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02 谈判加入新议题
这戏码,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眼看着最后期限一天天逼近,那边的人显然是坐不住了,开始往桌上扔新的筹码,或者说,是新的威胁。48小时,就这么短短两天,连着甩出来三张牌,一张比一张吓人,简直就是明晃晃地告诉你:我摊牌了,不装了。
第一张牌,就是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那张脸,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对着镜头,不带一丝感情地说,9月17日之前,中国要是不点头把TikTok卖了,那这个App就得在美国彻底消失。这话说的,哪像是两个大国之间的商业谈判?活脱脱就是街头混混在收保护费,要么交钱,要么滚蛋。这根本不是谈判,这是最后的通牒,是把刀架在脖子上,逼你做选择。

紧接着,第二张牌甩了出来,比第一张更狠。他们说,光卖公司还不行,你得把那个最值钱、最核心的东西——算法技术——也得一并打包送过来。这叫什么?这不叫收购,这叫“抄家”。TikTok为什么能火遍全球,让那1.7亿美国人跟中了邪似的,平均每天刷上82分钟?靠的就是那个神乎其神的核心算法。它比你自己还懂你,你想看什么,下一秒就推到你眼前。这东西是字节跳动花了多少心血才养成的“孩子”,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武功秘籍”。现在,美国人说,你不仅要把公司卖给我,还得把你的独门绝技也传给我,控制权要完完全全交出来。这算盘打得,我在太平洋这边都听得一清二楚。
你以为这就完了?天真了。第三张牌,才是真正让人后背发凉的。这张牌,居然跟TikTok没半毛钱关系,它指向了——石油。
你没听错,就是那个黑色的金子。事情是这样的,现在我们跟俄罗斯做石油生意,十有八九都用的是咱们自己的人民币。跟伊朗那边,更是早就签了长达25年的协议,也是用人民币或者数字人民币来买油。这事儿,动了谁的奶酪?动了美国的命根子——“石油美元”体系。
这么多年,美国凭什么能在全球横着走?很大程度上就靠着美元跟石油的死死绑定。你要买石油,就得用美元;你要用美元,就得看我美国的脸色。这就是他们的能源定价权。现在,中国开始带头用人民币直接买油,这等于是在“石油美元”的霸权大堤上,挖开了一个口子。这下,他们急了。一个叫贝森特的人在采访里说得那叫一个直白:我们绝对不能容忍美元的定价权受到任何挑战。
所以你看,这第三个要求,就是赤裸裸的威胁:你们中国要是再敢用人民币买石油,挑战我的美元霸权,我就要收拾你。他们甚至给出了一个时间表,8月1号,要是这事儿没谈妥,之前好不容易降下来的关税,立马给你打回原形。
这三板斧下来,意图再明显不过了。TikTok只是个由头,一个摆在台面上的棋子。真正的目的,是后面的算法控制权,以及更深层次的、对“石油美元”霸权的捍卫。
为了看得更清楚,我给各位列个表,看看这“48小时三连击”有多离谱:
攻击波次 | 攻击内容 | 真实意图分析 |
第一击 | 公开 ultimatum: 商务部长电视喊话,9月17日前不卖就禁。 | 极限施压,制造恐慌气氛,不留任何谈判余地,就是一锤子买卖。 |
第二击 | 技术掠夺: 不仅要公司,更要交出核心算法的完全控制权。 | 这才是真正的“肥肉”。拿到算法,等于拿到了控制舆论、影响思想的“数字权杖”。 |
第三击 | 跨界施压: 将TikTok问题与人民币结算石油、关税问题挂钩。 | 图穷匕见!这已经不是商业问题,是彻头彻尾的金融战和霸权保卫战。用TikTok当人质,逼迫中国在金融领域让步。 |
这哪是谈判,这分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围猎。
PART 03 地缘政治下的科技博弈
聊到这儿,如果你还觉得这只是一家公司的不幸遭遇,那就太小看这场风暴了。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商业纠纷,这是一场赤裸裸的、以国家之力发动的地缘政治下的科技博弈。
那个被美国人觊觎的推荐算法,到底有多厉害?它就是TikTok的“灵魂”,是它的“心脏”。它像一个看不见的魔术师,在你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研究你的每一次点击、每一次停留、每一次划走,然后精准地给你投喂你最想看的内容。你喜欢看小猫,它就给你推一整天的小猫;你对历史感兴趣,它就能让你在历史长河里泡上一整晚。这玩意儿太可怕了,它能牢牢抓住你的眼球,让你沉浸其中,欲罢不能。美国人自己都说了,这东西是“数字时代的舆论核弹”。
既然是“核弹”,那它就绝对不可能只是一件商品。
于是,我们看到了极其滑稽的一幕。美国那些科技巨头,像亚马逊、微软,一边跟着政客们摇旗呐喊,说TikTok存在巨大的“国家安全威胁”,仿佛这App是洪水猛兽;另一边呢,又一个个挤破了头,挥舞着钞票,抢着要把它买下来。这不就是典型的“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很诚实”吗?如果真有那么大的安全威胁,你们买回去是打算引爆自己吗?说白了,他们看上的,就是那个能印钞、能控制思想的强大算法。所谓的“国家安全”,不过是他们用来巧取豪夺的一块遮羞布罢了。
面对这种明抢,字节跳动的态度,或者说创始人张一鸣的态度,一直很刚。早就放话了:宁可关掉美国业务,也绝对不会卖掉公司的核心技术。这是一种骨气,也是一种清醒。因为他知道,一旦开了这个口子,交出了自己的灵魂,那就不再是你自己了。今天他们能逼你卖掉TikTok的算法,明天就能逼着任何一家走向世界的中国公司交出自己的看家本领。这道防线,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TikTok的命运,早就已经不属于它自己了。从特朗普政府时期开始,对它的态度就反复横跳,一会儿要禁,一会儿要卖,一会儿又要合作,这恰恰说明了它在中美这场大国博弈中的分量有多重。它成了一面镜子,照出了某些国家在面对竞争时的焦虑、霸道和不择手段。
这件事也给所有怀揣着“全球化”梦想的出海企业,狠狠地上了一课。过去我们总以为,只要产品做得好,技术过硬,就能在世界的舞台上自由竞争。但现实是,当你的影响力大到一定程度,当你触及到了某些领域的核心利益,商业就不再是纯粹的商业了。你必须把地缘政治的风险,放到和市场、技术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在全球化的浪潮里游泳,你不仅要会游泳,还得时刻提防着水里突然冒出来的鲨鱼。光有商业头脑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有时刻保持警惕的战略眼光,和在关键时刻敢于“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勇气。这棋局,越来越复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