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跨境电商,大家脑子里蹦出来的肯定是深圳、是义乌。谁会想到河南?老实说,我一开始也不信。总觉得那地方,黄土高坡的,跟高大上的“全球贸易”能有多大关系?但最近看到的数据,真有点颠覆我的三观。2024年出口额直接翻番,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河南人不是老爱说“中”嘛,现在看来,人家真有这个底气。这地方的产业基础,扎实得就像他们脚下的土地。你别以为就是农业大省,人家的制造业,那叫一个“隐形冠军”遍地走。

从郑州的家居到许昌的假发,再到洛阳的铁皮柜子,这些东西听着是不是特接地气?但就是这些“土特产”,通过跨境电商这条线,硬生生卖爆了全球。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代工贴牌”了,人家是在正儿八经地搞自主品牌,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我给你捋一捋这几个厉害的“山头”:
城市 | 核心产业带 | 代表性“狠角色” | 我的碎碎念 |
郑州 | 家具家居、装备制造 | 致欧科技、名扬窗饰 | 致欧这家公司我熟,郑州出来的,居然在A股上市了,顶着“河南跨境电商第一股”的名头,响亮啊!他们就是把家居供应链这块玩明白了,在亚马逊欧洲站上,好几个类目都是老大。还有那个名扬窗饰,卖窗帘的,一年干出快3个亿的营收,你敢信?这就是产业带的威力,你身边全是做这个的,成本、技术、人才,啥都不缺。 |
许昌 | 发制品 | 瑞贝卡 | 全球每10顶假发,6顶来自许昌。这句话太魔性了,说出去多有底气!瑞贝卡这个老牌子,以前是日韩的天下,硬是被它给颠覆了。不过老大哥也有烦恼,现在正拼命砸钱搞线上渠道,销售费用涨了60%多,看着都肉疼。但没办法,时代变了,你不拥抱电商,就只能被淘汰。现在一堆小卖家也涌进来了,靠着许昌的底子,在海外卖得风生水起。 |
洛阳 | 钢制家具、汽摩配件 | 洛阳双彬 | 洛阳不只有牡丹和龙门石窟,还有硬邦邦的钢制办公柜。这玩意儿听着土,可人家直接干成了亚马逊金属办公柜类目的TOP1!这说明什么?说明只要产品够硬,供应链够牛,再土的东西也能在海外变成香饽饽。伊滨区那地方,上千家做钢柜的企业扎堆,年产值近200亿,简直就是铁皮柜子的“好莱坞”。 |
你看,郑州、许昌、洛阳,这还只是冰山一角。什么安阳的童装、新乡的锂电池、鹿邑的化妆刷……这些你可能听都没听说过的产业带,都在闷声发大财。河南的这盘棋,下得比我们想象中要大得多。
河南跨境电商的爆发,更得益于政策赋能与产业生态协同的“双螺旋”效应
光有产业基础,就像一堆好木材,没人点火,也烧不起来。河南这波操作,我愿称之为“有预谋的爆发”。背后那只手,就是政策。
现在河南已经有了7个跨境电商综试区,郑州、洛阳这些老大哥就不说了,今年又新批了开封和新乡。这些综试区是啥?说白了,就是政策的“特区”,里头有各种红利。
郑州那个“1210网购保税”模式,现在全国都在抄作业,这就是首创的牛逼之处。人家2016年就开始玩了,到现在交易额累计超过6000亿,年均增长20%以上,这速度,坐火箭呢?
以前我总觉得,内陆搞跨境,物流是硬伤,时效和成本怎么跟沿海比?结果你猜怎么着?人家郑州直接开跨境电商全货机专线,用空运直接把货怼到海外消费者脸上,这份魄力,服不服?航空港区去年出口额暴涨99.7%,直接翻了一番。为了让你来干,还给你发补贴,最高500万,真金白银地砸!
巨头们的鼻子是最灵的。哪儿有肉吃,他们就往哪儿凑。亚马逊把华中运营中心放到了郑州,阿里巴巴速卖通也跑去布局产业园了。这些平台大佬都来了,说明啥?说明他们也看好这片土地,觉得这里能长出参天大树。
所以你看,这就形成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双螺旋”结构。一边,是政府疯狂搭台子、给政策、通路子,把环境给你造得舒舒服服;另一边,是企业和平台在台上唱戏,整合产业资源,把产品卖向全球。这两条线紧紧地拧在一起,螺旋式上升,速度能不快吗?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政策扶持”了,这是一种生态,一种能自我进化的化学反应。照这个势头下去,河南成为中国跨境电商的供应链枢纽,真不是一句空话。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跨境电商行业,“中原”并非兵家必争的风水宝地
好了,夸了半天,也得泼点冷水,不然就成吹牛了。
河南现在是很猛,但要说它已经是“风水宝地”,能跟深圳、杭州掰手腕了,那还是嫩了点。事实就是,在跨境圈子里,大家的第一选择,仍然是东南沿海。
问题出在哪?说白了,就是“软实力”和“生态氛围”还跟不上。你在深圳,随便找个咖啡馆坐下,邻桌可能就在聊独立站打法、VC融资、海外网红营销。那种信息密度和创业激情,是扑面而来的。但在河南,这种氛围还差得远。产业是硬的,但围绕产业的那些服务——顶尖的运营人才、专业的海外法律咨询、灵活的金融支付方案——这些还是短板。
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发展不均衡。现在河南的跨境电商,基本上是郑州一城独大,贡献了全省八成以上的外贸增量。洛阳、许昌这些地方虽然也在涨,但体量上还是小弟。这就好比一个球队,光靠一个超级明星是走不远的,必须得人人都能打,形成一个强大的矩阵才行。
物流成本也是个绕不开的坎。全货机专线是快,是牛,但它贵啊!对我们这种中小卖家来说,每一分钱的利润都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物流成本高一点,可能辛辛苦苦一个月就白干了。跟沿海地区成熟、多样、便宜的海运体系比,河南在物流的综合成本和效率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所以,别光看贼吃肉,也得看贼挨打。河南的跨境之路,挑战和机遇是并存的。
AMZ123简评
所以,到底该怎么看河南?
我的看法是,这地方现在是一支“潜力股”,还不是一只稳健的“绩优股”。它有肉眼可见的巨大潜力,但也有明晃晃的短板。
对于我们这些做跨境的来说,这恰恰意味着机会。如果你在深圳、杭州已经卷不动了,每天被高昂的房租、人力成本和无休止的内卷折磨得掉头发,那真不如换个思路。
去河南看看。
去扎进那些你以前可能都瞧不上的产业带里,去感受一下什么叫真正的供应链优势。那里的假发、铁皮柜、甚至是化妆刷,背后都是几十年沉淀下来的功夫,这是沿海那些“赚快钱”的模式给不了你的。
当所有人都挤在一条赛道上的时候,你敢不敢换条路走?沿海的“内卷”是存量市场的搏杀,而河南的“崛起”,可能恰恰是增量市场的开始。与“豫品”一起出海,用中原的厚重产业链,去构建你自己的全球化壁垒,这听起来是不是比在深圳租个小格子间更有想象力?
别老盯着沿海那“一亩三分地”了,未来的机会,可能就藏在中原那看似平凡的尘土里。就看你,有没有勇气和眼光去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