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更多人
做好电商出海!

TikTok美国“切割”大戏:买走了车,但没买到造车的工厂?

一锤子买卖?TikTok美国业务的‘切割’大戏

特朗普签字了。

TikTok美国业务就这么定了。时间是9月26号凌晨。他们说这是为了国家安全。

路透社说,新公司估值140亿美元。字节跳动拿不到20%的股份。剩下的股份,甲骨文、银湖这些美国公司怎么分,还没说清楚。

但是,这都不是重点。钱和股份,都是面子上的事。真正值钱的东西,看不见。

大家真正在意的,是那个“智能核心”。

说白了,就是那个推荐算法。那个能让你一刷就停不下来的“超级大脑”。美国这次的核心要求,就是“切割”。他们要把这个“大脑”和中国的母公司彻底分开。

他们想让这个“大脑”在美国本土重新学习。数据也别想再流回中国。

那辆会自我进化的‘智能汽车’

这个算法到底是什么?

你可以把它想成一辆智能汽车。它不是普通的车。它能自己学习,自己进化。

这是它的工作原理:

第一步,它观察你。你开车去上班,它会记录你的路线,你喜欢听的音乐,你急刹车的路口。

第二步,它分析你。它发现你每天早上8点都走高架,而且喜欢听摇滚乐。它还发现你在某个路口总是差点追尾。

第三步,它调整自己。下次你再开车,它会提前提醒你那个路口有危险。它还会自动把电台调到摇滚频道。你开得越多,这辆车就越懂你,用起来越顺手。

TikTok的算法就是这么个东西。它观察你看什么视频,分析你的喜好,然后给你推更多你可能喜欢的视频。

但是,这次交易有个大问题。

美国人买到的,只是这辆已经造好的智能汽车。他们没有买到造这辆车的工厂。

这个“工厂”,就是字节跳动整个的创新和制造系统。

一个完整的工厂里有什么?

  • 工程师团队。 他们是汽车的设计师和顶级技工。他们知道怎么设计发动机,怎么调校变速箱。他们知道每一个零件的原理。
  • 生产线。 这是一整套高效的工具和流程。能让他们快速把一张设计图,变成一辆能上路的车。
  • 研发部门。 这个部门的人不负责造眼前的这辆车。他们负责想,三年后、五年后,汽车应该是什么样。他们研究新的电池技术,新的自动驾驶方案。
  • 零件供应链。 他们有稳定可靠的渠道,能拿到最好的钢材,最灵敏的传感器,最耐用的轮胎。

中国当然不会把整个工厂卖掉。这根本不是钱的事。

所以,现在的情况是,美国人把车开回家了。车停在自家的车库里。他们还给车库上了好几把锁。这样数据就安全了。这确实是他们想要的。

但是,问题很快就会出现。

这车要是开久了,出了故障怎么办?

比如,车机系统突然卡了,导航地图不更新了。谁来修?美国本土的团队,可能连这车的电路图都没有。他们得自己对着一堆复杂的零件,慢慢研究,慢慢摸索。这需要很长时间。

而且,市场是在变化的。

隔壁的特斯拉,明年发布了新款车。续航多了一倍,自动驾驶也更聪明了。你这辆车怎么办?你手里的车,虽然现在性能很好,但它不会自动变成新款。它只会一年比一年旧。

TikTok美国团队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他们拿到了一个当前版本很好用的App。但是,如果以后出了Bug,他们能快速修复吗?如果别的App,比如YouTube Shorts或者Instagram Reels,搞出了什么新功能、新玩法,他们能跟上吗?

他们有没有能力自己研发出更智能的新版本?还是只能眼睁睁看着手里的这个产品,慢慢被用户抛弃?

学会跳舞,但能自己编舞吗?

换个例子,可能更清楚。

这个算法,就像一支现在最火的舞蹈。

美国公司通过这次交易,把这支舞的所有动作都学会了。他们可以跳得和原版一模一样。音乐、节奏、卡点,都分毫不差。

但是,他们没有请到这支舞的编舞老师。

这个编舞老师,就是字节跳动的工程师团队。编舞老师的工作,不只是编一支舞。

他的工作是这样的:

第一,他要不断创造新舞蹈。一支舞火了之后,观众很快会看腻。他必须在大家腻烦之前,拿出更新、更好看的新作品。

第二,他要观察观众的反应。他会看,哪个动作观众的掌声最热烈,哪个段落大家都在玩手机。然后,他会在下一次表演,或者下一支舞里,去掉那些无聊的部分,加强那些受欢迎的部分。

第三,他要紧跟潮流。今年流行复古风,他就编复古的舞。明年流行电子风,他就得懂电子乐。他必须一直学习,一直保持敏锐。

现在TikTok美国团队的情况,就是他们只会跳这一支固定的舞。

他们跳得很熟练,跳得也很好。

但是,观众的口味是会变的。明年,大家可能就不喜欢这支舞了。到时候怎么办?

他们必须自己学着编舞。

自己编舞,和学别人跳舞,是两回事。自己编舞,你得懂音乐,懂人体力学,懂舞台灯光,最重要的是,你得懂观众心里到底想看什么。

这不是找几个跳得好的人就能解决的。它需要一整套的方法和长期的经验积累。

有人可能会说,美国技术人才那么多,这有什么难的?

难点在于,这不是一个或几个天才就能解决的问题。它需要一整支团队。这支团队里的每个人,都要有相同的目标,用同样的工作方法,经过长时间的磨合。

比如,一个新功能上线,需要产品经理、算法工程师、前端工程师、后端工程师、测试工程师、数据分析师等等角色。他们之间怎么沟通?谁拍板?出了问题谁负责?这些流程和默契,是花钱买不来的,只能一点点磨合出来。

一场看不见硝烟的‘世界马拉松’

所以,这根本不是一次性买卖。

这是一场马拉松。现在只是刚开跑。

赛道的一边,是中国的字节跳动。他们手里有完整的“工厂”,有一流的“编舞团队”。他们有源源不断的数据和人才,能让他们不断拿出新东西,不断改进产品。

赛道的另一边,是美国的TikTok新团队。他们手里有一辆性能很好的“智能汽车”,会跳一支现在最火的“网红舞蹈”。他们的任务,是开着这辆车,同时学着怎么修车、怎么造车。他们要一边表演,一边学着怎么自己编舞。

这场比赛,最后谁会赢,现在还不好说。

但是,比赛的核心规则很清楚。比的不是谁现在更有钱,也不是谁现在的用户数量更多。

比的是谁拥有持续创新和自我升级的能力。

比的是谁能更快地适应环境,更快地拿出用户喜欢的新东西。

这背后,其实是两套创新体系的较量。谁的体系更有效率,更能激发人的创造力,谁就能笑到最后。

现在的这点波折,只是个开场。

不妨静下心,慢慢看下去。这戏才刚开始。

赞(0)
本站内容来源于用户上传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点这里联系)删除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073980.com/125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