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聊聊 GEO。
它的全称是生成式引擎优化 (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
这和我们常说的 SEO 不一样。
做 SEO(搜索引擎优化),是为了让你的网页在搜索结果里排在前面,目标是让别人点击你的链接。
现在情况变了。
AI 聊天机器人,比如 Google 的 AI Overviews,可以直接生成答案。用户不用点开任何网页,就能看到他想要的信息。
所以,GEO 的目标也变了。
你的目标不再是争取点击。而是要让 AI 在生成答案的时候,引用你的内容。你要成为 AI 的信息来源。
这很重要。
当 AI 直接引用你的品牌或者你的观点时,用户会觉得你很权威。
问题是怎么做?

自己手动弄,很慢。现在有一些 AI 工具可以帮忙,让这件事变得更简单、更准。
下面就直接讲讲用什么工具,以及具体怎么操作。
第一步:找到用户会问 AI 的问题
传统的关键词研究,可能会让你去关注“无线鼠标”这样的词。
但是在 GEO 的世界里,你要想的是,用户会怎么跟 AI 聊天。
一个用户不会只输入“无线鼠标”。他可能会问:“我经常出差,需要一个续航久、又轻便的无线鼠标,有什么推荐吗?”
这是一个具体的问题。AI 需要找到能回答这个问题的具体内容。
这时候,AI 工具就能派上用场。它们帮你找到这些口语化的、详细的问题。
推荐什么工具?
- Ahrefs / Semrush:这两个是老牌工具。它们现在也能告诉你,人们在搜索某个主题时,还会问哪些相关问题。
- AlsoAsked / AnswerThePublic:这类工具专门挖问题。你输入一个词,它会画出一张图,上面全是跟这个词相关的各种问题。
具体怎么操作?
我们用 Ahrefs 举个例子。操作很简单。
- 打开“Keywords Explorer”功能。输入你的核心主题,比如“投影仪”。
- 在左边的菜单里,找到“Matching terms”。然后,在筛选条件里只勾选“Questions”。
- 看结果。这时候你就能看到一大堆用户实际在问的问题。
- “家用投影仪需要配幕布吗?”
- “白天拉上窗帘用投影仪效果怎么样?”
- “预算三千块的投影仪怎么选?”
- “投影仪的流明是不是越高越好?”
这些问题,就是你做内容的起点。
你的文章,就应该直接、清楚地回答这些问题。这样,当用户问 AI 同样的问题时,AI 就很有可能从你的文章里找答案。
第二步:写出 AI 能“看懂”的内容
AI 和人不一样。
它不在乎你的文采好不好,也不懂幽默。它喜欢的是结构清楚、逻辑分明的内容。
你的文章要写得像一份说明书。这样机器才能准确地读懂。
AI 工具能帮你做什么?
它们可以帮你规划文章结构,检查内容有没有覆盖到所有关键知识点,让你的文章更全面。
推荐什么工具?
- SurferSEO:这个工具很直接。你给它一个主题,它就去分析现在网上最好的那几十篇文章,然后告诉你该怎么写。比如文章要多长,要包含哪些小标题,要提到哪些相关的词。
- MarketMuse:这个工具更侧重帮你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它会分析你的整个网站,告诉你和你的对手比,你在哪些话题上还写得不够,帮你规划接下来的内容方向。
- 能联网的 AI 聊天工具:比如 ChatGPT-4o 或者 Google Gemini。你可以让它帮你列一个文章大纲,或者帮你检查文章里的某个说法是不是准确的。
具体怎么操作?
用 SurferSEO 来演示一下。
- 新建一个“Content Editor”。输入你准备写的那个问题,比如“家用投影仪需要配幕布吗?”
