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更多人
做好电商出海!

保障性关税是什么意思?

保障性关税,又称保障措施关税,是指当某类商品的进口量剧增,对本国相关产业带来巨大威胁或损害时,按照世界贸易组织(WTO)有关规则,采取的一种临时性关税措施。这种关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或采取数量限制措施,来保护本国相关产业免受不公平竞争的影响。

一、保障性关税的定义与特点

保障性关税是一种特殊的关税措施,其核心在于“保障”国内产业免受进口商品的冲击。以下是其主要特点:

  1. 临时性:保障性关税是一种临时性措施,通常在一定期限内实施,期限届满后会自动终止或重新评估。
  2. 针对性:这种关税针对特定的商品和特定的国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3. 磋商程序:在实施保障性关税之前,通常需要与相关国家进行磋商,以确保措施的合理性和透明度。
  4. WTO框架内:保障性关税的实施需要遵循WTO的相关规则和程序,确保其合法性和合规性。

二、保障性关税与相关关税措施的对比

保障性关税与其他关税措施(如反倾销税、反补贴税)在目的和实施条件上存在差异。以下是几种关税措施的对比表格:

特点保障性关税反倾销税反补贴税
目的保护国内产业免受进口激增损害防止外国商品倾销防止外国政府补贴商品的不公平竞争
触发条件进口商品数量剧增,造成产业损害进口商品价格低于正常价值进口商品受到外国政府补贴
实施方式提高关税或数量限制提高关税提高关税
实施期限通常为临时性可长期实施可长期实施

三、保障性关税的实际应用与案例

实际应用

保障性关税的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应对进口激增:当进口商品数量急剧增加,对本国相关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威胁时,可实施保障性关税。
  2. 保护幼稚产业:通过提高关税,保护本国尚未成熟的产业免受国际竞争的冲击。
  3. 贸易谈判筹码:在国际贸易谈判中,保障性关税可以作为一种策略,促使其他国家在贸易协定中给予更优惠的条件。

案例分析

2018年,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实施了保障性关税,分别加征25%和10%的关税。这一措施引发了广泛的国际贸易争端,许多国家对美国采取了报复性关税措施。从结果来看,美国的这一保障性关税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本国钢铁和铝产业,但也导致了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升级,影响了全球经济的稳定。

四、保障性关税的影响

积极影响

  1. 保护国内产业:保障性关税可以有效保护本国产业免受进口商品的冲击,尤其是对幼稚产业的保护作用显著。
  2. 增加财政收入:通过提高关税,政府可以获得额外的财政收入,用于支持国内产业发展或基础设施建设。

潜在挑战

产业依赖性:长期依赖保障性关税保护的产业可能缺乏创新动力,不利于产业的长期发展。

贸易摩擦:保障性关税可能引发贸易伙伴的报复性措施,导致国际贸易关系紧张。

赞(0)
本站内容来源于用户上传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点这里联系)删除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073980.com/97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