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禁令三度延后
这事儿吧,简直就是一部没完没了的连续剧。特朗普这老哥,一上来就把刀架在了TikTok脖子上,然后……又一次次地把刀拿开那么一小会儿。1月20号说延75天,行,大家伙儿都松了口气,以为能喘喘了,抓紧时间跟山姆大叔那边再聊聊,看看能不能找个两全其美的法子。结果呢?到了4月,眼看就要到期了,好家伙,又给你续上75天。
所有人都以为这回总该有个了断了吧?6月中旬,又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再给你续上90天,拖到9月17号。
你问我啥感觉?折磨。纯粹的折磨。这根本不是什么“宝贵的缓冲时间”,这就是在悬崖边上反复横跳,让你心一直吊着,上不去也下不来。对于我们这些在平台上吃饭的卖家来说,这几个月的心情,简直比过山车还刺激。今天看着销量不错,明天就可能收到禁令延期的消息,你根本没法做长期规划。备货?备多少是个头?投广告?万一刚投进去钱平台就没了,找谁说理去?这种不确定性,才是最要命的。这已经不是商业问题了,这是政治在拿我们的饭碗当筹码。

TikTok电商团队制定100%增长目标
就在这禁令的风口浪尖上,TikTok电商团队那边干了件什么事?他们年初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2025年整体增长100%。
你没看错,就是翻一倍。
更离谱的是美国市场,增速目标直接干到了200%!
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第一反应是:这帮人是疯了吗?还是说,他们手里有我们不知道的底牌?一边是悬而未决的禁令大刀,一边是打了鸡血似的增长目标。这简直就是一场豪赌。
但你静下心来琢磨琢磨,又觉得这事儿没那么简单。美国市场是什么?是全球最大的广告金主和零售市场。2024年,TikTok Shop在美国才跑了一年,日均GMV就快摸到2000万美元了,这成绩,快赶上他们在印尼苦心经营三年的结果了。这么大一块肥肉,谁愿意吐出来?所以,这个看似疯狂的目标,其实是在向外界、向华尔街、也向我们这些卖家释放一个强烈的信号:**我们不会放弃美国市场,我们还要在这里玩命地干!**这是一种姿态,一种破釜沉舟的决心。他们赌的就是,只要我的商业价值足够大,大到你没法忽视,禁令这把刀就总有落不下来的一天。
TikTok Shop发布“PEAKS出海经营方法论”
为了让大家伙儿能跟着他们一起“疯”,TikTok Shop官方也算是操碎了心。2月份,一套名为“PEAKS出海经营方法论”的东西就出炉了。听着挺高大上,又是英文缩写,又是“方法论”的。说白了,就是告诉你现在在TikTok上,该怎么玩才能赚到钱。
我给你们掰扯掰扯,整了个表格,比看他们那些官话文件清楚多了:
“PEAKS”核心要点 | 官方说法(听听就好) | 我的大白话翻译(这才是重点) |
P – 高品质商品 (Premium Product) | 严选优质商品,优化展示,把控质量,店铺装修,参与活动,搜索优化。 | 别再卖那些一眼假的地摊货了!现在平台要品质感。你的产品图片、描述、店铺门面都得搞得像个样。不然,流量给你也接不住。 |
E – 商家内容加速 (Engaging Content) | 加大优质短视频产出,结合卖点与流行元素,制作创意内容,布局自播。 | 天天发产品图的时代过去了。你得拍短视频,得搞直播。得学着讲故事,追热点,把东西说得天花乱坠,让老外看了就想买。人设,懂吗? |
A – 营销放大 (Activities & Advertising) | 全面参与平台营销活动,利用GMV Max等智能广告工具提升效率。 | 别抠门了。平台的各种活动,什么超品日、品牌精选,能报就报。广告也得投,现在都搞智能化投放了,虽然有点黑匣子,但总比你瞎投强。 |
K – 达人内容扩量 (KOL Collaboration) | 新商建联达人,老商强化合作,精细化运营。 | 找网红带货!这是最快起量的路子。不管是大网红还是小博主,都去联系。别等着网红来找你,自己主动出击,寄样品、谈合作,把网撒出去。 |
S – 用户体验提升 (Service Guarantee) | 关注店铺体验分、账号健康分,提升商品、物流、售后服务质量。 | 服务是根本。你的店铺分低了,平台就不给你流量。发货速度、退换货政策、客服回复态度……这些细节决定你能走多远。别赚了点钱就飘了。 |
说白了,TikTok就是在逼着所有卖家从“草莽时代”往“正规军”转型。玩法越来越复杂,门槛也越来越高。
TikTok Shop美国站发布税务合规要求,违规店铺或遭永久封停
如果说“PEAKS方法论”是胡萝卜,那3月份出台的税务新规,就是实打实的大棒。
这一下,可真是打在了所有卖家的七寸上。新规的核心就一条:1099-K税务表格的发放门槛,从以前的年销售额2万美元,直接降到了5000美元!
