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更多人
做好电商出海!

做跨境我劝你先别碰选品,99%的人死在了第一步

入局第一步:摸一下你的口袋里都有什么吧?

别扯那些没用的。

什么平台好做,什么产品好卖,这些问题你现在问,就跟一个还没学会走路的婴儿问我“清华和北大哪个食堂的饭更好吃”一样,纯属瞎操心。

在你被网上那些“一台电脑月入十万”的鬼话忽悠得热血沸騰之前,先干一件最实在的事儿——扒光了看看自己。真的,一点情面都别留。这不是相亲,不用美颜,你得对自己进行一次堪比法医解剖的无情盘点

拿张纸,或者打开你的备忘录,老老实实地给我列个清单。我给你打个样,你照着填,别骗自己。

盘点项目别骗自己,诚实回答我的“毒舌”批注
启动资金你到底能拿出多少钱?不是你全部的身家,而是**“这些钱就算全打水漂了,你也不会去跳楼”**的钱。是三万还是五万?还是只有五千?别跟我说你有房子有车,那些不动产在跨境这行当里屁用没有,除非你卖了。也别跟我说“我可以贷款”,你还没开始赚钱就先背一身债,你是来创业的还是来上刑的?现金流,懂吗?活钱!
货源渠道你有什么货源?是楼下批发市场?还是1688上随便找的?你舅舅是开工厂的?还是你朋友在华强北有档口?小白起步,1688、拼多多就是你的应许之地,别嫌弃。别一天到晚做梦去跟工厂“深度绑定”,人家凭什么跟你绑定?就凭你那张充满梦想的脸吗?那些教你“跑供应链”的博主,你问问他,他自己对接的是不是别人挑剩下的尾货?好东西人家自己捂着都来不及,会分给你?动动你那被鸡汤泡发了的脑子!
能力储备你会啥?真的,别不好意思。英语四级过了没?会不会用Excel拉个表?会不会用剪映剪个视频?会不会跟人吵架(哦不,是谈判)?懂不懂某个特定领域,比如你是个钓鱼佬,还是个模型控?这点最要命,但90%的人都直接忽略。你一个糙汉子,连口红色号都分不清,你去做美妆?你指望谁买?你对健身一窍不通,连蛋白粉和增肌粉都搞不明白,你去卖运动补剂?你这不是在做生意,你是在进行一场行为艺术,主题叫“我坑我自己”。不懂,就是你最大的成本。
兴趣所在你到底对什么东西有热情?不是为了赚钱的那种,是那种就算不给钱,你也愿意花时间去琢磨的东西。很多人觉得这玩意儿最虚,我告诉你,这玩意儿最实。跨境电商这条路,99%的时间都是枯燥、焦虑、甚至绝望的。选品、上架、优化、处理客诉、研究对手……如果没有一点真正的热爱撑着,你根本熬不过前三个月。靠意志力?你的意志力在亏损面前,比纸还薄。

好了,这个清单你列完了吗?

看着这张清单,你心里大概有点数了吧?你不再是那个热血青年,而是一个拿着自己“体检报告”的病人。这份报告,不是为了打击你,是为了让你认清现实,别一上来就想着去打高端局。

你一个资金只有两万块、货源靠拼多多、只会用美图秀秀P图、兴趣是看小说的人,非要去卷亚马逊美国站的3C类目,你觉得你跟那些背后有资本、有供应链、有技术团队的大卖相比,胜算在哪里?靠你那份一腔孤勇吗?

知己,是下场打牌的第一步。你连自己手里有几张牌、是什么牌都不知道,你就上了牌桌,那你不输谁输?

入局第二二步:广泛地,有逻辑地建立信息体系

行,现在你对自己有那么点B数了。接下来,就该去了解这个“世界”了。

但不是瞎了解!

我最烦看到有些人,今天看个视频说TikTok好,明天看个文章说独立站香,后天听个播客说拉美是蓝海……跟个没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脑子里存了一堆碎片化的、甚至自相矛盾的垃圾信息。这不叫建立信息体系,这叫信息中毒

