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人爱买啥?哪些平台好卖?
第一站我们去的,是店小秘在东南亚的头牌,Bigseller。人家越南负责人梁总,给我们透了点实在的家底。
听完我感觉,网上那些瞎咋呼的,说什么东南亚消费不行,纯粹是键盘侠没出门看过世界。你得自己站在这片土地上,才能感觉到那股消费的暗流有多猛。

平台情况:
- Shopee(虾皮):这还是老大,越南电商六成的生意都在它那儿。但说实话,有点像个功成名就的中年人,增长已经慢下来了。你要是新手,想试试水温,铺点货上去探探路,行,没问题。
- TikTok(海外版抖音):这才是现在最猛的仔! 简直是坐着火箭往上冲,增长势头完全不一样。做得好的,业绩翻倍跟玩儿似的。全靠短视频、直播这种新潮玩法带货,现在已经抢了35%的盘子了。这才是未来的主战场,兄弟们,记住了!
- Facebook:这个嘛,更像是本地人玩的“朋友圈生意”。自己开个主页当店铺,或者拉个群搞“私域”,发货都得自己找快递,比较原始,但生命力也强。
梁总还点了个重点,让我印象特别深:越南线上生意,满打满算也就占了总盘子的8%!什么概念?就是绝大多数人还是喜欢逛街,去实体店买东西。所以,想在这儿扎根做长线的,线上搞出点名堂后,赶紧往线下铺,那才是星辰大海。
卖给谁?卖啥好?
- 掏钱的主力军,是那帮20到35岁的年轻姑娘。她们买东西,价格基本在15到60块人民币这个区间。但有个大坑,就是她们贼喜欢**“货到付款”**,这就导致退货率奇高。尤其是衣服,退个20%-30%都算正常操作,做服装的兄弟得有心理准备。
- 什么好卖?
- 小家电:什么小风扇啊、榨汁机啊,卖得特别火。
- 化妆品:你敢信?中国牌子能占到半壁江山,这块机会太大了。
- 家居日用:收纳盒、一次性用品这种,需求稳定。
- 千万别碰的:
- 大家电:冰箱、洗衣机这种,人家信不过在网上买这么贵重的东西。
- 冬天的衣服:废话,越南南部压根就没冬天,你卖给谁去?
用啥工具能省事儿?
梁总给我们秀了一下他们的Bigseller系统,我看完就一个感觉:这玩意儿简直是为中国卖家量身定做的“外挂”。
- 你根本不用懂越南话。直接从1688、拼多多抄个产品链接过来,它“啪”一下自动给你翻译成地道的越南语,然后一键就能铺到虾皮、TK好几个平台上去。光是上货这一项,就不知道省了多少人力。
- 更绝的是,什么搞促销活动、调广告预算,你都不用自己熬夜盯着。系统全能自动化搞定,效率比人工快4倍。算了一笔账,一个月光运营费,至少能省一万多。
- 它还能帮你管库存。货快卖完了,自动提醒你补货。甚至能派人上门帮你盘点仓库,连税务发票都能自动开,省得你被税务局找麻烦。
在越南招人开店咋弄?
这块干货最足,都是实打实的经验。
岗位类型 | 月薪(人民币) | 招聘渠道 | 备注 |
打包工人 | 2000 – 2500元 | Facebook群组 | 简单粗暴,发个帖子,3天人就到岗,效率奇高。 |
中文运营 | 4500 – 5500元 | TopCV(专业招聘网站) | 这是个技术活,不好招。得花钱买简历,或者找猎头,中介费大概1200-1500块。 |
- 办公室别犯傻租市中心,死贵!梁总建议去胡志明市的第七郡,那边是新区,租金便宜一半,一平米就15-30美金,而且旁边就是大学,招年轻人也方便。
- 怎么留住人?这帮越南年轻人跟我们不一样,你得玩点软的。每周搞搞中越文化交流,老员工介绍新员工来,直接给500块奖金,比啥都好使。
哪些方式能把钱弄回来?
