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受挫”
这年头做跨境,谁不把北美当成应许之地?钱多,人傻,消费力强。前几年,TikTok Shop和Temu这两条鲶鱼冲进去,把一池春水搅得天翻地覆,大伙儿都以为要见证历史了。结果呢?2025年这风向,说变就变,变得人心里发毛。
北美市场,现在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词:憋屈。

先说那个关税。来来回回折腾,跟小孩子过家家似的,最后又回到了30%的高位。关键还不是税率本身,是那个不确定性!特朗普那个家伙,你永远不知道他下一张牌出什么,今天跟你握手,明天就能翻脸。这让咱们这些做生意的,怎么做长远规划?身家性命都悬在人家一句话上,这买卖做得也太窝囊了。
TikTok是首当其冲的倒霉蛋。那把“不卖就禁”的剑,就明晃晃地悬在头上,特朗普给的那75天延期,不过是让你多喘几口气,该来的迟早要来。我认识的几个专做TikTok美国站的朋友,上半年还喜气洋洋,天天晒单,说今年要赚个几千万美金。现在呢?一个个愁眉苦脸。从3月底开始,单量就跟跳水一样往下掉。
他们之前总想着,把国内直播带货那套搬到美国,能再造一个神话。现实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美国人就不吃这套!你让他刷刷短视频种种草还行,让他蹲在直播间里听你喊“321上链接”,人家没这个习惯。所以你看,TikTok自己也拧巴,先是猛推直播,推不动,又掉头回来搞短视频。连美国电商的负责人都给换了,换上了咱们自己人——前抖音电商的副总裁木青。这操作,说白了,就是美国那边的仗打得不顺,急了,要上“嫡系部队”了。紧接着就是一轮又一轮的裁员,这哪是优化,这简直是断臂求生。
Temu的日子也不好过。Sensor Tower的数据都出来了,美国日活用户掉了快60%,这可不是小数字!想当年,Temu靠着烧钱投广告、病毒式拉新,在美国市场那是何等风光,App Store下载榜第一,跟玩儿似的。现在呢?关税大棒一挥下来,小额包裹的免税政策眼看也要保不住,它那个全托管模式直接玩不转了。被迫搞半托管,啥意思?就是得我们卖家自己解决海外仓和物流。我的天,这成本一下子就上去了,本来利润就薄得跟纸片一样,这下好了,直接倒贴。
Shein也一样,关税一来,只能硬着生生把价格提上去,结果呢?消费者用脚投票,销售额刷刷地往下掉。
说到底,北美市场是块肥肉,但现在这块肉,不仅有毒,还烫手。政策这把火烧得太旺,谁都怕引火上身。所以啊,跑,赶紧跑,找新出路去!
欧洲“内卷”
美国那扇门眼看要关上了,大家伙儿就一窝蜂地往欧洲挤。好家伙,本来就挤得不行的地方,现在更是人满为患,卷,往死里卷!
TikTok的动作最快。其实人家早在2021年就在英国试水了,只是那时候美国市场太香,顾不上欧洲。现在美国那边一出事,立马调转枪头,德、法、意三大站点火速上线。这算盘打得精啊,直接告诉那些在美国站做得好的商家:来吧,欧洲市场也给你们开好了,资源直接平移过来。甚至还在英国逆势招人,一副要在欧洲大干一场的架势。
Temu和Shein也把广告预算从美国挪到了欧洲。钱是最诚实的,你看他们的广告费往哪儿砸,就知道他们的心在哪儿了。法国、英国、德国,Temu的增长数据确实好看,法国市场都快翻倍了。Shein在欧盟的增幅也达到了50%。Emerce甚至预测,欧洲未来会成为Temu最大的市场。
但是!欧洲是那么好啃的骨头吗?别天真了。
这里可不是什么蓝海,是红海,血红血红的那种。亚马逊、速卖通这些老巨头早就把坑占满了,还有一堆德国的Otto、英国的Asos、法国的Cdiscount这样的地头蛇。你一个新来的,想虎口夺食?凭什么?