- 看右边的写作建议。工具的右边会给你一列详细的指令。
- 结构:它会建议你文章大概要写多少字,放几个标题,配几张图。
- 词条:它会列出一些你应该在文章里提到的相关词。比如,除了“幕布”,可能还有“白墙”、“抗光幕布”、“增益”、“分辨率”等等。你在文章里自然地写到这些词,AI 就会认为你的内容很全面。
- 一边写,一边看分数。你在左边的编辑器里写作,右边会有一个实时分数。这个分数越高,就说明你的文章越符合它的建议。
用这个方法写出来的东西,不是为了讨好搜索引擎,而是因为它在结构和全面性上做得很好。这让 AI 更容易理解和信任你的内容。
第三步:给内容贴上“AI 能读懂”的标签
这部分操作听起来有点技术。但它很重要。
这个技术叫结构化数据(Structured Data)。
它的作用就像是给你的内容贴标签。
你用一小段代码,明确地告诉 AI:“嘿,我网页上的这部分内容,是一个问答。”或者“这部分内容,是一个产品的参数。”
AI 看见这个标签,就能立刻明白这块内容是什么。这对 GEO 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加分项。
AI 工具能帮你做什么?
它们可以自动帮你生成这些代码。你不需要自己去写,只需要填空,然后复制粘贴就行。
推荐什么工具?
- Rank Math / Yoast SEO:如果你的网站是用 WordPress 做的,这两个插件很好用。它们内置了结构化数据的生成功能。
- Merkle’s Schema Markup Generator:这是一个免费的在线工具。不管你的网站是什么平台,都可以在这里生成代码。
具体怎么操作?
假设你写了一篇文章,里面包含了好几个问答。
- 选择标签类型。在 Rank Math 这样的插件里,找到 Schema 功能,选择“FAQ”(常见问题解答)这个类型。
- 把内容填进去。你会看到很简单的输入框,一个填问题,一个填答案。你把你文章里的问答,一条一条地复制进去。
- 问题:直接投在白墙上,和用幕布,差别大吗?
- 答案:差别很大。白墙会反射房间里的其他光线,导致画面发灰、对比度下降。幕布有特殊涂层,可以增强对比度和色彩。
- 插入代码。插件会自动生成代码,并把它加到你的网页里。你几乎什么都不用做。
做完这一步,AI 在读取你的网页时,就能清楚地识别出这些问答。当用户问到相关问题时,AI 就很可能会直接用你的答案。
第四步:追踪你的内容有没有被 AI 看见
你做了上面这些事,到底有没有效果?
在 GEO 时代,只看网站来了多少人是不够的。
你更需要知道的是:在各种 AI 的回答里,你的品牌被提到了吗? 是怎么被提到的?当用户问到相关问题时,AI 的答案里有没有你的份?
AI 工具能帮你做什么?
有些新工具就是专门干这个的。它们监控你的品牌在 AI 生成内容里的出现情况。
推荐什么工具?
- Semrush 的 AI SEO Toolkit:这个工具可以追踪你的品牌在 Google AI Overviews 和 ChatGPT 这些平台上的提及情况。它能告诉你 AI 是如何描述你的。
- Geostar:这是一个专门做 GEO 的工具。它的功能是监控好几个 AI 平台,包括 ChatGPT、Gemini 等。它会告诉你,这些 AI 是如何引用你的内容的。
具体怎么操作?
这类工具用起来通常很直接。
- 先设置好你要监控的对象。在工具里,输入你的品牌名、网站,也可以加上几个你的竞争对手。
- 然后输入你想追踪的问题。比如,输入“最适合小户型的投影仪”、“如何选择家用投影仪”这些和你的业务相关的问题。
- 定期看报告。工具会告诉你:
- 在这些问题的 AI 回答里,你的品牌出现了多少次。
- AI 引用你的时候,说的是好话还是坏话。
- 和你的对手比,谁被提到的次数更多。
有了这些数据,你就能判断你的 GEO 策略是不是走在正确的路上,然后决定下一步要怎么调整。
GEO 的玩法确实变了。
核心思路很简单:不要总想着让用户点你的链接,要想着让 AI 用你的观点。
AI 工具是完成这个转变的帮手。
整个流程可以分成四步:
- 用 Ahrefs 找到人们会问 AI 的问题。
- 用 SurferSEO 写出结构清晰、内容全面的答案。
- 用 Rank Math 给你的答案贴上 AI 能看懂的标签。
- 用 Semrush 这样的工具,看你的努力有没有结果。
按照这个流程去做,你的内容就不只是一篇文章了。它会变成一个个可以被 AI 随时调用的“知识点”。这能帮你更好地适应正在发生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