接着是连连国际的越南负责人陈总,他一上来就给我们敲了个警钟,这事关大家的钱袋子,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
- “地下钱庄”是条死路,谁碰谁死! 这话不是我说的,是陈总的原话。去年越南抓了200多家,好多老板的钱直接被冻结在里面,血本无归。千万别为了省那点手续费,冒这种倾家荡产的风险。
- 靠谱的路有两条:
- 正规公司账户:在香港或者新加坡注册一个公司,用它来控股越南的公司。这样利润就能合法地转出去,税还少,这是长久之计。
- 用连连支付:这是最直接的办法。卖货的钱,通过连连直接换成人民币打回国内。一万美元以内,当天就能到账,汇率比银行还好点,安全又快速。
想在越南混熟,得认识这些人
陈总还分享了他的“关系网”,这些可都是真金白银也换不来的资源。
- 报税、注册公司,找 “越南快合”(FastTax),比那些四大、八大便宜60%,服务还接地气。
- 发货,找 “越丰物流”,从广东到胡志明,7-10天就到,首重才5块钱一公斤,便宜。
- 想拓展人脉,就多去 “越南华商电商峰会”,能直接跟虾皮、TK的官方人员面对面聊,机会都是聊出来的。
运货选哪种方式?
钟总,这大哥牛逼,在越南待了10年,开仓库、开工厂,对物流这块门儿清。
- 刚开始玩玩:那就走 “双清包税”。省心,门到门服务,你只管发货收货,中间清关啥的都不用管。普通货一公斤4块钱,7-10天到。但缺点是,这玩意儿没正规发票,有点“灰色”,万一被海关查了,货被扣个半个月也很正常。
- 想正经长期干:必须走 “一般贸易”。麻烦是麻烦点,得办进口许可证,找本地报关行(一票500块),税也高(15%-20%)。但好处是一切都合法合规,还能抵税,长期算下来绝对更划算,睡得也踏实。
仓库放哪儿?怎么管?
- 选址是门学问:
- 平阳省:离机场近,如果你卖的是手机配件这种时效要求高的货,就放这儿。租金一个月20美金一平。
- 隆安省:旁边都是中国工厂,适合放家具、大件货。租金便宜,15美金一平。
- 库存别压太多钱:钟总给了个很实用的公式。比如你一天卖200件T恤,补货周期是15天,那你的安全库存就是 200件 x 15天 x 1.5(50%的冗余)= 4500件。备这么多就足够了,别傻乎乎地囤一堆货。他的仓库还能帮你贴标、换包装,甚至租个直播间给你(一天500块),你在直播间卖完,货直接从仓库发走,这效率,绝了。
越南核心文化特点(落地必知)
下午我们拜访了越南本土的一家MCN公司——DJS。副经理肖总,一个在越南扎根17年的老炮,他讲的东西,已经超出了“生意”的范畴,更像是“生存法则”。
- 越南人“不怕辛苦,但怕不清不楚”。你给他派活,必须1、2、3、4列个清单,写得明明白白。只要在他职责范围内,他会完成得很好。但你别指望他是个“万金油”,让他干点清单外的事,他会非常抵触。
- 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这句话他们是刻在骨子里的。一下班,电话不接、消息不回是常态。他们宁愿骑一个半小时摩托车回家陪老婆孩子,也不愿意住公司宿舍。国内那套“卷文化”在这儿完全行不通。
- 社会敏感点:
- **第三性别(LGBTQ+)**群体影响力巨大,很多头部网红都是。品牌方要特别注意,别冒犯到,像三星、雅马哈的广告都会专门适配。
- 民族自尊心极强。千万别说什么“小国家”、“落后”这种话,会出事的。
消费市场底层逻辑
- 线下才是王道,而且认品牌。线下经济占了90%!同一双匡威帆布鞋,国内卖499,越南商场敢卖799。但越南人就认这个理儿,“品牌货就该贵”,他们觉得淘宝上便宜的都是假货。所以,机会在于做高性价比的品牌,而不是倒卖义乌的低价货。
- 人群和南北差异:核心消费群还是20-35岁的女性。南越的胡志明,思想开放,是电商的核心区。北越的河内,相对保守,很多人甚至会自己用淘宝代购买东西。
避坑指南:比赚钱更重要的事
- 绝对!绝对!拒绝“代持”! 肖总讲了两个血淋淋的例子。30年前,台湾商人让“小老婆”代持工厂,结果回国期间,资产被卖光,人财两空。就在今年,平阳一个湖南老板,因为代持纠纷,把会计给捅死了。听我的,用自己的护照,或者用香港/新加坡公司,正规注册外资公司,别给自己埋雷!
