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进水里不会死,待在水里你才会死
2025年快过完了。我身边很多做TikTok的朋友,都没赚到钱。大家都在说,TikTok不好做了。流量贵了,号也容易封。跟达人沟通费劲,平台抽成还高。
听起来确实不太好。但这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平台变了,趋势也变了。我们得跟着调整才行。总有些人能在大家抱怨的时候赚钱。这就叫“马太效应”。强的越强,弱的越弱。赚钱的人总能找到新方法,赚不到钱的就一直卡在那里。
所以,别光抱怨。掉水里不会死。一直待在水里才会死。你得动起来,想办法上岸。想在TikTok上赚钱,首先要选对产品。然后要做好内容。视频质量必须过关。前三秒就要抓住人。剪辑节奏要快。还要有让人记得住的点。
做好了内容,还要配合其他打法。比如利用搜索流量,参加热门话题,花钱投流,做账号矩阵。把这些都结合起来,持续去做,去优化。熬过这段时间,把竞争对手都熬走了,你的机会就来了。

他怎么用10个月赚了1300万美金
今天不讲大道理。我给你介绍一个人,叫Leon。他是个普通人,没什么背景。但他花了10个月,在TikTok上从零做到了1300万美金。现在他的一个店,每个月能稳定卖200万美金以上。
很多人问他怎么做到的。他说TikTok其实不难。难的是你没坚持下去。
他刚毕业就一个人去了深圳。想法很简单,机会多的地方才能混出头。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做外贸销售。每天就是打电话,写邮件。他说他把一台美白仪器,卖给了一个非洲的黑人客户。他当时都想不通。客户告诉他:“我们不白,但我们也要变更漂亮。”
这件事让他明白一个道理。卖东西,不是你觉得谁需要。而是要看谁真的愿意花钱买。世界比你想象的大。
18年底,跨境电商很火。很多人做亚马逊、Shopee,一个月赚好几万美金。Leon也眼红了。于是他白天上班,晚上就自己学跨境电商的课程。东南亚、南美、北美、中东,他每个市场都去试了一遍。就算亏钱,也要把坑踩一遍。
那几年很累,也很穷。最惨的时候天天吃猪脚饭。但是,他搞懂了不同市场的人需要什么。
这是他的总结,很直接:
- 东南亚市场:用户就要便宜。价格是第一位的。
- 南美市场:用户看重感情。你得像朋友一样跟他们沟通。
- 北美市场:用户认品牌。你要会讲品牌故事。
- 中东市场:用户讲究面子。产品要看起来高级、有档次。
你看,这些经验比赚到钱本身更重要。这是他后来成功的基础。
TikTok的核心是传递情绪
22年,Leon去了一趟迪拜。他觉得做跨境,就应该去当地市场看看。刚到迪拜,谁也不认识。他就自己研究社交平台,TikTok、Instagram这些。
他也开始自己拍短视频。但是,什么坑都踩了。视频发不出去,发出去的被限流,账号莫名其妙就没了。他一度怀疑自己不适合做内容。
直到有一天,他刷到一个视频。一个美国小哥拍的。视频很短,就15秒。内容也很简单。他用一盏小夜灯,拍了一个安抚女朋友情绪的短剧。结果评论区全是问链接的。
他一下子就想通了。TikTok的核心不是直接卖货。而是要先传递一种情绪,一种感觉。
那个视频,它卖的不是夜灯。它卖的是“男朋友的关怀”这种感觉。用户被这个故事打动了,才想要视频里那个夜灯。他反复看了那个视频几十遍。把每一个镜头,每一句文案都记下来分析。他发现,这背后都是有套路的。
搞懂了这一点,他马上就回国了。因为他知道,国内抖音的玩法比TikTok领先好几年。当时很多品牌想做TikTok美区,但都不知道怎么做。这正是他的机会。
算法不挑人,只挑认真做内容的人
很多人把TikTok算法想得太复杂。Leon觉得,算法其实很简单。它就是把人性中“想被理解、被打动”的这一点放大了。你只要能做出打动人的内容,算法就会给你流量。
于是,他开始系统地做内容。他有一套自己的方法,我给你拆解一下,都是具体的步骤。
第一步:确定你的用户是谁。
不要上来就想卖什么产品。先想你的用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举个例子。你想卖一款香薰机。你不能说“我的用户是20到30岁的女性”。这太模糊了。你要再具体一点。比如,“我的用户叫小A。她26岁,在大城市工作,一个人租房住。她白天工作压力大,晚上回家想放松一下。”
想清楚这个,你就知道你的内容要拍什么了。你可以拍一个视频,标题是“独居女孩的夜晚放松指南”。视频里,女主角下班回家,很疲惫。然后她打开香薰机,整个房间都变得很温馨。她泡个澡,看看书,感觉一天的疲惫都消失了。
这样的内容,那个叫小A的用户看到了,就会觉得“这就是在说我啊”。她自然就会对你的香薰机产生兴趣。这就叫场景化,把产品融入到具体的生活场景里。
第二步:设计你的视频脚本。
有了用户画像和场景,就要开始设计视频了。Leon的脚本模式很简单,就是“提出问题 → 展示解决方案 → 带来美好结果”。
还是用香薰机的例子。
- 开头(前3秒):必须直接抓住人。可以是一个有冲突感的画面,比如女主角回到家,烦躁地把包扔在沙发上。配上文案:“高压工作,你有多久没有好好放松了?”
