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更多人
做好电商出海!

拆解TikTok新架构:这才是中国公司全球化的正确姿势

字节全资控股公司仍运营TikTok美国业务

这几天很多人都在说TikTok卖掉了。这个说法不对。我直接告诉你事实是什么。

首先,TikTok的业务没有卖。不管是全球业务还是美国业务,都没卖。而且,最重要的算法,也一直都在字节跳动自己手里。这次的方案,本质上就是找个本地公司合作运营,这在跨国公司里很常见。

我给你讲讲这几家公司的关系,你就明白了。

第一层,是字节跳动。它是总公司,是老板。核心的算法技术,都攥在它手里。

第二层,是TikTok美国公司。这家公司是字节跳动全资的,就是百分之百控股。它负责TikTok在美国的全部生意,比如广告、电商这些赚钱的业务。

第三层,是一家叫“TikTok美国数据安全(USDS)”的公司。这家公司是TikTok美国公司百分之百控股的。它成立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专门处理美国用户的数据安全问题。因为美国那边总拿这个说事。

你看,这个结构很清楚。算法技术归字节老板。TikTok在美国的生意,由美国公司负责。美国用户的数据,由那个USDS公司专门管。

这次谈判,真正有变化的地方,就是USDS这家公司。美国人不是天天喊数据不安全吗?行。字节就把这个专门管数据的公司拿出来。说你们可以入股,也可以派人来监督。这样你们总该放心了吧。

但是,其他的业务,比如TikTok美国公司的运营,还有字节手里的算法,你们别想碰。所以,美国媒体说的“所有权转移”,其实指的就是USDS这家公司。他们故意把“管数据的孙子公司”说成是“整个TikTok”,这是在偷换概念,忽悠他们自己人。

而且,就算只是USDS这家公司,字节也根本没放手。字节跳动还会保留将近20%的股份。你可能觉得20%不多。但在资本市场,这个比例已经很高了。你去看看那些大公司的财报就知道,很多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还不到15%。所以,字节依然是USDS这家公司最大的单一股东。

所以美国那边说“控制权转移”,真的是个笑话。他们就是为了对国内有个交代,故意把话说得很大。

租房的怎么敢说房子是自己的

这个标题说得特别对。

所谓“TikTok算法卖给美国”,就是一句纯粹的谎话。我们政府的说法,写得清清楚楚。里面最重要的词是“委托运营”和“使用权许可”。

这说明什么?说明算法绝对不会卖。TikTok的算法,是咱们国家出口管制目录里的技术,不是你想买就能买的。卖掉它,根本就不可能。但是,让你用一用,这个可以谈。

我给你打个比方,你就彻底懂了。

这个算法,就像一套精装修的豪宅。房产证上写的是字节跳动的名字。美国人很眼红,想住进来,但又怕你在房子里装了摄像头,不安全。

现在字节的方案是:行,我把房子租给你住。钥匙给你一把,你可以在租期内正常使用。但是,房子的所有权还是我的。你只是个租客。你不能砸墙,不能改结构,更不能把房子卖了。

这就是“许可使用权”和“所有权”的根本区别。

现在,中美两边对同一件事的说法,完全是两套词。

角度美国人怎么说事实是什么
他们的用词“控制”算法,“租赁”算法“许可使用”算法,“委托运营”
背后的意思“我们现在是房子的主人了,想怎么用就怎么用。”“你只是个租客,房子还是我的,别乱来。”
他们的目的告诉国内的人,我们赢了,我们搞定了中国公司。守住自己的核心技术,同时生意还能接着做。

同一件事,在美国媒体嘴里,就成了“TikTok算法归美国了”。在我们这边,说法是“中国政府会依法审批相关的技术出口许可”。两边说的完全不是一个故事。

所以,以后再遇到这种事,你如果不想费脑子去分析,就直接信我们官方的说法。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我们的官方文件,在用词上极其严谨,每个字都经得起推敲,不会有任何含糊的地方。

TikTok模版的示范效应

TikTok这件事,闹到现在,已经不只是它一家公司的事了。它给所有想去海外发展的中国公司,提供了一个可以参考的模板。

以前,我们公司去海外,主要是卖点衣服、鞋子、小商品。但现在不一样了。你看华为、大疆,还有TikTok,我们带出去的是技术,是新的商业模式。这一下就动了别人的蛋糕。别人当然会紧张,会想各种办法来限制你。

这时候怎么办?TikTok的做法就很有用。可以分成两步走。

第一步:把风险业务和核心业务分开。

美国人最担心的就是数据安全。那好,TikTok就专门成立一个USDS公司,把所有和美国用户数据相关的事,都装到这个公司里。然后把这个公司摆在台面上,让美国人来入股,来监督。这就好比一个“保险箱”,把最敏感的东西锁进去,再把保险箱的几把钥匙分给对方一把,让他放心。这样一来,数据安全的问题解决了,但TikTok的核心商业运营、广告电商、还有最重要的算法,都还在自己的主体公司里,没受影响。

第二-步:把利益和当地人绑在一起。

光把风险分开还不够。你还得把当地有实力的人,拉到你这条船上。TikTok让美国资本入股USDS公司。而且,很可能会把TikTok在美国本地产生的一些收入,比如直播打赏、本地中小企业的广告费,也放到USDS这个公司里。

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就是大家一起挣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就从一个“外来户”,变成了“本地合伙人”。以后再有人想用政治手段来打压TikTok,就得先掂量一下。因为动了TikTok,就等于动了这些美国股东、美国合作伙伴的钱袋子。这就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

其实,这种“委托运营”的模式,在国际上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很多大公司都是这么做的。

举几个例子:

  • 微软的Azure云服务:它在中国的业务,不是自己直接运营的,是委托给一家叫“世纪互联”的中国公司来做。
  • 苹果的iCloud:你在中国用的iCloud,数据也不是存在苹果美国的服务器上,而是由一家叫“云上贵州”的公司负责运营。
  • 日本的迪士尼乐园:这个乐园其实不是迪士尼自己运营的,而是委托给一家叫“东方土地”的日本公司。迪士尼只出品牌和知识产权,收许可费。
  • 游戏《魔兽世界》:以前在中国,也是暴雪公司委托给九城、后来是网易来运营的。

这些例子都说明,TikTok现在的做法,完全是跨国公司在海外经营的标准操作,非常专业,也很合理。

结语

所以,TikTok的整场博弈,其实是中国公司全球化思路的一次升级。

以前我们觉得,去海外发展,就是把东西卖过去就行。现在才明白,真正的全球化,是你要学会怎么在别人的规则里玩,还要能保护好自己的核心利益。

怎么做呢?关键就是不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外人”。你要想办法成为当地商业环境的一部分。

具体来说,就是几件事:

一,你在当地合法交税,为当地财政做贡献。

二,你和当地的公司合作,带动当地的产业链。

三,你给当地人提供工作岗位。

四,最重要的一点,是把赚到的钱,分一部分给当地的合作伙伴。

当你做到这几点,你就不是一个孤立的“外来公司”了。你和当地的利益绑在了一起。别人想动你,就会有很多阻力。

TikTok的经历就是最好的证明。虽然这条路很艰难,会遇到很多政治上的麻烦。但只要守住自己的核心技术不放手,然后用更专业、更聪明的方式去和世界打交道,就能在各种挑战里活下来,而且活得更好。

这不光是TikTok一家的成长,也代表了中国公司走向世界时,变得更成熟了。

赞(0)
本站内容来源于用户上传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点这里联系)删除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073980.com/125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