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只要你一年在TikTok Shop美国站上卖了超过5000美金的东西,你就跑不掉了,必须得向美国国税局(IRS)报税。以前很多个人卖家、小团队还能打打擦边球,现在这条路基本被堵死了。
想继续玩?行。个人卖家,你得有美国社保号(SSN);公司卖家,你得有美国公司EIN税号。没有?那对不起,24%的销售款先给你扣下,最严重的,直接永久封店。
这一招,比禁令还狠。禁令是悬在天上的刀,而税务合规,是直接伸到你口袋里来掏钱的手。这标志着TikTok Shop美国站的野蛮生长期彻底结束,合规化成了所有卖家的必修课,也是生死线。
TikTok Shop新增德意法、巴西及日本站点
就在美国市场风雨飘摇的时候,TikTok的全球扩张步伐可一点没停。这叫什么?东边不亮西边亮。
3月底,德国、意大利、法国三个欧洲大站同时开放。算上之前的英国、西班牙、爱尔兰,欧洲市场已经连成一片了。
5月,大军挥师南下,巴西站上线,正式敲开了南美的大门。
6月底,日本站也开售了。
数数看,现在全球已经有17个站点了。这棋盘,铺得是真大。对我们卖家来说,这当然是好事。美国市场卷不动了,或者说风险太高了,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把目光投向欧洲,投向日本,投向巴西?这些新兴市场,虽然体量暂时不如美国,但竞争也小,说不定就是下一片蓝海。这就是全球化布局给我们带来的机会。
受关税影响,TikTok Shop美国周GMV下跌近1亿美元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就在TikTok高喊着200%增长的时候,一盆冷水浇了下来。
随着中美毛衣战的升级,特朗普政府取消了那个对我们跨境电商来说如同命根子一样的政策——价值800美元以下的小额包裹免关税。
这政策一没,影响立竿见影。第三方数据显示,TikTok Shop在美国的周GMV,从3月底的接近3亿美元,一路下滑到4月中旬的不到2亿美元。一周就蒸发了将近1亿美元,触目惊心。
以前我们能和Shein、Temu一样在美国卖得风生水起,靠的是什么?很大程度上就是靠这个免税政策,让我们在价格上有了巨大优势。现在这个优势没了,我们的成本陡增,要么自己承担亏损,要么涨价。涨价?消费者可不一定买账。这一下,真是被釜底抽薪了。
TikTok Shop美国部门业务调整引发多轮裁员
外部压力山大,内部也开始动荡。2025年上半年,TikTok Shop美国部门上演了一出裁员连续剧。
4月、5月、6月、7月……几乎每个月都有裁员的消息传出来。从负责平台安全的团队,到西雅图的员工,再到电商运营中心,一轮接一轮地“优化”。
最有意思的一个细节是,裁掉了一些美国本地员工,换上了一批有中国背景的管理人员。这背后的意图很明显:他们想把国内抖音电商那套被验证过是成功的打法,原封不动地复制到美国去。但这事儿,哪有那么容易?文化差异、用户习惯、监管环境……哪一个都不是能简单复制的。这种激进的“换血”,反而可能加剧了内部的混乱和水土不服。
爱尔兰数据保护委员会对TikTok开出5.3亿欧元天价罚单
美国那边是政治和关税问题,欧洲这边也没闲着。5月份,爱尔兰数据保护委员会(DPC)一纸罚单下来,直接罚了TikTok 5.3亿欧元!
理由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数据安全。欧盟认为TikTok没能证明,把欧洲用户的数据传到中国是安全的,不符合他们那个变态严格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
虽然TikTok嘴上说着不服,要上诉,还搬出了所谓的“三叶草计划”(Project Clover)来证明自己有在做数据本地化。但这更像是一个信号:全球范围内,对TikTok数据安全的审查和压力,只会越来越大。这已经不是钱的问题了,这是信任的问题。
TikTok Shop发布GMV Max智能广告解决方案
在这一片混乱之中,TikTok还在不断地“进化”自己的系统。6月开始,他们对广告系统动了刀。
以前我们可以自己手动设置广告,想怎么投、投给谁,自己说了算。现在,不行了。6月25号开始,新店铺全面下线手动广告功能;7月15号,所有老店铺也必须强制切换到一种叫“GMV Max”的智能模式。
说白了,就是以后你别自己瞎琢磨了,把钱给平台,让平台的算法帮你投。好处是可能更省心,效率更高;坏处是,你失去了控制权,广告投放成了一个“黑匣子”,效果好坏,你只能信赖平台的算法。这是平台在收紧控制权,想把广告这块的钱,更牢地抓在自己手里。
TikTok Shop升级品牌托管模式,覆盖八国市场
在一系列坏消息之后,总算来了点儿阳间的。6月底,TikTok Shop升级了他们的“品牌托管”模式,并且一口气开放到了美、英、法、德、意、西、日、墨八个国家。
这个模式,说白了就是“保姆式”服务。你如果是工厂,有好的产品但不会做品牌,他们帮你;你如果是国内的成熟品牌,想出海但不懂本地化,他们也帮你。从账号建设、达人对接,到仓储物流、客服,他们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
这对于很多卖家来说,是个**“轻装出海”**的好机会。在当前这种复杂多变的环境下,自己单打独斗,风险太高,试错成本也太高。把专业的事交给平台去做,自己专注于产品,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尤其对服饰、运动这种需要内容和品牌故事的行业来说,这模式简直是量身定做。
总的来看,2025年的TikTok,就是在冰与火之歌里挣扎前行。一边是禁令、罚款、关税、裁员的冰冷现实,一边又是全球扩张、模式创新、目标远大的火热野心。对于我们这些置身其中的卖家来说,这注定是充满挑战,也充满机遇的一年。风大浪急,能不能活下来,甚至活得更好,就看各自的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