢松啊?
所以现在大家见面的口头禅都变了,不再是“你这个月爆了多少单?”,而是“你还好吗?”。所有人的核心思路,就一个字:稳。稳住美国这个基本盘,别让它再崩了。我们现在跟物流商、跟平台经理,那联系叫一个频繁,就怕再出什么幺蛾子,得随时准备好Plan B、Plan C。
五月份的兵荒马乱(物流视角) |
问题核心 |
卖家状态 |
物流商应对 |
最终目的 |
拓展新市场
这次风波,说实话,把所有人都给打醒了。以前大伙儿都一窝蜂地往美国市场挤,觉得那儿是应许之地,现在呢?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里,这句老话,是用真金白银的亏损给我们这些卖家重新上了一堂血淋淋的课。
所以,在想方设法稳住美国阵地的同时,几乎所有人都在干同一件事——开拓新市场!这已经不是锦上添花的选择题了,这是生死存亡的必答题。
我听一个同行的卖家朋友说,他公司在关税战最猛的时候,几乎就停摆了,员工都不知道该干嘛。那次之后,老板下了死命令,必须马上开拓新航线。“我们现在就把目光瞄准了中东和欧洲,”他说,“这些地方有钱,消费力强,而且电商渗透率还在爬坡,简直就是几年前的美国市场,大有可为!”
这股浪潮里,中国的电商平台们反应最快,简直就是带头冲锋。
这次展会上,TikTok的人就在那儿卖力地宣传墨西哥站。我听了一耳朵,那个叫李文元的经理说得我都有点心动。你想想,墨西哥1.3亿人,TikTok的月活用户就有8300万,差不多三分之二的人都在刷!而且人口巨年轻,消费欲望爆棚。他们才刚进去没多久,已经有不少商家一天能干出上万单了。这是什么概念?简直就是一片流量蓝海,等着我们去捞。
还有Temu那家伙,就跟开了挂一样,在拉美市场横冲直撞。哥伦比亚、巴西,这些我们以前觉得挺遥远的地方,它硬生生干到了电商平台的第二名,仅次于当地的老牌巨头。它那套极致性价比的打法,在这些新兴市场里,简直是降维打击。
新技术助力
光有新市场还不行,你怎么进去?怎么玩得转?语言不通,文化不懂,市场不熟,这些都是要命的问题。这时候,新武器就得登场了,说的就是物流和AI这些新技术。
中国的物流企业现在也跟着平台和我们这些卖家一起出海了。听京东国际物流的朋友吹牛,说他们跟Temu、TikTok这些当红炸子鸡都有深度合作,是人家核心的海外仓客户。最让我震惊的是,他说:“我们现在在中东迪拜搞了两个海外仓,还在做本地配送。以后你在迪拜街头,可能真能看到穿着红衣服的京东小哥给你送快递了。” 我当时听了,心里就一个感觉:牛!国内已经“卷”到没边了,但把国内这套成熟的基建和服务能力,复制到海外去,那想象空间可就太大了。
而比物流更让我兴奋的,是AI。
AI这玩意儿,以前觉得玄乎,现在是真香。我旁边展位一个做创意家居的,他们老板直接跟我说:“我现在要求设计师,出任何新品,都必须先用AI跑几百张效果图。” 针对欧洲市场的简约风,针对中东市场的奢华风,AI咔咔几分钟就给你生成一堆,设计师再从里面挑最有感觉的去深化。这效率,比以前人工画稿快了何止十倍?这让我们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的速度,直接坐上了火箭。
AI工具的应用,已经渗透到每一个毛孔了。
- 广告投放:有家公司做的AI投放工具,现场演示,能帮你智能分析数据,把广告预算花在刀刃上。一年收个三四万服务费,但帮你省下来的广告费,可能远不止这个数。这账谁都会算。
- 内容创作:最神的还是视频翻译。你要开拓个捷克市场、波兰市场,这些小语种怎么办?以前得花大价钱请人配音,还不一定地道。现在好了,AI工具能直接把你的英文介绍视频,一键转换成当地语言,连口型都能给你对上!这在以前,简直想都不敢想。这一下子就把我们进入小众市场的门槛,给踩到了地底下。
所以说,虽然前路还是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有了这些新市场、新工具,我们这些打不死的跨境人,心里总归是又多了几分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