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的,买的,收的,自己起的,可以合作的,朋友帮忙的……
这摊子事儿,说起来还真有点像仓鼠囤粮,只不过我们囤的不是瓜子,是账号。
手里攥着三位数的垂直类目账号,这感觉,怎么说呢,就像是给自己的生意上了好几道保险。大的小的,零零散散,粉丝量从几千到几十万的都有,铺开来也是个不小的阵仗。
这玩意儿有啥用?

用处大了去了。不说别的,就单说我们想测试一个新产品,市场反应到底怎么样?直接扔钱给平台买量?那太糙了。我现在直接在自己的账号矩阵里挑几个调性最符合的,发几条内容试试水。粉丝是不是我们想要的精准客户群体,他们看完视频后的真实反馈是啥,评论区里是骂还是夸,这些一手的数据,比任何市场调研报告都来得真实、带劲。
而且,你还能通过这个过程,摸清楚平台的“脾气”。同一款产品,A素材和B素材,系统给的流量支持可能天差地别。为什么?自己不去跑一跑,永远都只能听别人说。有了这些账号,我们就能拿到最直接的流量支持度反馈,这对于后续的放大投放,简直是金不换的指南。
其实啊,搞这么大阵仗,根子还得追溯到早些年,平台搞那个所谓的“创作者基金”的时候。那会儿,简直就是捡钱的时代。很多人薅完羊毛,账号也不想要了,就想着出手。那时候的账号价格,便宜得让人心动,特别是那些千粉、万粉号,有时候甚至比你在某些网站上看到的标价还低。我们也就是在那个窗口期,大量屯了一批。现在回过头看,那会儿的投入,简直是性价比最高的一笔投资。
然后,就是和达人的建联。
账号是死的,人是活的。光有账号矩阵,那是“术”,真正核心的“道”,还是在于和达人的深度绑定。
这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我们这摊子人,早在玩TikTok之前,就已经在IG、油管上摸爬滚打了好些年。那时候积累下来的一批关系铁的达人,就像老伙计一样,彼此都知根知底。后来大家转战TikTok,这层关系自然也就平移了过来,而且因为平台特性,合作得更紧密了。
信任度——这两个字,千金不换。
正是因为有了这份信任,很多玩法才能推行下去。比如,我们一直坚持的某些“种菜视频”。啥意思?就是不直接卖货,而是真真切切地分享一个过程,一个故事,产品只是作为道具,顺带露个脸。这种视频,短期内可能根本看不到转化,很多急功近利的达人根本不愿意接。但我们合作的那些老伙计们,他们懂。他们明白,一味地做硬广,就是在消耗自己的粉丝信任,是自毁长城。
你想想那个画面:一个你关注了很久的园艺博主,她不是突然举着一瓶肥料冲你喊“买它!”,而是花了两个月的时间,记录一株番茄从种子到结果的全过程。在某个浇水的瞬间,那瓶我们家的肥料就静静地放在旁边的架子上,一闪而过。她甚至都不会提一句。但那种感觉,那种“哦,原来她用的是这个”的发现感,对粉丝来说,种草效果是核弹级别的。
这种顺滑地揉进日常内容里的操作,偶尔撒个钩子,但绝不刻意推销,才是长久之计。把时间线拉长,对我们品牌方,对达人本身,好处都大得多。
但这活儿,真不是谁都能干的。只有那些合作时间长,有内容沉淀,有经验的老达人,才能拿捏好那个分寸。现在新起来的那些达-人,说句不好听的,太毛糙了。内容没法看,产出也不稳定,脑子里想的都是怎么快速捞一笔。跟他们合作,看着短期销量蹭蹭涨,但你去看后台,一没有复购,二来后续的售后问题能烦死你。基本上,有过一次不那么愉快的经历,就别想以后了。江湖再见,再也不见。
而现在筛选合作达人。还真得多几个维度去看。
现在的达人市场,太乱了。鱼龙混杂,数据造假的也多如牛毛。所以我们筛选合作对象的时候,就像在搞刑侦,得把所有细节都扒拉清楚。光看粉丝数?那纯属外行。我们内部有套自己的筛选流程,基本可以过滤掉90%的“水货”。
筛选维度 | 核心关注点 | 我的“人话”解读 |
1. 合作履历复盘 | 过往合作品牌、合作视频数据、合作形式 | 这家伙都跟谁“玩”过?效果怎么样?是只接硬广还是也做内容?翻她老底,看看她是不是个“渣女”,谁的钱都恰。 |
2. 内容契合度评估 | 内容风格、表达方式、对产品的理解力 | 她的视频,跟我们的产品放一块儿,搭不搭?她说话的方式,是那种能说到粉丝心坎里的,还是干巴巴念稿的?让她聊聊对我们产品的看法,看她是不是真的懂行。 |
3. 内容矩阵健康度 | 种草/硬广/日常视频比例、数据稳定性、口碑 | 打开她的主页,一眼看过去,如果满屏都是广告,那赶紧跑。我们要找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不是一个移动广告牌。看看她日常视频的数据和广告视频的数据,别差得太离谱。 |
4. 粉丝互动质量 | 评论区内容、博主回复质量、热门评论风向 | 评论区是检验真爱粉的唯一标准。看看粉丝都在聊啥,是真心在交流,还是清一色的“支持支持”。高质量的互动远比一万个点赞重要。再看她本人回不回评论,怎么回,这能看出她对粉丝的态度。 |
5. 粉丝画像精准匹配 | 使用专业工具分析粉丝画像、地域、年龄、兴趣 |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用工具跑一遍,看看她的粉丝,到底是不是我们要找的那群人。别我们卖的是鱼竿,她粉丝全是美妆小姑娘,那不就白瞎了嘛。 |
心里自然就有底气。
所以啊,说到底,不管外界怎么风云变幻,管他什么9月,美区到底会出什么幺蛾子。你手里有粮,心里就不慌。
流量源头的达人,被你牢牢攥在手里;能随时下场打仗的账号矩阵,也都在你的武器库里。有了这两样东西,你就有了底气。
甚至,我有时候会觉得,如果平台真来一次大洗牌,所谓的“系统重启”,那反而是天大的好事。
它能把现在这个混乱、数据虚假的达人市场狠狠地洗一遍牌。那些靠刷量、靠投机取巧混日子的“伪达人”会被第一波清扫出局。而对于我们这些老老实实做内容、勤勤恳恳建关系的人来说,竞争环境反而干净了。
那不挺好吗?真的,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