平台挑战 | 具体表现 | 我的看法 |
激烈竞争 | 亚马逊等巨头深耕多年,本土平台根基稳固。 | 人家是地头蛇,你是过江龙,想打赢?难!得拿出点真本事,光靠便宜货可不行。 |
消费习惯 | 欧洲人认品牌,对产品质量、环保要求高。 | Temu那套低价白牌打法,很容易被贴上“廉价劣质”的标签。意大利、德国的消费者协会和媒体已经开炮了,这只是个开始。 |
法律监管 | 《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是悬顶之剑。 | TikTok那个3.7亿美金的罚款,听着都肉疼。数据隐私这根红线,在欧洲碰不得,一碰就死。 |
文化差异 | 直播购物习惯尚未形成,本土网红成本高。 | 想复制国内的成功模式?水土不服啊!欧洲的网红可不便宜,品牌方也还在观望,生态根本没建立起来。 |
政策风险 | 欧盟酝酿对小额包裹征税。 | Shein和Temu最依赖的低价优势,可能随时被一纸新规给废掉。 |
所以你看,欧洲市场,看上去很美,实际上处处是坑。大家从北美逃出来,一头扎进欧洲,最后发现不过是从一个绞肉机,跳进了另一个绞肉机。到头来,拼的还是谁更耐卷,谁的血更厚。
拉美“蓝海”
折腾了一大圈,在北美撞了墙,在欧洲卷不动,很多人突然一拍大腿,发现一个被遗忘的角落——拉美。这地方,嘿,居然还是一片真正的蓝海!
为什么这么说?北美欧洲市场大,但增长慢得像乌龟爬;东南亚前几年被炒得火热,现在也开始卷了;中东非洲人多,但兜里没钱。只有拉美,总人口6.5亿,潜在电商消费者3.4亿,跟美国总人口一个量级,而且年轻人居多,互联网普及率还高得吓人。
最关键的一点是,这片土地的“主人”——比如亚马逊——对它一直爱答不理。这就给了我们这些“新势力”绝佳的机会。你看Shopee在巴西,销售额直接干到亚马逊的两倍,这已经说明了一切。
于是,TikTok Shop、Temu、Shein都来了。
- TikTok Shop在2025年2月,把拉美的第一站选在了墨西哥。上线一周,GMV就干了600多万美金,美妆、3C、快时尚卖得最好。为什么?因为拉美是全球短视频潜力最大的市场之一,TikTok在这里的用户基础太好了,巴西一个国家月活就快1个亿了!这流量,不拿来变现简直是犯罪。
- Shein更是老谋深算,早就开始在拉美布局供应链了。找了软银的前COO来当拉美董事长,在巴西搞本土化生产。今年更是疯狂在巴西砸广告,同比增长140%!
- 最猛的还是Temu。它在巴西简直是复制了在国内的“拼多多奇迹”。用“低到令人发指”的价格,加上“邀请好友砍一刀”的社交裂变玩法,半年时间,硬生生从一个无名小卒,冲到了巴西电商平台的第二名,仅次于本土巨头美客多。在巴西,Temu的广告支出是去年同期的800倍!800倍!这是什么概念?这就是在用钱把市场给砸开!
拉美这片市场,就像三十年前的中国,对各种消费品极度渴求,同时又想发展自己的制造业。这不就跟咱们这些中国平台一拍即合了嘛!我们用低价商品打开市场,吸引消费者;同时,我们搞“本地化运营”,在当地建厂、建仓,帮他们解决就业,发展产业。这叫“合则两利”。
当然,风险也不是没有。拉美的政策也不稳定,巴西那个海关是全球出了名的难搞,清关能把人折腾死。各个国家税收、法规都不一样,很复杂。
但,这恰恰是机会所在!
正因为它还处于“草创”阶段,规则还没完全定死,所以才有了博弈和磋商的空间。不像欧美,铁板一块,说罚你就罚你,没得商量。在拉美,平台可以和政府坐下来谈,共同制定一个符合双方利益的规则。
这就像一片待开垦的荒地,虽然到处是荆棘和野兽,但谁先插上旗,谁就是未来的王。这些“跨境电商新势力”,带着他们在中国市场验证过的、最野路子的打法,和拉美这片充满不确定性的土地,我看,能擦出最美妙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