- 收起你那套“降维打击”的傲慢。别以为把国内成熟的直播打法、供应链逻辑直接搬过来就能赢。肖总说,这么干的,100%都在6个月内卷铺盖走人了。为什么?因为越南本地卖家学习能力超强,“中国人玩什么,他们很快就抄会了”,而且他们比你更懂本地人要什么。
值得深耕的市场机会
- 品牌化赛道:美妆(中国卖家已经占了主导)、小家电、快消品(纸巾、清洁剂这些),机会巨大。
- 线上线下联动:线上把量做起来,马上切入线下的集合店。
- 明星/达人经济:越南三线小明星代言很灵活,可以签半年。但真正带货厉害的,是头部达人,坑位费也就三四万人民币,佣金和国内差不多,性价比极高。
越南娱乐直播市场现状
王总,一个搞直播带货的实操大佬,他的分享更刺激。
- 他说,越南的娱乐直播,基本就处于中国2016年的水平。一片蓝海,竞争小,但发展速度会很快,中国走了10年的路,他们可能2-3年就走完。
- 痛点很奇葩:你跟一个主播说,好好干能月入5万人民币,她会觉得你是骗子。所以招人得从4500块的底薪开始谈。而且培训特别费劲,语言和思维差异,国内1个月能教会的,到这儿得2个月,得手把手带着,甚至要带她们去高档场所体验,才能让她们理解“为什么要让男人为自己花钱”。
本土化直播团队搭建
- 招人,优先找那些**“有生存压力的80后宝妈”**,执行力强。别老想着招会中文的,把圈子搞得太小,配个双语运营就行了。
- 成本低得吓人。一个兼职主播,一天播5小时,一个月工资才1500块。在国内,这得5000起步吧?试错成本极低。
直播 + 带货的机会点
- 先做IP,再想带货。在越南孵化一个IP,成本比国内低多了。先用生活化的短视频矩阵吸粉,等粉丝多了,再开直播转化。
- 卖什么?高毛利的非标品。比如情趣内衣、个性化饰品。越南女性在这方面很开放,对蕾丝、丁字裤这种东西需求很直接。
平台趋势与运营重点
最后分享的是吴总,一位真正在越南打仗的本土卖家,他的话最实在,也最戳心。
- TikTok是增长的火车头,但现在也得纯付费投流了。好在广告成本比国内低,头部卖家还能拿到3-5%的返点。
- Shopee在7月1号开始代扣税费,合规成本上来了,但也意味着更正规了,用连连这种第三方收款,资金安全度反而高了。
本土化落地关键动作
- 团队配置:运营主力必须放在国内! 吴总说,越南运营“教不会复杂的逻辑”,让他们做做客服就行了。但越南客服有个巨大优势:可以打电话!一个差评,一个电话打过去沟通,删除率能提升30%,这在国内是无法想象的。
- 供应链和物流:现在查“双清包税”很严,海外仓风险高。建议老老实实走**“正关出口”**,用中国公司抬头,别搞走私那套。
选品与避坑案例
- 他讲了个自己的失败案例,卖义乌那种冰霸杯。因为是单层设计,会漏水,结果被越南人骂惨了,收到一片差评,店铺评分从4.8直接干到1.9,一个店就这么废了。
- 教训是什么? 越南人爱喝冷饮,但他们对杯子“防漏水”的要求比我们高得多!你必须实地考察,了解真正的本土需求,而不是想当然地把国内爆品搬过去。
合规红线
- 税务:平台开始代扣,必须绑定合规的收款账户。
- 品牌:提前注册越南商标! 别等做大了被人抢注,哭都没地方哭。
这次越南之行,收获真的远远超出预期。现在的东南亚,就跟十年前的中国电商一模一样。数据增长是国内的3倍,上亿的年轻消费者嗷嗷待哺,各种配套都齐全了,成本还低。
与其在国内卷生卷死,不如把眼光放出来,抓住越南这个黄金窗口期。
当然,这里不是遍地黄金等你捡,但绝对比国内轻松10倍。关键就一句话:用我们中国的供应链优势,去适配越南人的真实需求。
选对品,找对人,合规干,这事儿,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