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账号运营:成本思维—— 时间比设备钱更贵
搞TikTok,你得先算明白一笔账。你最大的成本不是买手机,而是你的时间。很多人就是在这里想不通,最后白忙活一场。
先说设备。我建议你别在手机上省钱。你直接去买个二手的苹果8就行,现在很便宜。或者用苹果7以上的型号也可以。我自己的号就是用苹果8在运营,用起来很顺畅,不耽误事。但是,你如果用安卓手机,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小问题。比如系统卡顿、软件闪退。你光是处理这些问题,就要花掉很多时间。而且网络也很重要。你一定要用独享节点,别用那种很多人一起用的共享节点。共享节点的IP地址会变来变去,今天在日本,明天在美国。平台系统会觉得你的账号不正常,很可能会限制你的流量。你把设备和网络这些基础的东西弄好,才能专心去做内容。

然后是账号。你得多准备几个账号。有的号能做起来,有的不行。不行的号要及时放弃,别在上面浪费时间。什么时候该放弃一个号?我给你三个我自己的判断标准。第一种情况,你确定你的IP地址和视频内容都没问题,但是你连续发了5个视频,每个视频的播放量都没超过400。这种号基本就废了,权重太低,可以直接放弃。第二种情况,你的视频播放量本来有几万,突然一下掉到只有几十或者几百。而且这种情况持续了5天以上,也没好转。这个号也该放弃了,很可能是被系统重点“关照”了。第三种情况,就是不管你发什么类型的视频,播放量都稳定在400左右,上不去也下不来。这大概率说明你的账号内容方向太乱了,标签被打乱了。你不如重新注册一个新号,从一开始就只做一个垂直领域的内容,效率更高。
还有一点,很多人做事喜欢等。总想等所有东西都准备好了再开始。比如账号好不容易有了点流量,他会想,等我把独立站做得再漂亮一点再挂链接卖货。选品的时候也一样,纠结是做杂货铺还是只卖一个品类,犹豫不决。其实真没必要。用户都是在手机上刷视频,你的网站只要能下单就行,没那么多人会仔细看你的装修。流量来了,你第一时间就用Shopify之类的工具开个店,先把流量接住。选品也是,你别想那么多。先找一个你能搞定的小品类开始卖,把注册、剪辑、上传、发货整个流程跑通一遍。这比你天天在脑子里想一个完美的计划要重要得多。你只有真的去做了,才能发现问题,才能进步。
二、爆款产品:内容思维—— 视频是核心,爆款靠 “巧劲”
你要明白,TikTok首先是一个短视频平台。你的产品能不能卖出去,主要就看你的视频能不能火。一个视频火了,就能把你的产品带火。
一个爆款视频能带来的流量是很持久的。通常来说,一个视频爆了,它的热度能持续半个月左右。而且,如果你的视频正好用了一个当时很火的背景音乐,或者参加了一个热门的挑战活动,那流量甚至能持续一两个月。因为这些音乐和标签本身就会不断带来新的用户。你去看那些做得好的账号,你会发现,真正能带来源源不断订单的,其实就是那么几个爆款视频。所以,我们运营账号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想办法,不停地做出新的爆款视频。
对于刚开始做的人,我建议你别一上来就自己拍原创视频。你可以先从“二次原创”开始。说的直白点,就是去搬运别人的视频,然后自己重新剪辑一下。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自己拍视频的成本太高了。你要想好拍什么,写好脚本,准备好道具,还要拍摄和后期剪辑。这里面花的时间和钱,新手一般都扛不住。而且,我们和国外用户的文化、喜好差很多。你费了半天劲拍出来的视频,他们可能根本get不到笑点,没人看。你先去做搬运和混剪,通过这个过程,你可以快速熟悉平台的规则,也能知道国外的用户到底喜欢看什么样的内容。等你把这些都摸熟了,账号也做起来了,再考虑自己拍原创视频也不迟。先解决生存问题,再谈发展。
三、长线赚钱:沉淀思维——潮水退去,精准粉丝才是底气
做流量生意,不能只看眼前。今天这个视频火了,你赚了点钱。那明天呢?平台的流量红利不会一直有。等潮水退了,你得确保自己有东西能留下来。想长期稳定地赚钱,就得有沉淀的思路。
首先,你的账号定位一定要垂直。我看到很多人做杂货铺,今天卖厨房用品,明天卖宠物玩具,后天又卖汽车摆件。他觉得这样能卖的东西多,其实是错的。你想想,一个用户因为你卖的锅铲关注了你,另一个用户因为你卖的猫爬架关注了你。结果你第二天发了一个汽车挂件的视频,这两个人会怎么样?他们会直接划走。这样一来,你视频的完播率就很差,账号的权重也会受影响。但是,如果你只卖户外露营装备,那关注你的就全都是对这个领域感兴趣的人。他们对你的内容容忍度更高,信任感也更强。你再卖这个领域的东西,转化率自然就高了。所以,类目要做得越细分越好,粉丝越精准,你的账号才越值钱。
除了积累精准的粉丝,你还要做好另外几件事。第一,让你的账号形成自己的风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设”。比如,你的视频封面、标题、文案都用统一的样式。时间长了,用户一看到这种风格的视频,就知道是你。第二,不要只在TikTok这一个平台玩。你要想办法把TikTok的粉丝,引导到你的其他社交媒体上,比如Instagram、Facebook,或者你的独立站。这样就算TikTok账号出了问题,你的粉丝也不会全部丢掉。第三,要多和粉丝互动。有人评论你的视频,你要尽量去回复。可以定期搞一些小活动,回馈粉丝。让他们觉得你是一个真实的人,而不是一个只会发广告的机器。这些东西,才是你未来能持续赚钱的保障。