- 中间(5-10秒):展示你的产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女主角打开香薰机,滴上精油。镜头给特写,烟雾缓缓升起。她深吸一口气,表情变得舒缓。
- 结尾(最后3秒):展示一个美好的结果。女主角躺在床上,安稳地睡着了。整个画面很安静,很治愈。结尾不要直接喊“快来买!”。可以引导一下,比如文案写“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治愈角落”。
整个视频的节奏要快。背景音乐要卡点。不要有任何多余的镜头。
第三步:每天看数据,分析数据。
视频发出去,工作才开始一半。你必须每天早上9点,雷打不动地去看后台数据。
看数据不是只看播放量。播放量高不代表一切。你要看下面几个关键指标:
| 数据指标 | 怎么看? | 怎么优化? |
| 平均播放时长 | 这个数据比完播率更重要。如果视频15秒,平均播放时长只有3秒,说明你的开头有问题,留不住人。你就要回去修改前3秒的内容。 | |
| 互动率(点赞、评论、分享) | 如果播放量高,但没人互动,说明你的内容太平了。没有戳到用户的痛点或者爽点。下次可以在视频结尾加一个提问,引导大家评论。比如,“你有什么放松的好方法吗?” | |
| 主页点击率 | 如果视频爆了,但没人点你的主页,说明你的引导做得不好。你可以在个人简介里写清楚你是卖什么的,或者在视频评论区用小号引导。 |
Leon就是每天这样分析数据。哪个视频跑得好,就分析它为什么好,然后复制这个成功的模式。哪个视频数据差,就分析它为什么差,下次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算法的喜好,都藏在数据里。
第四步:和达人合作,放大效果。
你自己做内容验证成功后,就要去找达人合作。因为本地达人有天然的优势。他们更懂当地的文化和用户的梗。
你不要让达人自己去发挥。你要把你自己验证成功的那套脚本,直接给达人。让他照着你的模式去拍。这样成功率会高很多。
Leon就是用这套方法,把一个视频模型,通过不同的达人,复制出几十个、上百个爆款视频。订单就是这么来的。当他第一次看到后台一天GMV超过10万美金的时候,他知道,这条路走通了。
他说了一句话,我觉得特别对:“算法不挑人,它只挑认真做内容的人。” 你不用去猜算法。你只要把内容做好,把用户服务好,算法自然会奖励你。
别想太多,先去做
现在,Leon不再只关心自己的店铺了。他想把他的经验分享给更多的人。他觉得,一个人赚钱没什么了不起的。能带着一群人赚钱,才算真的厉害。
你看完他的故事,可能会觉得他很牛。但其实,他做的每一件事,都很具体,很实在。他没有什么高深莫测的理论。他就是不断地去试,去学,去干。
TikTok难吗?如果你只是在岸边看,听别人说这里有坑,那里有浪,那它肯定很难。但如果你像Leon一样,先跳下去,呛几口水,自己去摸索,去总结,你会发现,它其实就是一套有规律可循的打法。
归根结底,就是理解人性。你知道用户在想什么,害怕什么,渴望什么。然后用你的内容和产品去满足他们。
别再犹豫了。风口一直在变,但做事的底层逻辑是不变的。现在就开始,去找到你的用户,去为他们讲一个好故事。这比你看再多干货文章都有用。
飞鸽出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