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更多人
做好电商出海!

我们TikTok店,月销百万刀,但不赚钱”:亿级大卖的肺腑之言,戳破跨境电商的粉色泡沫

亚马逊卖家的逆袭之路

回到2019年,当Perter这哥们决定一头扎进亚马逊的时候,周围一圈朋友,那叫一个劝啊,都说他这是去“送人头”。那时候的亚马逊,在很多人眼里,红利早就吃干抹净了,进去就是炮灰。

可人家Perter不这么想。他看透了国内电商那套卷法,觉得亚马逊这盘棋,还没下完呢。流量红利没了,没错,但后面还有产品红利品牌红利啊!这才是真正做长久生意的路子。他心里门儿清,自己攒了点本钱,在国内电商圈摸爬滚打了8年,对生意有自己的道道,不想再玩那种今天有明天没的流量游戏了。他要的是能沉淀下来的东西,要往海外走,要做点新的。

结果,刚一脚踏进去,疫情这只黑天鹅就扇着翅膀来了。供应链直接瘫痪,这对于做跨境的来说,简直是灭顶之灾。为了不断货,Perter咬着牙备了海量的货往国外发。

但你猜怎么着?危机,危机,危中有机!我们国内供应链火速恢复,欧美的疫情却炸了。那些习惯了线下逛街的洋哥们、洋大姐,一股脑全被赶到了线上。美国的电商渗透率,蹭蹭地就从20%飙到了30%。这一下,直接把Perter送上了快车道。到2020年底,他的亚马逊店铺,销售额直接从0干到了3000万美元

这还不算完。2023年,他又把手伸向了TikTok。当时TikTok美区开店还挺难的,因为他是亚马逊大卖,被招商经理找上门,开了个ACCU本土店。

“做到现在一年多,TikTok店还没开始挣钱。”Perter这话说的很实在。每个月流水一百万美元,听着吓人,但利润薄得像纸。不过,这钱没白烧。TikTok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海量的品牌曝光和种草效应

他摸索出了一套 “亚马逊 + TikTok + 独立站” 的全域打法,简直是神来之笔。

  • TikTok是先锋部队:通过短视频、达人、直播,每个月狂轰滥炸上千万的曝光量。
  • 用户被种草:这些被视频撩拨得心痒痒的用户,会下意识地跑到亚马逊、谷歌上去搜他的品牌。
  • 亚马逊和独立站是主阵地:坐等收割这些被引流过来的、带着明确购买意图的精准流量。

“我们发现,以前客户都是搜‘红色连衣裙’这种大词,现在呢?越来越多的人直接搜我们的品牌词来下单!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的品牌值钱了!” Perter说这话的时候,眼睛里是有光的。投资人看重的,从来不是你流水多大,而是你的品牌有多大的想象空间,这才是长期赚钱的根本。

说到底,他还是把亚马逊当成自己的基本盘。为什么?因为亚马逊的生意是能变成资产的。

“我19年做起来的一个链接,到现在每年还能给我带来几百万的收益,我基本不怎么管它。这就叫资产!” 他觉得这才是做生意的复利模式。相比之下,TikTok就像一阵风,流量来得快去得也快,今天月销百万,明天会怎么样?谁也不敢打包票。链接沉淀不下来,生意就永远在剧烈波动里,没根。

他总结的亚马逊三层增值模型,我觉得特别有道理:

资产层级核心内容带来的价值
第一层:数据资产用海量历史订单(比如他的120万订单)训练AI形成越来越精准的选品模型,极大提升选品效率和成功率。
第二层:流量资产店铺积累的搜索权重、信誉、评价老链接能持续赚钱,哪怕新链接亏了,公司整体还是盈利的。这是店铺的“护城河”。
第三层:供应链资产长期合作积累的优质供应商“白名单”在跨境行业,靠谱的供应链是极其稀缺的资源,是核心竞争力。

2025年亚马逊四大机会

对于明年想在亚马逊上搞点事情的人,Perter觉得有四个大机会,简直是摆在面前的肉。

  1. 全面AI化的红利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亚马逊的后台、算法,全都在向AI进化。以前是冷冰冰的A9算法,现在更像是AI读心术,它会去理解用户搜索背后的真实意图。你能适应这个新规则,玩转AI工具,就能吃到这波最大的技术变革红利。这绝对是一次大洗牌。
  2. 大欧洲市场的红利
    别再盯着德、法、意那几个老站点了。亚马逊今年要搞个“大欧洲计划”,一发货,你的东西能卖到整个欧盟20多个国家。物流一体化,订单全覆盖。对于想做欧洲市场的人来说,今年就是最好的入场时机
  3. 低价商品的红利
    为了跟Temu、SHEIN这些平台拼刺刀,亚马逊也豁出去了。低价商城以前是内部邀请制,今年要全面开放了。如果你是做20美元以下低价类目的卖家,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流量入口。现在商品供应还很缺,你先进去,就是去抢地盘的。
  4. 产业带的红利
    亚马逊开始**“上山下乡”**了,要在中国扶持100个产业带,专门招募那些工贸一体的商家。你本身就是工厂,或者有牛逼的供应链资源?恭喜你,官方要给你开小灶、喂流量了。这对于有“根”的卖家来说,是天大的好事。

当然,他也提醒想从国内转战过来的卖家,国内那套经验有用,但别全盘照搬。最大的坎是供应链管理,国内可以小单快返,跨境你得备几个月的货,资金压力和风险完全不是一个量级。还有就是知识产权,这玩意儿在国外是高压线,一碰就死,最近就有大卖因为产品安全问题被索赔6000万,血淋淋的教训!