四、创新打法:底层思维——基础不牢,再“新”也没用
很多人总喜欢到处找新玩法、新工具。但他们忘了,所有的新方法,都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之上。地基都没打好,就想盖高楼,是不现实的。
所以,你得先把TikTok的基础知识都学会。什么是基础知识?比如平台的推荐机制是怎么回事,怎么给视频打标签,视频剪辑的基本操作,等等。你把这些都弄明白了,才能去想怎么优化。创新不是凭空想出来的,是你把整个流程都跑通了之后,发现某个环节可以做得更好,或者某个问题可以用一个新方法解决。如果你连最基本的东西都还没搞懂,别人跟你讲什么高阶的变现玩法,你根本听不明白。就算听懂了,你也用不了。
我推荐你用一个方法来整理你学到的知识,就是画思维导图。你可以把TikTok运营的整个流程画成一棵大树。比如,“账号准备”是一个主干,“内容制作”是另一个主干。然后,每个主干上又分出很多树枝,比如“账号准备”下面可以分出“注册”、“环境设置”、“网络”等树枝。每个树枝上再长出树叶,就是具体的知识点。你把这个框架搭起来之后,以后每学到一个新东西,或者遇到一个新问题,你都知道该把它放到哪个位置。这样,你的知识体系就是完整的、有条理的。基础扎实了,你才能看出来哪些地方可以改进,创新才会有方向。
五、知识更新:学习思维——自学能力,是运营的“护城河”
TikTok这个平台,规则和玩法变得很快。今天的热门玩法,可能下个月就没人用了。所以,你必须保持学习。一套方法用到底是不可能的。
那该怎么学呢?首先,要向懂的人请教。遇到自己搞不懂的问题,别一个人硬扛着。去找那些有实际经验、已经拿到结果的人问一下。可能人家的一句话,就能帮你省掉好几天瞎琢磨的时间。愿意帮你解答问题的人,你要珍惜。
其次,你不能只学TikTok本身的东西。你做的是TikTok跨境电商,这是一个复合项目。你需要学习“TikTok”和“跨境”两个领域的知识。TikTok这块,你要学平台规则、内容技巧、变现方法。跨境这块,你要学怎么建独立站、怎么选品、怎么收款、怎么找物流。除此之外,你最好还能多了解一些直播、网红营销、广告投放的知识。这些东西,都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帮到你。比如,我现在主要是做免费流量,但我也会去学广告投放的知识。因为我知道,当我的免费流量遇到瓶颈的时候,付费流量可能就是那个能帮我突破的工具。你懂的东西越多,你赚钱的天花板就越高。
六、规模裂变:圈子思维——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
我可以很确定地告诉你,现在想把TikTok做大,靠一个人单打独斗是不可能的。你自己一个人,信息来源有限,资源也有限,玩法更新肯定跟不上别人。你想把规模做大,就必须得找人交流,进入一个圈子。
一个好的圈子,不是用来闲聊的。它的核心价值是“信息互换”和“资源互补”。这是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你很擅长做视频内容,另一个人很会选品,还有一个人手上有靠谱的货源。你们三个人一交流,互相分享自己的优势,一个项目可能就做起来了。在好的圈子里,你能第一时间知道平台最新的政策是什么,最近哪个品类的产品好卖,又出了什么好用的新工具。很多能赚大钱的玩法,都不是一个人关在屋子里想出来的,都是在圈子里聊天聊出来的。
但是,你想进入一个好的圈子,你自己首先得有价值。你要想想,你能给别人带来什么?就算你是个新手,但你执行力很强,愿意把你踩过的坑分享出来,让别人少走弯路,这也是一种价值。只有平等的交换,关系才能长久。同时,你也要学会分辨圈子的好坏。那种天天只发广告、吹牛逼,从来不分享干货的群,你就赶紧退了,那是在浪费你的时间。
七、项目落地:执行思维—— 有方法,更要“动手做”
最后这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别光想,要去做。我见过太多的人,收藏了一大堆干货文章,关注了几十个讲TikTok的博主。结果呢?他连一个账号都还没注册。光看是没用的。
做TikTok,从来不是比谁知道得多,而是比谁做得多。机会总是留给那些行动快的人。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一个小白,看完一篇文章觉得有道理,二话不说,当天就去注册账号、找素材、学剪辑、上架产品。可能第一个月做得很笨拙,问题很多,但是他坚持下来了,很快就把整个流程跑通了,开始出单赚钱了。而那些收藏文章的人,可能还在继续收藏。
理论说得再好,方法再对,如果你不去动手操作,钱永远不会自己跑到你的口袋里。其实,做TikTok跨境这件事,光有方法还不够,你还得有一些能帮你落地的资源。比如,出海必备的网络工具,运营手机需要的“白卡”,还有一些能帮新人快速起步的政策扶持,像是0粉丝开通店铺橱窗,直播间给流量(这个主要在东南亚,我们合作的MCN机构可以提供)。有时候,我们还能对接一些本土小店资源和某些品类的工厂货源。我把这些实战的方法和能用的资源分享出来,就是希望大家能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少走点弯路。如果你觉得今天我说的这些对你有帮助,或者你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看到了都会回复。咱们一起,把这件事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