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长跑,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我跟你说,TikTok这事儿,折腾了五年,现在总算是有个说法了。这五年,真不是人过的日子。你以为就是商业竞争?根本不是。这就是一场政治仗,而且是美国两党轮流着打你一个。
事情是从2020年开始的。那时候特朗普当总统。他直接下命令,说TikTok不安全,必须卖给美国公司,不然就关掉。当时所有人都觉得TikTok完蛋了,要么贱卖,要么滚蛋,没别的路。
但是,这事儿就这么一直拖着。后来特朗普下台了,拜登上来了。你以为能松口气?想多了。拜登政府换了个玩法,搞出来一个法案。那个法案说得更狠,直接立法,给你一个期限,不卖就禁用。这比总统命令厉害多了,这是法律。

你想想这个压力。等于说,美国的最高权力,从总统到国会,都在跟你说:你必须死。换成一般公司,早就投降了。但是字节没投降。他们一边打官司,一边继续把产品做好。那个CEO周受资,还专门跑去美国国会,被一群议员围着问话。那些议员提的问题,很多根本不讲道理,就是想让你难堪,想给你扣帽子。但周受资就那么不卑不亢地回答。
整个团队就一个想法,只要用户越来越多,多到美国政府不敢轻易动手,这事儿就有得谈。说白了,就是用市场来对抗政治。只要我变得足够大,大到成了美国社会的一部分,你就没法轻易把我拔掉。
疯狂的勇气,撕开一道商业裂口
这事儿还得从头说起。时间回到2017年。那会儿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想去海外发展,一般都怎么做?大部分是做华人市场。比如做个给海外华人用的支付工具,或者社交软件。大家都很小心,不敢去碰美国主流市场。
为什么?因为那是别人的主场。那里有Google,有Facebook(现在叫Meta)。这些公司已经把市场分完了,用户习惯也培养好了。你想进去分一杯羹,太难了。
但是字节就不信这个邪。它带着TikTok,直接就杀进了美国市场。这在当时看,简直是疯了。就好像一个新人,直接跑到世界拳王争霸赛的擂台上,指着拳王说我要挑战你。
结果呢?它还真就打出名堂了。TikTok硬是在Google和Meta的铁桶阵里,撕开了一道口子。而且这道口子越撕越大,大到谁也堵不上了。
我给你看几个数字,你就知道它现在有多大了。这些数字是牛津经济研究院出的报告,不是TikTok自己吹的。
第一,它在美国有1.7亿用户。美国总共才多少人?3.3亿左右。这等于说,一半以上的美国人手机里都有TikTok。他们的生活、娱乐,甚至获取新闻的方式,都跟这个APP绑在了一起。
第二,有700万个美国商家靠它做生意。这里面大部分都是小企业、个体户。比如一个妈妈在家做手工蛋糕,拍个视频发到TikTok上,订单就来了。一个农场主,直播自己种的菜,然后直接在网上卖掉。这700万商家背后,就是700万个家庭的饭碗。
第三,光是2023年一年,TikTok就给美国经济带来了242亿美元的产值。这是个什么概念?很多小国家的年收入都没这么多。
第四,它给美国创造了22.4万个工作岗位。
你想想,当一个APP跟这么多人的生活、这么多家庭的收入、这么大的经济产值都绑在一起的时候,它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娱乐工具了。你动它,就等于在动这1.7亿用户,在动这700万商家的饭碗。这才是TikTok能跟美国政府谈判的最大底气。它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它背后站着上亿的美国普通人。
精密的平衡艺术,守住技术命脉
这次最后敲定的交易方案,特别有意思。外行人一看,可能会觉得字节让步了,吃了亏。但你要是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步棋走得很高明。
我给你拆解一下,它是怎么操作的。
第一步,安抚对方。美国政府最担心什么?无非就是两点:一是数据安全,怕美国用户的数据被传回中国;二是内容审核,怕平台被用来搞宣传。好,你担心这个,我就解决这个。字节同意成立一个新公司,专门负责TikTok在美国的运营。这个新公司的董事会,由美国人主导。而且,所有美国用户的数据,都存在美国公司(甲骨文)的服务器上。这样一来,美国政府最担心的两个问题,明面上都解决了。你没话说了吧?