你要做的,是带着你的“体检报告”,有目的地去拼图

你的信息收集,应该像盖房子,先打地基,再立框架,然后才是砌墙装修。顺序不能乱。

  1. 先看市场,再看平台。
    这顺序搞反了,纯属浪费生命。比如你是个滑雪装备发烧友,那你应该先去研究哪些国家滑雪文化盛行、民众消费能力强、冬天够长。是北美?是北欧?还是日本?确定了大致方向,比如“日本”,你再去研究日本市场上主流的电商平台是啥,是乐天?是雅虎?还是亚马逊日本站?上来就研究平台入驻政策,有意义吗?你连去哪个国家卖都不知道,研究它干嘛?了解市场,也别只看那些宏观数据,什么GDP、人口总数,那些东西离你太远。你要了解的是:
    • 气候和文化: 你总不能往热带卖羽绒服,往中东卖猪肉脯吧?你得知道他们有什么重要的节日(比如黑五、圣诞节),有什么特别的禁忌。之前有个哥们儿,信心满满地往印度卖皮具,结果发现牛在当地是神……你说这生意还怎么做?无知真的会让你亏得很有创意。
    • 消费能力和习惯: 当地人到底有没有钱?他们习惯用什么支付?是信用卡还是货到付款?一个遍地都是“0元购”的市场,你一个新手小白进去,不得被薅得连裤衩都不剩?去目标市场的电商网站上逛逛,看看你那类产品的普遍售价是多少,别想着自己能搞特殊,你卖50,人家都卖5,你凭什么?凭你脸大吗?
    • 政策和法规: 税高不高?清关麻不麻烦?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产品认证要求?比如欧洲的CE认证,日本的PSE认证。这些都是门槛,也是成本。等你货都发出去了,卡在海关,欲哭无泪的时候,你就知道提前做功课有多重要了。
  2. 研究平台,要看“家规”。
    确定了市场,再去扒平台的底裤。每个平台都像一个脾气古怪的房东,“家规”特别多。
    • 钱: 保证金多少?月租多少?交易佣金抽几个点?广告费贵不贵?回款周期多长?这些都直接关系到你的现金流,关系到你那点可怜的启动资金能撑多久。
    • 资质: 要不要公司执照?要不要法人视频验证?要不要水电煤账单?要不要品牌备案?有些平台,比如亚马逊欧洲站,那一套KYC审核下来,能把新手折腾掉半条命。你先看看自己的“能力清单”,搞得定吗?
    • 运营规则: 发货时效要求几天?客服响应要求多快?允不允许引导到站外?退货政策是啥样的?这些规则就是高压线,碰了就死。别等账号被封了再来哭天抢地。
  3. 最后才是物流、收款这些“配套设施”。
    市场和平台都搞明白了,最后再来研究怎么把货送出去,怎么把钱收回来。跨境物流水很深,专线、小包、海外仓……每一种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收款也是,各种支付公司,费率、提现速度都不一样。

这个过程,会很慢,很枯燥。但你花在这里的每一个小时,都是在为你以后省钱、省时间、甚至是在救你的命。不要怕慢,就怕你瞎。

选择大于努力

我得把这句话再敲一遍,敲进你的脑子里:

选择大于努力!
选择大于努力!
选择大于努力!

你前面做的所有自我盘点、信息收集,都是为了最后这一下——做出一个相对靠谱的选择

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什么“最好”的市场,也没有什么“最好”的平台,只有**“最适合你”**的战场。

你的“体检报告”就是你的装备和技能点,你的信息体系就是你眼前的世界地图。你的任务,就是根据你手里这点破烂装备,去选择一个你最有可能活下来、甚至能摸到一两个宝箱的地图。

  • 如果你资金雄厚,有供应链资源,那你可以去亚马逊美国站这种“星耀局”,跟各路神仙正面硬刚。
  • 如果你资金有限,但你是个手工达人,审美在线,那Etsy这种讲究调性的平台可能就是你的桃花源。
  • 如果你没钱没货源,但你特别会整活儿,能拍有趣的视频,那TikTok引流到独立站,卖点新奇特的小玩意儿,说不定能杀出一条血路。
  • 如果你外语贼溜,又对某个小众领域(比如中古相机、黑胶唱片)了如指掌,那你去eBay上淘金,或者自己建个社群,没准比谁都滋润。

最怕的是什么?

最怕的是你明明是个**“青铜选手”,手里就一把破铁剑,非要去闯“王者峡谷”**,还自信地以为可以靠“风骚的走位”躲掉所有技能,然后偷掉大龙。

醒醒吧!

你那不叫自信,那叫**“愚昧山峰”**。站在山顶上,你感觉自己无所不能,其实只是因为你无知到看不见山下的万丈深渊。

所以,别再问我“该怎么做”了。先回去,把你自己的清单列清楚,把你要去的地图研究明白。当你把这两件事做透了,你该走哪条路,你自己心里就有答案了。

别用你战术上的勤奋,去掩盖你战略上的懒惰。这条路,没人能替你走,更没人能为你负责。

赞(0)
本站内容来源于用户上传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点这里联系)删除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073980.com/125181.html