他的建议是:先小批量测试,发几百个货过去看看流量、转化率这些核心数据。跑通了,再根据销量预测去备货,千万别一上来就“梭哈”,那不叫勇敢,那叫莽撞。

TikTok的全球扩张与市场机会

聊完稳健的Perter,再来看看玩转流量的Sky老思。他主攻TikTok,一上来就给我们吃了颗定心丸:美国那点封禁的闹剧,别太当回事

“特朗普2020年就喊着要封,拜登上台又喊,到现在不还好好的?” Sky老思认为,这本质就是利益博弈,中美贸易不可能真脱钩,最后还得坐下来谈。今年1月份那次,关了十几个小时就恢复了,这足以说明一切。

既然美国市场稳得住,为什么TikTok还要拼命往全球扩张?

逻辑很简单:先在美国把模式跑通,再把成功经验复制到全世界。美国市场体量大,用户对商品没那么“讲究”,是个绝佳的试验田。现在美区模式成熟了,就开始向欧洲(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这些新市场横向拓展。

“对于我们卖家来说,任何一个新开放的国家,都意味着至少半年的红利窗口期!” Sky老思强调,窗口期的意思就是,先进去的吃肉,后进去的喝汤,去晚了连碗都得自己刷。他自己年初就在墨西哥开了好多店,已经尝到甜头了。

不同市场的实战策略

不同市场,打法完全不一样。Sky老思的分析,那叫一个接地气。

  • 墨西哥市场
    “简直是新手村福利!” Sky老思感叹道。现在的墨西哥,就像几年前刚起步的美国市场,极度缺货,达人也单纯,给个样品就愿意合作,根本不要什么坑位费。你能想象吗?在墨西哥TikTok上卖得最好的品类居然是保健品!只要你有货,就能卖出去。这就是巨大的机会。
  • 欧洲市场
    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爱尔兰…别看国家多,其实是一盘货卖遍欧洲。人口基数大,潜力巨大。但欧洲人相对“精致”,对产品品质、品牌调性要求更高,有点难啃,需要花心思。
  • 日本市场
    一块硬骨头。日本人对本国品牌有近乎偏执的忠诚度,认死理。你想靠国内那套信息差、认知差的营销去忽悠他们?门儿都没有。不过优势是离中国近,物流上有操作空间。有机会,但不好做。
  • 东南亚市场
    门槛最低,低到尘埃里。深圳飞泰国就两个半小时,跟去趟上海差不多。但这也意味着,竞争卷到地心里。你卖19.9,我就卖18.9,他敢卖15.9,最后大家一起亏本赚吆喝。年底一算账,热闹是挺热闹,就是不赚钱。在东南亚,你如果没有独家的供应链优势,最好别去凑这个热闹。

TikTok两种打法与避坑指南

想入局TikTok,没钱怎么办?有钱又该怎么玩?Sky老思直接给了两条路:

  1. 土豪打法(有钱任性)
    资金充足,那就全链路自己干——供应链、物流、投流、团队,全部自己掌控。风险最大,但收益也最高。想在美区从0到1打造一个爆品,备货、物流、人工、广告,算下来,准备100万人民币是个比较合适的启动资金。花钱买时间,红人、直播、短视频多管齐下,快速起量。
  2. 贫穷打法(没钱也要玩)
    资金有限,那就记住一句话:绝对别碰供应链!那是无底洞。咱们就专注在流量上。从哪儿切入?成本最低的红人营销短视频。货从哪儿来?从平台的精选联盟里挑,帮别人带货赚佣金。这叫**“空手套白狼”**,先验证自己玩流量的能力。等你把一个产品卖爆了,证明你就是那块料,再去跟人合伙搞货源,或者拿着你的成功案例去找供应链谈,那时候你的底气就完全不一样了。

他还特别指出了两个新手最容易踩的天坑

  • 第一个坑:盲目做直播。
    “别听人瞎忽悠!” Sky老思说,“美妆在东南亚直播卖得好,不代表在美国就行。美国市场,直播的盘子就那么点大,你非要一头扎进去,那不是一个人对抗整个市场吗?螳臂当车!”
  • 第二个坑:盲目模仿竞品。
    看见对手爆单就眼红,一天卖几千单,发现人家找了2000个红人。老板一拍脑袋:“我们也找2000个!” 结果呢?钱烧完了,货还堆在仓库里。你根本没搞懂人家成功的真正原因,可能是价格、可能是时机、可能是产品微创新。盲目模仿,只会死得很难看。

给想出海卖家的实用建议

最后,总结几句掏心窝子的话。

对于亚马逊:这地方适合肯下功夫、愿意做长线投入的“造船人”。一旦做起来,真的能让你体验到“躺赚”的快乐。重点盯住欧洲新市场低价商城产业带扶持AI工具这四大机会。

对于TikTok:这平台适合反应快、敢折腾、玩得转流量的“追浪人”。流量像过山车,刺激,但心脏要好。最有机会的是墨西哥这样的新市场,别怕所谓的“封禁”,大概率是虚惊一场。

2025年的跨境电商,已经不是那个遍地捡钱的时代了,但机会依然在。关键是,你要想清楚自己是谁。有供应链优势,就去拼价格;懂运营,就去玩流量。两头都不占?那就先从小市场、低成本的模式开始测试,先活下来。

记住,活下来比冲销量重要

别急于求成。就像Perter说的:“追浪花的人,起跑很快;造大船的人,征途很远。”这个时代不缺机会,缺的是能沉下心来,耐心造一艘能远航的大船的人。

赞(1)
本站内容来源于用户上传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点这里联系)删除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073980.com/124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