第二步,保住核心利益。在新公司里,字节只占19.9%的股份,看起来是少数股东。但是,协议里最关键的一条是:所有赚钱的业务,比如电商、品牌广告,还是由字节自己100%控股的公司来做。新公司只负责运营和安全这些不直接产生利润的环节。说白了,就是把“壳”给了美国人管,但赚钱的“核”还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守住技术命脉。一个互联网公司最值钱的是什么?是用户,还有算法。算法,就是TikTok的大脑。它能猜到你喜欢看什么,然后不停地给你推你感兴趣的内容,让你刷得停不下来。这是TikTok能打败所有对手的秘密武器。如果把算法交出去,那TikTok就废了,跟市面上其他短视频APP没什么区别了。
在这次的方案里,字节死守住了这条底线:推荐算法的所有权,绝对不卖。新公司可以用这个算法,但所有权还是字节的。这就保证了TikTok的核心竞争力没有丢。
所以你看,整个方案其实是一个交换。字节用管理权和数据存放地点的让步,换来了商业利润和核心技术的完整保留。这是一种很聪明的策略。既给了美国政客一个台阶下,让他们可以对国内交代,又保住了自己的命根子。这比当年那种直接把公司卖掉的方案,不知道高明到哪里去了。
超越TikTok,中国企业出海的新范式
TikTok这个事儿,给所有想出海的中国公司都上了一课。
以前,我们中国的公司去海外,是怎么想的?思路很简单,就是卖产品。我的手机质量好,价格便宜,你买我的。我的家电耐用,你买我的。我们扮演的是一个“世界工厂”的角色,被动地去适应别人的市场和规则。
但是,TikTok提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思路。它输出的不仅仅是一个产品,更是一套商业模式和文化玩法。它告诉全世界,原来视频可以这么拍,原来普通人也可以这么火,原来带货可以这么搞。它不是去适应美国市场,它是在美国市场里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新市场。
这就完全不一样了。以前我们是规则的遵守者,现在我们开始变成规则的制定者之一。
你看,当TikTok的电商在美国搞得风生水起的时候,它实际上是在输出一套中国的成功经验。它让美国的那些小商家,学会了用短视频和直播来卖货。这种模式,在中国已经很成熟了,但在美国还是个新鲜事。
所以,TikTok的成功,标志着中国企业出海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不再是单纯的产品出海,而是模式出海和技术出海。以后中国的公司再想走出去,就不能只满足于做一个代工厂或者卖点货了。你要想想,你有没有一套别人没有的、更先进的玩法?你能不能在别人的地盘上,创造出一个新的商业机会?
这才是真正的高级玩法。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创造。TikTok用自己的经历,给后面的公司趟出了一条路。
颠簸已成过往,新征程刚刚开启
总的来说,这五年走下来,TikTok算是把最难的一关扛过去了。这个过程肯定充满了各种外人不知道的艰难和妥协。但结果是好的。
它至少证明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只要你的产品真的好,真的有价值,用户是真的离不开你。那么,用户就是你最坚固的保护墙。政治打压再厉害,也不敢轻易得罪上亿的选民。
第二件事,在复杂的国际博弈里,光靠硬顶是不行的。你得有策略,有智慧。要懂得分析对方最想要什么,最害怕什么。然后用一些可以放弃的东西,去交换那些你绝对不能丢掉的东西。就像这次的方案,用管理上的让步,保住了技术和商业上的主导权。这是一种成熟的表现。
当然,这事儿还没算彻底结束。新的合资公司要开始运营,肯定还会有新的问题和摩擦。但是,跟之前的生存危机比起来,这些都算是小问题了。
TikTok的故事告诉我们,一家足够强大的公司,是可以在别人的规则里,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的。这个过程很痛苦,但只要挺过去,你就会变得更强大。对于所有正在走向世界的中国企业来说,这都是一个值得反复研究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