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说真的,每次看到这组数据,我还是会倒吸一口凉气。从7850亿美金到 7.9万亿美元!你没看错,单位是“万亿”。这可不是什么遥远的科幻预测,这是Facts and Factors给出的,从2021年到2030年的市场规模预估。短短不到十年,翻了快10倍。
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你现在窗外看到的那些高楼大厦,它们背后的传统贸易增长速度,已经被跨境电商甩得看不见尾灯了。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风口”了,这简直就是一场席卷全球的商业季风,而且风力还在持续加强。

别老盯着欧美那些老牌市场,觉得那里的水已经满了。没错,那里的盘子大,但竞争也早就杀成一片红海。真正让人心跳加速的,是那些 新兴市场。
你看看非洲,别再抱着老黄历看人家了。那片大陆的中产阶级正在崛起,口袋里有了钱,就不再满足于那些基础的、千篇一律的商品了。他们想要什么?他们想要好东西,想要有设计感、有品质、能代表自己生活态度的东西。Statista的数据不是说了嘛,到2025年,光是非洲电商市场的收入就能冲到404.9亿美元,后面几年的复合年增长率还稳定在8.46%。这背后是什么?是无数个嗷嗷待哺的消费需求。
再把视线转到拉丁美洲。那边的人口基数大得吓人,而且天性热情奔放,对新鲜的购物方式接受度高得不行。以前可能是物流、支付这些基础设施拖了后腿,但现在呢?这些短板正在被飞速补上。一旦这些脉络打通,那消费潜力,简直就像被压抑已久的火山,随时准备喷发。
当然,这不代表欧美市场就没戏唱了。恰恰相反,成熟市场有成熟市场的好处,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已经培养得非常好了。他们对跨境购物的热情,尤其是对 “中国制造” 的热情,简直是肉眼可见的增长。
那个北欧的电商报告就很有意思。瑞典和挪威,这两个富得流油的国家,竟然有30%的人说他们最近一次海淘的东西来自中国。芬兰和丹麦这个比例也超过了20%。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产品,早就不再是“便宜货”的代名词了。无论是设计、品质还是性价比,都已经实实在在地打动了那些最挑剔的消费者。更别提在俄罗斯,我们的国产手机、国产汽车,那受欢迎程度,简直跟开了挂一样。
跨境电商人才辈出
面对这么大一块接近 8万亿美元 的蛋糕,你说谁能不心动?反正我是忍不住。
所以你看,从深圳湾那些灯火通明的创业孵化器,到杭州电商产业园里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从义乌小商品市场里那些对着屏幕敲着蹩脚英语的档口老板,到广州服装批发城里拉着大包小包准备发往海外的年轻人……无数人,真的就是“无数人”,前赴后继地投身到这场浪潮里。
当然,淹死的不少,但成功吃到螃蟹的,也大有人在。
这里必须提一个名字:Anker。安克创新。
现在这个名字在消费电子领域,尤其是充电设备这块,简直是如雷贯耳了。但人家一开始,不也就是在亚马逊上卖移动电源的小卖家吗?创始人阳萌最牛的一点,就是他很早就想明白了:纯粹给别人代工,当个“搬运工”,永远没有出路,永远会被人卡着脖子。
所以,他们从一开始就死磕一件事:做品牌!
你看现在的结果,Anker的产品卖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营收干到了247亿,同比增长超过40%,净利润也21个亿。这成绩单,太硬了。更可怕的是,Anker的触角早就伸出去了。你以为它就守着充电宝过日子?天真了。它的3D打印机、智能割草机器人,甚至家庭储能设备,一出手就是爆款,在新赛道里照样能掀起一阵风浪。这就是品牌的力量,是研发实力的体现。
Anker的故事就像一个灯塔,它告诉所有想出海的人:这条路,走得通!
所以,当交个朋友海外CEO郝浠杰说出 “海外市场是接下来最大的增量市场” 这句话时,我一点都不觉得夸张。这根本就不是什么预测,这就是一个正在发生的事实。虽然现在进来的人越来越多,竞争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但只要蛋糕还在不断变大,就永远有机会。
机遇与挑战并存
好了,鸡血打完了,也该泼盆冷水了。
巨大的商机面前,往往也埋着巨大的坑。以为注册个店铺、上架点产品就能躺着数钱?那样的时代,早就过去了。现在的跨境电商,机遇和挑战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你想要一面,就必须接受另一面。
我给你整理一下,那些明里暗里的“拦路虎”,你得看清楚了。
拦路虎 (The Roadblocks) | 具体表现 (What it looks like) | 我的叨叨 (My two cents) |
卷到天际的市场竞争 | 你卖的我也卖,最后就是看谁能把价格压得更低,谁的图片做得更漂亮。产品同质化严重到你怀疑人生,利润空间被价格战挤压得薄如蝉翼。 | 这时候还想着靠“信息差”赚快钱,基本等于做梦。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比如独家供应链、强大的品牌故事、差异化产品),你就是炮灰。 |
变幻莫测的各国政策 | 今天这个国家加了关税,明天那个平台更新了合规要求。各种贸易壁垒、监管新规层出不穷,一不小心就可能导致货物被扣、店铺被封,合规成本越来越高。 | 别把平台规则和当地法律当儿戏!找个靠谱的法务或合规顾问,比你省下一堆广告费都重要。合规经营,是活下去的底线,不是可选项。 |
脆弱又漫长的供应链 | 货在海上漂着,突然来个天灾人祸,港口堵了;工厂的原材料断供了,你的爆款直接断货。物流环节多、链条长,任何一个地方出问题,都能让你焦头烂额。 | 别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多备几个物流方案,供应链要有Plan B、Plan C。对库存和物流的把控能力,直接决定了你的抗风险能力。 |
看明白了吗?这些风险,几乎贯穿了你从选品、采购、运营、物流到收款的每一个环节。
所以,我想对所有摩拳擦掌准备下场的朋友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
脑子一定要清醒。看到别人赚钱了别眼红,先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你有什么资源?你的抗风险能力有多强?你能承受多大的亏损?这些问题不想清楚,就一头扎进来,大概率会被呛得不轻。
积极去把握趋势,去学习Anker这样的先行者,这绝对没错。但更重要的是,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一步一个脚印。这条掘金之路,遍地是黄金,但也布满了荆棘。能不能走得远,不看你冲得多快,而看你走得多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